馬拉多納球王登基30年,稱貝利永遠第二
柳號足球觀察
因為美洲杯的失利,梅西宣布退出阿根廷國家隊。而兩天后,球王迭戈-馬拉多納則迎來一個屬于自己的紀念日——讓他成為球王的標志性日子。這個兩個日子相鄰這么近,多少有些諷刺意味。
6月29日,一個普通的日志,但是對于馬拉多納來說,卻是一個終生難忘的日子,30年前的這一天天是他加冕球王,確立自己在足壇與貝利齊名的日子(在他看來,自己要比貝利偉大的多)。
1986年6月29日,墨西哥城阿茲臺克體育場,一代球王在這里登基。布朗和巴爾達諾的進球讓阿根廷隊2比0領先,但魯梅尼格和沃勒爾先后破門,再一次詮釋了德國人的頑強。當場上形勢向著有利于西德隊的方向發展時,馬拉多納抓住了機會,他在第84分鐘從中圈傳出妙傳,助攻布魯查加單刀破門,打進致勝球。在這里,我們摘取球王馬拉多納的自傳,重溫這場決賽前后的經歷,當主裁判鳴響終場哨時,在他身邊不遠的馬拉多納跳了起來,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上帝之手——。這就是讓英格蘭人一直耿耿于懷的上帝之手,發生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英格蘭比賽中。這個進球,他也為足球世界創造了一個經典詞匯。
狂虐6人成就“世紀進球”。這是世界杯最佳進球,沒有之一。
同樣是在四分之一決賽對陣英格蘭比賽中,他的第二個進球。馬拉多納在中場得球,從格倫·霍德爾(Glenn Hoddle)、彼得·里德(Peter Reid)包夾,帶球前進晃過了肯尼·森臣(Kenny Sansom)、特里·布徹(Terry Butcher)和守門員彼德·希爾頓(Shilton),最終面對特里·芬維克(Terry Fenwick)的鏟球時用腳尖將球推進了空門。
為此,他無可爭議地成為第13屆世界杯的最佳球員,在國際足聯官方紀錄片甚至成了他個人表演的集錦。而萊因克爾獲得了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第二名,并入選了最佳陣容。自此,他成為貝利之后沒有一位世界公認的球王,馬拉多納被球迷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貝利被國際足聯評為最佳球員,但是兩個人誰都不服誰。
2000年球迷投票評選20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老馬以絕對優勢獲得第一名,貝利獲得第二名。有人說,國際足聯為平衡,給了貝利一個獎。對此馬拉多納說,“國際足聯給貝利的獎狗屎不如?!瘪R拉多納永遠不服貝利,這當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2014年貝利稱自己率先獲得了“榮譽金球獎”,老馬非常不屑:“貝利怎么能說比我更早拿到金球獎?1996年我就在巴黎拿到了《法國足球》雜志頒發的金球獎(2009年之前,金球獎由《法國足球》雜志主持評選),貝利那么說簡直就是扯淡。跟我相比,他在足壇永遠都是老二?!?/font>
同時,他批評梅西缺乏領袖氣質,說阿根廷不奪冠(美洲杯)就別回來,這樣的話深深刺激了梅西,也幾乎要逼瘋梅西,梅西退出國家隊,多少與馬拉多納所給的壓力有關。敢說敢做,可能是他與梅西最大的區別,也正是因為這個特質,他成功了,而梅西至今還在奮斗,也許永遠也無法成為球王。
這就是馬拉多納,一個身什么都敢說挑戰者,一個桀驁不馴的王者。也許他的時代,用盡了阿根廷的榮光,以至于1993年之后的23年間,阿根廷依舊拿不到一個洲際大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