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也許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抹不去的鄉愁,它可以是一棵老樹、一間老屋、也可以是一座古寺、一泓清池。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總是在尋覓那淡淡的鄉愁。
坐落于湖南省東南部、地處羅霄山脈西麓,有著“千年古邑,神農故都”之稱的安仁正依靠鄉村休閑和文化體驗把“鄉愁經濟”發展得如火如荼。
無論是全國首個以“稻田”為主題的農業濕地公園還是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山塘村,隨處可見的“鄉愁元素”為鄉村旅游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稻田公園掠影
山塘村改善生態呈現“鷗鷺翔集”美景
在安仁縣永樂江鎮排山片區山塘村龍塘湖邊,幾只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鷺在悠閑地啄食嫩草、捕捉魚蝦,它們時而拍翅騰躍,時而鉆進竹林或樹叢嘎嘎鳴叫,給田園增添了不少生趣。山塘村村支書龍下丕介紹,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每年立春后,白鷺就成群結隊在龍塘湖周邊的樹林里“安家落戶”,儼然把龍塘當成了生息繁衍的天堂。
山塘村呈現出村民與白鷺和諧相處的可喜局面,得益于該村多年來堅持保護環境與改善生態相結合。為了讓更多的候鳥有“家”,也為人們提供一個親近大自然的好地方,近幾年來,山塘村斥資100余萬元,建設了觀鷺臺,成為觀賞、拍攝白鷺的“朝圣臺”,并配備數架高倍觀鳥專用望遠鏡,方便鳥類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觀鳥和拍攝。
白鷺天堂山塘村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全村3000多畝山地沒有一處荒蕪,且已經成林面積近2000畝。同時村里依托生態優勢,規模開發了油茶600畝、四季果園800畝、花卉苗木800畝、桂花園300畝等,并引資1300萬元建立了千頭養牛場和萬頭養豬場。村級經濟活躍,村民得實惠,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
蒼翠的樹林、漫山遍野的烏梅、澄澈的湖水和依山傍水的自然環境吸引了一批批白鷺安家落戶,形成 “鷗鷺翔集”的美景。
“我最大愿望就是‘讓山塘人變成城里人,讓城里人羨慕山塘人’,今年我們正在申報創建全國最美休閑鄉村,明年爭取創建全國3A級景區?!饼埾仑ё院赖卣f。
“山水相連,林果相依,景田相融”的生態美景吸引四方游客,帶動了村級旅游,龍下丕介紹說,截止到2015年,山塘村的產業發展共帶動本村和周邊村民就業200余人,吸引游客100余萬人次,現如今,山塘村已甩掉貧困帽子,脫穎而出成為全縣有名的富裕村落。
稻田公園再現農耕文化風彩
游客在稻田公園放風箏
地處湘南腹地的安仁有著深厚的農耕文化傳統,近年來,縣里將發掘優秀的農耕文化習俗、開展生態農業旅游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稻田公園就是結合農耕文化打造的一大特色景點,這個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題寫的園名,是全國首個稻田主題公園,被譽為“中部縣域農業轉型的安仁實踐”。
每年三月,稻田公園里幾十萬畝油菜花競相開放,昔日農田搖身一變,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濕地公園,并被譽為全國最適合觀賞油菜花的十佳地點之一,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相約”而來,年游客量超百萬,旅游綜合經濟效益也達2億多元。
安仁縣委書記李小軍向記者介紹,公園核心區有1.6萬多畝,完美融合了原生態農耕文化與現代主題公園元素,與縣域內的永樂江、神農景區、熊峰山國家森林公園融為一體,山、水、田、園渾然天成,形成了“春觀花海、夏品稻香、秋望金稻和冬賞油菜”的自然景觀。
優美的景致,蘊含著優良的民俗文化,安仁縣著力挖掘民俗資源開發旅游項目,很久以前,安仁有“趕分社”的習俗,即是一項民間節令活動,也稱為神農春分藥王節,百姓為紀念華夏始祖炎帝神農而發起,以傳統的勞動習慣紀念神農氏發明農耕文化的偉大功績,目前該活動已于2014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稻田公園內都會舉行春分節(趕分社)開耕祭祀活動。
近年來,安仁縣借力神農文化助推后發趕超,將油菜花與“趕分社”深度融合,結合現代商貿、觀光旅游演繹成一年一度的知名大型節會活動——“神農春分藥王節”暨“油菜花節”。方興未艾的鄉村旅游,對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別、促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米塑技藝喚回“鄉愁”
何陸生在給剛捏完造型的米塑上色
在安仁,每年元宵前后,無論城鄉,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動手做米塑慶賀節日。提起“元宵米塑”,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神農炎帝在安仁嘗百草、教農耕期間路過一個山民家歇息喝水時,見這位農家正用秈米、糯米粉做湯圓,便隨手捏出了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然后從隨身帶的藥材中摘下“黃梔珠子”,用其金黃色的汁點綴其眼睛、翅膀等。蒸出來后好看又好吃,樂得這戶農家的大人和小孩喜笑顏開。從此一傳十,十傳百,安仁便有了正月半吃“雞婆糕”的飲食文化習俗。
隨著歷史的推移,“琢雞婆糕”更名為“安仁米塑”,并逐步走向民俗化、藝術化、商品化、市場化。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安仁家家戶戶都會做米塑,用來祭祀,做米塑必須從五六歲的時候開始學,需要很深的功底,看似容易,其實并不容易?!?今年59歲的何陸生是湖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耳濡目染,五六歲的時候何陸生就對米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有空就跟著大人們捏捏刻刻。
何陸生說,小時候因為家里窮,買不起玩具,后來發現制作米塑的過程很好玩,造型可以發揮很多想象去做,還可以吃,就對學習做米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現場,何陸生還向記者演示了一遍制作米塑的過程,一團白色的粉團,揉、搓、捏,上色,一氣呵成,不到一會兒工夫,一團團雪白米粉瞬間變成了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猴子、兔子、馬等各種各樣的動物造型。
栩栩如生的米塑
米塑也給何陸生一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賣得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三四千塊錢?!焙侮懮f,這幾年,米塑不但在當地越來越有名,還在全國各地走紅,很多從安仁走出去的游子為了尋找記憶中家鄉的味道,都會打電話給何陸生訂做米塑。
2012年,安仁米塑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元宵佳節,安仁都會舉行米塑大賽,還有一系列的米塑進校園活動,何陸生常常去小學、中學等學校開課授教?!拔颐看稳W校教學生們做米塑,都會被他們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看到他們都很喜歡,我也很欣慰,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至少要讓學生們記得米塑這門傳統藝術?!焙侮懮f。
“這個手藝不會失傳,我很堅定,政府很重視之外,我還有四個孫子,兩個孫女,肯定不會失傳?!焙侮懮χf。
關于作者:馮志偉,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