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陳新光
    2016年08月02日

    2016年7月29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舉行。來自中非合作論壇53個成員方100多位部長級官員、論壇中方后續行動委員會30多個成員單位代表和非洲駐華使節共計300多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進一步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下簡稱峰會)成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召開的當天發來致信,熱烈祝賀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習近平指出,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啟了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在中非關系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半年多來,中非雙方緊密協作,克服全球經濟低迷的不利影響,就落實論壇峰會成果達成一系列共識,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展現出中非合作發展的勃勃生機。

    深入推進和落實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的重要會議

    2015年12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成功舉辦,開啟了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就是在那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全面、系統闡述了中國對非政策新思想、新理念,宣布將中非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出了未來3年中非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并為此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配套資金支持。"十大合作計劃"內容之豐富、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堪稱論壇歷次會議成果之最,充分體現了中方對非洲經濟和社會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支持,得到非洲國家的積極響應和熱烈支持。今年是落實論壇峰會成果的開局之年,目前已有30多個非洲國家成立了落實峰會成果內部協調機制。在中非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論壇峰會成果落實取得良好開局,在經濟、金融、人文、安全和國際事務等各領域都給中非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非雙方已經達成243項合作協議,涉及總金額達507.25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對非直接投資和商業貸款超過460億美元,占協議總額的91%。這些亮眼的數字背后,充分體現了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國擔當,是對待非洲兄弟的真情實意。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世界經濟復蘇艱難,但中國與非洲攜手并進的步伐從不遲疑,中非合作始終煥發勃勃生機。其中奧秘在哪里?"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非致力于團結、合作、共贏的決心堅定不移,中國對非洲和平與發展事業的支持堅定不移。"在習近平主席給本次會議發去的賀信中,兩個"堅定不移"擲地有聲,這是中國對推進中非友好合作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中非合作勢不可擋的"奧秘"所在。一直以來,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想非洲所想,急非洲所急,真誠同非洲國家分享中國經驗,積極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來自中國的投資和援助不僅幫助非洲減少了貧困,改善了民生,更幫助非洲提高了自主發展能力,增強了自身"造血"功能。在不久前剛結束的第二十七屆非盟峰會上,各成員國就表達了一個共同看法:非洲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中國這樣負責任的合作伙伴。非盟委員會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文查表示,中國是非洲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非洲在經貿、衛生和安全等多個領域從對華合作中獲益匪淺。南非外交部長馬沙巴內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再次強調了中國愿不斷豐富和發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承諾。她說,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后,中方積極落實峰會成果,效率之高是其他合作伙伴所不能比的。在與非洲國家合作時,中方堅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原則,堅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導"的對非合作模式,契合非洲的發展目標,對非洲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2016年6月7日,筆者參加了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上海公共外交協會主辦,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協辦在上海舉辦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研討會,親身感受到非洲朋友對中國的深厚感情,如同前外交部長、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李肇星在致辭中指出的那樣,半個多世紀以來,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非始終是風雨同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伙伴、肝膽相照的好兄弟。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

    非盟峰會加快推進《非洲2063年議程》

    2015年非盟通過了自己的《2063年議程》及其十年落實計劃。這些全球和區域框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深植于對人的尊重,承諾實現公正。這兩項議程都旨在開展結構性轉型,以實現更公平的收入和財富分配。同時都強調要實現包容性的增長和可持續發展。這兩項綜合議程中的3個領域值得我們關注:一是增強婦女的權利??沙掷m發展目標第五項呼吁實現性別平等,并增強所有女性的權利,這與非洲2063年議程第十七項目標相符合。如果非洲女性得到了她們應有的位置和能力,所有人都會受益。相反,如果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全面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權利受到限制,則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不利于社會進步;二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2063年議程都強調結束沖突的緊迫性,2063年議程還表明了對"一個和平和安全的非洲"的渴望。生活在脆弱和受沖突影響國家的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同時他們也代表著世界上30%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人口。受沖突影響的這些非洲國家是那些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和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上都落后的國家??沙掷m發展議程和2063年議程都關注沖突和脆弱性的根源,包括貧困、不平等、排斥、政府治理薄弱、缺乏體面工作以及武器的流入;三是發展資源。埃利亞松表示,在能力和資金方面提供充足的資源將為實現聯合國和非洲的發展議程發揮關鍵作用。發展援助仍然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最不發達國家而言。同時,需要通過更有效和平等的稅收機制,輔之以更強有力的打擊逃稅的國際措施,更好地調集國內資源。特別要阻斷每年從非洲大陸外流的數十億美元資金。2016年7月17日在盧旺達首都召開的非盟峰會,來自非盟50多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齊聚一堂,討論非洲一體化和地區安全等問題,展現了非洲國家團結自主發展的決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發去了賀電。"團結"是此次峰會期間提到最多的主題詞。東道國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致辭時說,對于非盟而言,團結并非一句口號,而是推動各國共同繁榮、為非洲民眾謀取福祉的有效方式。非洲大陸的團結不應取決于任何先決條件,也不應該存在任何例外。維護非洲國家間的團結意義重大。除了"團結","自主"也是本次峰會上的高頻詞。非洲國家捍衛自主發展的呼聲日益高漲。長期以來,非盟預算資金受到嚴重限制,除各會員國繳納會費外,還需依賴于外部捐助者。此次峰會期間,各國政府一致同意,將把本國進口稅收的0.2%用于資助非盟,以擺脫西方國家的依賴。此舉每年將為非盟籌集到12億美元資金,相當于現有外部援助的76%。在相關地區和平與安全問題上,非洲國家的自主意識也更加強烈。近幾年,非洲國家戰亂和沖突時有發生,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活動不減。非洲國家迫切需要完善非盟和平與安全機制,建立健全危機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更加自主地解決安全問題。代比表示,非盟機構和組織需要持續進行改革,以便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作出快速反應和部署。據2015年5月23日,聯合國發布的《2016非洲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15年,非洲的經濟增速僅次于東亞地區,位居世界第二。報告預測,在全球經濟增長回升以及大宗商品市場回暖的背景下,非洲2016和2017年的經濟增速將達到3.7%和4.5%。2015年,非洲凈資金流入達到2080億美元,官方發展援助增長4%至560億美元。境外匯款依然是非洲最穩定和最重要的單項外部資金來源,在2015年達到640億美元。 報告還提出到2050年,三分之二的非洲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城市化進程和相應管理對非洲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約翰內斯堡峰會翻開中非合作新篇章

    2015年12月4日至5日的約翰內斯堡峰會是對中非合作論壇15年歷史的總結。約翰內斯堡峰會是加強中非團結的歷史性盛會,它譜寫中非關系的新篇章。習近平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了面向全非的主旨演講,系統闡述中國在新形勢下對非關系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主張,提出未來一段時期中非合作一系列重要舉措,為未來中非合作描繪新藍圖、謀劃新舉措、注入新活力。在此次峰會上推出中非合作新舉措的內容之豐富、力度之大、覆蓋面之廣,都堪稱歷屆論壇舉措之最。約堡峰會是一次歷史性盛會。峰會的主題是"中非攜手并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非領導人聚首南非,共商合作大計,把中非合作提高到新水平。峰會審議并通過了兩個重要文件:《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這二個文件闡述了雙方對中非關系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的看法和主張,并對未來三年中非各領域合作進行全面規劃。在此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提出未來3年,幫助非洲優先破解制約發展的基礎設施滯后及人才不足兩大瓶頸,著重解決吃飯、就業、健康三大民生問題,構建自主工業化、糧食安全和公共衛生防疫三大體系,著力加強在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醫療衛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五大重點領域互利合作。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6周年,據統計,2014年中非貿易額超過2200億美元,中國對非投資存量總額超過300億美元,分別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之初的22倍和60倍,中非貿易占非洲對外貿易的比重從3.82%增加到20.5%。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截至2015年9月,中國在非洲融資和投資的已建和在建鐵路5675公里、公路4506公里。此外,中國還在非洲修建了許多機場、碼頭、體育場、議會大廈和會議中心等基礎和公用設施,以及200多所各類學校、68所醫院、30個防瘧中心、23個農業示范中心,培訓了數萬名各領域技術人才。通過互利共贏合作,中國企業為非洲帶去了資金和技術,降低了建設成本,改變了非洲面貌,幫助非洲趕上了經濟全球化的快車。累計向非洲派出醫療隊員2萬多人次、維和人員3萬多人次,目前中國在海外的維和人員中90%在非洲。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中國與非洲雙邊貿易進出口1.1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0.67萬億元,進口0.44萬億元。毫無疑問,中非合作論壇16年的歷史可點可圈,成果累累。它有力推動了中非雙方的經濟發展,成為南南合作的典范。約堡峰會規劃了中非合作的未來。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曾不無佩服地感慨道:"在與非洲的經濟合作上,中國提供了全方位的方案,比歐洲更勝一籌。" 目前,中國正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非洲國家致力于聯合自強和一體化進程已勢不可擋。非盟《2063年議程》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加快工業化進程和現代化建設進程已經成為非洲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強調,中非雙方要加強溝通,密切合作,抓緊落實"十大合作計劃",共同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為此,一要凝聚共識。以科學的精神落實,因地制宜、因國施策,統籌規劃選擇好項目,科學合理安排好資金;二要找準方向。以務實的態度落實,通過雙邊渠道,將"十大合作計劃"轉變為一個個具備可操作性的項目;三要用好機制。以高效的方式落實,加強論壇機制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經貿聯委會等中非政府間經貿合作機制建設,真正發揮落實"十大合作計劃"的主渠道作用。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這次協調人會議,既是中非雙方推動落實中非領導人共識和論壇峰會成果所采取的一次重要行動,也是助力中非合作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次會議的召開再次向世人表明,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非致力于團結、合作、共贏的決心堅定不移,中國對非洲和平與發展事業的支持堅定不移。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