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天津南開大學的學子在《天津青年》雜志就提出了“奧運三問”:中國何時能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派一支運動隊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自己舉辦一屆奧運會?對于上述發問,中國在2008年已給出了滿分答案。在108年后的巴西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對新的第四問也同樣給出了滿分答案:中國何時能讓奧運賽場內外體現中國的影響力?
里約奧運會處處閃耀著“中國元素”
2016年8月5日,第三十一屆夏季奧運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球場開幕,這是夏季奧運會歷史上首次落戶南美洲,有人說里約奧運會是距離中國最遠的一屆奧運會,北京直線到里約熱內盧距離約18800公里,但在心理上卻是最近的一屆奧運會。這是因為隨著中國在世界影響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特別是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腳步不斷加速,在奧運會等重大國際賽事的舞臺上,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中國品牌、中國制造的身影。在此次里約奧運會上,從比賽器材到場館安保,從官方制服到奧運會吉祥物,到處都能看到“中國制造”。中國以創新的設計、出色的質量、優質的服務,成為本屆奧運會順利舉行的重要助力。在這次奧運會上,作為官方供應商,來自中國的運動品牌361度為參加里約奧運會、殘奧會正式比賽和所有測試賽的技術官員、醫療人員、賽會服務人員以及火炬傳遞等專項活動參與者,提供整套專業運動裝備。此外,361度還為里約奧運會提供了慶典禮儀人員服飾、裁判員服、媒體輔助通行物等。在8月5日當晚的奧運會開幕式上,站在馬拉卡納球場中央宣誓的裁判員代表所穿的藍綠色運動服,亦來自361度。在開幕式所在的馬拉卡納球場、多個比賽場館,以及運動員村等處,負責提供涼爽空氣的,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格力空調。早在1998年格力空調就設立巴西分公司,2001年投資2000多萬美元在巴西亞馬孫雨林深處設廠,10多年后,格力空調正式成為本屆奧運會的“官方供應商”,再一次出現在世界級大賽的賽場上。在本屆奧運會上,來自中國的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為本屆奧運會提供了田徑、自行車、摔跤、柔道、跆拳道、足球等11個項目的近萬件用品。僅跆拳道、柔道和摔跤三個大項,泰山集團就為其提供了包括比賽和訓練總計5700塊運動墊。除了運動墊,泰山集團設計的自行車今年第一次進入夏季奧運會的賽場,打破了歐美對競技自行車的多年壟斷。安全問題是本屆奧運會的焦點。在奧運會半個多月的比賽中,中國的同方威視提供了256套手提行李和大型貨物的X射線掃描設備,安裝在奧運各賽場,與各安保力量一起,肩負起保障奧運安全進行的重任。里約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吉祥物分別叫做“維尼修斯”和“湯姆”,是由中國北京華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特許商品提供。除吉祥物外,華江公司還提供了毛絨玩具、徽章、火炬模型、T恤衫、背包、鑰匙扣等產品。這些產品在設計上既體現奧林匹克文化,又盡量貼近巴西的風格和時尚感,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來自中國的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里約奧運會提供了IP半球形攝像機及球形攝像機總數的80%以上,共2000臺。它們像眼睛一樣注視著場館內外,智能監控覆蓋各個角落,為奧運會增添一份安全保障。在奧運會開幕前一周宣布通車的“奧運地鐵”里約地鐵四號線上運行的列車全部是“中國制造”。這批列車由中國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最高設計時速為100公里。這并非中國列車首次為在巴西舉辦的大型體育賽事服務。早在2014年世界杯期間,由中國提供的電動車組就為無數觀眾帶去了便捷的觀賽體驗。海外媒體評論里約熱內盧成為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城市,從地鐵列車到場館建設,從奧運吉祥物玩偶到各國國旗,“中國制造”進擊里約奧運市場,已成為最大贏家。里約一家媒體下榻的酒店對來訪的中國記者真誠地說:“我們應感謝中國,沒有中國的參與和保障,就不可能有里約奧運的今天?!?
“中國體育”滲透里約奧運會
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發展體育產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明確提出了中國體育經濟十年后的發展目標,即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元。近年來,中國體育產業規模不斷增長,2006年,中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對GDP的貢獻是0.46%, 2014年已超過1.35萬億元,實現增加值4040億元,占當年GDP的0.64%。但與2014年美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占本國GDP的2.93%相比,差距甚遠。近年來新興體育和競技項目不斷涌現,中國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支持和籌備各類國際賽事,這說明體育運動品牌在中國和世界都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已有不少資本包括民營資本也在不斷投入體育產業中的經紀、文化、傳媒等領域,斥資并購建立體育產業全版圖。里約奧運會作為全球化市場環境下的世界體育盛會,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全球體育品牌紛紛啟動奧運戰略,試圖借助奧運提振業績,中國的體育經濟無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體育品牌也不甘示弱,通過借助四年一度的奧運東風,在全球體育經濟市場份額之爭中搶占一席之地。除了安踏贊助中國代表團領獎服、361度贊助里約奧組委之外,其他品牌如匹克等也以贊助其他國家代表團及運動員的形式出現在里約奧運會上。此次出征里約奧運會,中國派出了711人組成的代表團,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賽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里約奧運會,中國參與奧林匹克運動,融入的力度與廣度前所未有?!爸袊圃臁绷钊瞬毮?,為里約奧運會立下汗馬功勞。三一重工、徐工集團、柳工集團、中聯重科等中國機械企業,憑借80%以上的當地市場份額,建成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奧運村。中車為奧運地鐵所提供的列車每天可運送30多萬名乘客,加上中海集團生產的7艘渡輪,形成了海陸聯網全方位覆蓋當地的出行。此外,中國國家電網為奧運供電,華為公司為奧運提供通信服務,從場內到場外,從天上到地下,從有形到無形,“中國體育經濟”在里約流淌。同樣令人感佩不已的,是中國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為保障正常運轉,里約奧組委此次招募了約一萬名國際志愿者,其中有200多人來自中國。中巴兩國相隔11個時區,航班飛行至少25小時,志愿者不僅要擔負昂貴的機票費,而且還遭受時差之苦。里約房價據說也是歷屆奧運會中漲幅最大的,這對中國志愿者來說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了一套志愿者服裝和午餐外,志愿者沒有任何酬勞,但他們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雖然工作辛苦,但非常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中國志愿者無私、真誠的服務,顯示著國人的奧運參與意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8月14日,香港《亞洲周刊》發表題為《進擊的中國奧運經濟,瞄準全球化市場金牌》的文章稱,近年來,中國的體育經濟方興未艾,越來越多大企業和富豪投資國內外職業運動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可以預見中國將會成為未來全球體育經濟的重要玩家。
中巴經貿通過奧運會深度合作
通過本屆里約奧運會,中國民眾對巴西的了解與日俱增??梢哉f奧運會不僅拉近了中巴兩國人民的情感,而且有力推動了兩國間的經貿合作。格力電器和361°服裝成為里約奧運會的官方合作伙伴,中國中車、國家電網、同方威視、三一重工等一批中國企業為奧運保障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同時,里約奧運會的舉辦也讓“中國智造”、“中國制造”的高科技和一批制造業企業進一步拓展巴西市場奠定了基礎。作為東西半球兩個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和巴西兩國間的經貿關系基礎扎實,發展穩定。目前,巴西是世界第九大經濟體,是中國的第十大貿易伙伴,也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投資目的地國和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中國已連續7年保持巴西最大貿易伙伴地位,巴西還是美洲唯一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巴西外貿秘書處統計顯示,目前中巴雙邊貿易額占巴西對外貿易總量的近20%。中巴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企業對巴西直接投資累計38.77億美元,主要涉及能礦、電力輸送、制造業、金融、農業、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等領域。目前,在巴西設立的中資企業超過200家,中國企業在巴西簽署承包工程合同總額187.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28.7億美元。受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2016年以來中國對巴西出口有所下降,但進口高速增長。2016年前5個月,中巴貿易總額達241億美元,同比下降9.5%,但中國自巴西進口卻有17.3%的增長,自巴西進口大宗商品的份額不斷增加。近兩年來,巴西相繼成為中國禽肉、牛肉進口第一大來源地。此外,巴西《圣保羅頁報》對在巴經營的100家跨國公司進行的最新市場調研顯示,52%的受訪企業對巴經濟前景表示樂觀,遠遠高于2015年初的22%,巴西經濟的企穩為中巴經貿合作不斷夯實基礎。中國和巴西自1974年建交,1993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來,雙邊關系發展勢頭良好,2013年是中巴戰略伙伴關系建立20周年,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巴兩國的貿易結構差別很大,互補性高,雙方應本著平等互利原則,通過友好磋商形成優勢互補的合作。兩國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發展金融、貿易等多領域的合作,塑造“南南合作”模式有助于雙方發揮比較優勢,提升兩國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中巴分別擴大在拉美和亞洲的投資和貿易關系。因此,中國和巴西的雙邊經貿合作潛力很大,前景非常光明。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