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9月5日在中國杭州落下帷幕,占全球2/3人口、近90%國內生產總值的二十國集團,一舉一動牽動全球經濟態勢,影響世界格局走向。這是中國首次擔任G20主席國,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主持G20峰會。在全球經濟復蘇依然高度脆弱、增長動力不足,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長動力背景下,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的杭州,對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寄語厚望,期待中國拿出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變革方案,渴望用中國鑰匙打開世界經濟前行的新路,從杭州再出發。
G20杭州峰會再次顯示了中國歷史的擔當
對中國的矚目和期待始于兩年前。2014年11月,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鄭重宣布,第十一次G20峰會落戶中國,盡管爭奪主辦權角逐激烈,但許多國際媒體早就預測到:"中國的當選毫無懸念"。2015年11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峰會上,世界認真傾聽習近平主席闡述杭州峰會思路:"二十國集團是每個成員的二十國集團,中方將始終保持開放、透明、包容姿態,同各成員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把二十國集團維護好、建設好、發展好。這是中國的承諾,也是中國的行動。""相信2016年峰會將給大家呈現一種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當前,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正處于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上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供的動能面臨消退,新一輪增長動能尚在孕育。梳理習近平主席在歷次G20峰會上的演講,習近平主席從歷史的視角切入,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創新、開放、包容等關鍵詞,共同勾勒了中國倡議的主線條,"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必須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歷史轉折點上,習近平主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二十國集團"走得更穩、更好、更遠",進而使各國人民"對世界經濟更有信心、對未來生活更有信心"。誕生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緊要關頭的G20峰會機制,今天走到了第九個年頭,新的挑戰接踵而至??词澜缃洕邉輬D,盡管短期形勢波動不止,但習近平主席始終堅持以長遠眼光看問題,強調金融危機后各國推出的周期性政策多是治標不治本,唯有充分發揮創新激勵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才能真正讓世界經濟恢復動能。過去3年來,中國倡議一脈相承,中國聲音愈加響亮,中國領導人在G20平臺上就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所展現的智慧和擔當,無疑提供了最有解釋力的視角。全球經濟治理大棋盤下的中國理念、中國行動、中國信心,讓世界矚目。"金磚五國"之一、G20"三駕馬車"之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經濟的穩定器……中國經濟成功轉型的出色成績單,以治本求長遠,提出構建創新型世界經濟、探索世界經濟治理新格局的"中國方案",為經濟低迷、發展乏力的世界,開出了走出"亞健康"、"低迷期"的藥方,中國理念以智慧和擔當引領發展,成為順勢而為的理念引領者。"杭州峰會是真正的國際合作重生的契機。"被譽為"G20之父"的加拿大前總理保羅·馬丁曾經給出這一判斷。就在幾個月前,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還專門就中國主辦G20峰會舉行研討會,并取得共識:杭州峰會是由"正確的國家"在"正確的時間"主辦的一次歷史性峰會。
G20杭州峰會達成的共識和取得的五大成果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9月5日下午5點以通過總結性公報和一系列合作文件落下帷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致閉幕辭。在全天舉行的第二、三、四、五階段會議上,各成員、嘉賓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討論氣候變化、難民、反恐融資、全球公共衛生等影響世界經濟的其他突出問題,達成廣泛共識。習近平主席在杭州峰會閉幕式后出席中外記者會,介紹峰會成果和會議情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及英國、日本、俄羅斯和G20其他國家領導人在聯合公報中,承諾要與時俱進、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濟,推動創新,增強全球金融體系,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
習近平主席在中外記者會上指出,通過熱烈而富有成果的討論,本次峰會達成的共識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一是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的風險和挑戰,我們要繼續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和協調,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伙伴精神,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運用好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等多種有效政策工具,向國際社會傳遞二十國集團成員共促全球經濟增長的積極信號;二是決心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我們一致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支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創新,推動創新成果交流共享。我們決定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為全球增長開辟新路徑,全面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三是決心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我們同意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加強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我們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動計劃,就繼續深化反腐敗合作達成多項共識;四是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的作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們共同制定《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期待在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下,世界經濟將重新煥發活力;五是決心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二十國集團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我們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同意推動《巴黎協定》盡早生效,發起《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和《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將為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全人類共同發展貢獻力量。習近平主席強調,相信此次會議將成為一個嶄新起點和里程碑,讓二十國集團從杭州再出發,標志著G20從一個短期的危機管理機制逐步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
國際社會和輿論高度評價G20杭州峰會
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穩定器。2015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5%,在主要經濟體中首屈一指。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2014年至2015年從12.9%上升到15.5%。中國發展的耀眼數字,讓爬坡過坎的世界經濟于一片灰暗中看到亮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和穩定器。自2015年12月1日中國接棒G20主席國起,G20活動貫穿全年,杭州峰會集其大成。一組數據顯示:全年累計在中國20個城市共舉辦了66場會議,參會人數多達數萬人次。集納各方意見,傾聽不同聲音。杭州峰會尚未開幕時,國際社會已有斷言:這將是一次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盛會。言出必行的中國態度,讓世界看到效果,中國自身發展實踐與世界發展趨勢是一致的。告別過去高能耗的粗放式發展,中國主動、積極、有序地調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世界走出經濟泥潭提供中國范例,給正處于轉型期的世界經濟一份堅定信心。在 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9月3日在工商峰會上的主旨演講、9月4日在開幕式上的致辭和9月5日在峰會閉幕式結束后的中外記者會上的峰會成果介紹,三次講話得到國際社會和輿論的高度評價。整個會場內外,習近平主席講話引起熱烈反響,中國方案更是引起各國、各界人士的強烈共鳴,認為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世界經濟,找準了病灶,開出了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自2008年華盛頓峰會起,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了歷屆G20領導人峰會,這也是他最后一次參加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潘基文用兩個"高度贊賞",表達了出席杭州峰會的感受:一是在9月4日下午開幕的峰會上,潘基文登臺致辭"開門見山",一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先后向聯合國交存中美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雙雙正式批準2016年4月中美同時簽署的《巴黎協定》,稱贊中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采取的"歷史性舉措";二是來自發展問題。杭州峰會上,不僅參會的發展中國家數量創歷屆之最,而且首次圍繞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了行動計劃,發展問題第一次被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中,"不讓一個國家掉隊"是最終目標,但口頭表態容易,付諸行動太難。因此,他非常高興杭州峰會采取切實措施,將G20峰會議程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統一起來。相信杭州峰會之后,在G20等多邊機制的支持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將更加緊密地合作,攜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是中國站在自身發展和世界發展交匯點上做出的戰略抉擇。國際商會主席哈羅德·麥格勞三世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胡逸山表示,習近平主席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做出了準確的把脈。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表示,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對中國經濟、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的看法和主張,為G20領導人峰會確定了基調和討論方向。巴西《環球報》認為,習近平主席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做出的判斷,對全球共同應對發展挑戰具有重要意義。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G20工商峰會發言中,特別提到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認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項目標就是為了讓世界經濟更為包容?!睹绹侣労褪澜鐖蟮馈氛J為,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創新型、開放型、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具有可行性的思路。哈薩克斯坦德國-哈薩克大學國際與地區合作研究所所長蘇爾丹諾夫認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體現了中國務實、包容、開放的合作理念。塞內加爾中國問題專家阿達瑪·蓋伊表示,"中國的發展是共同富裕的進程,習近平主席提出讓增長和發展惠及各國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我非常贊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表示,中國一直注意在各種平臺為發展中國家發聲,這種從全球高度著眼的負責任舉措將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此次G20峰會中國不僅邀請了非盟主席國乍得、東盟主席國老撾參加,還邀請了埃及、哈薩克斯坦等國領導人與會,讓此次峰會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G20峰會。中國首次擔任輪值主席國舉辦的G20峰會,展示了自己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扮演全球領導角色的要求,G20機制已成為中國大力謀求的新多極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