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隆重開幕。主題是“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加強合作,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習近平曾指出:“無論是在國內同中國企業家交流,還是訪問不同國家,我都有一個強烈感受,那就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業態,其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
誠哉斯言!互聯網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又能助推科技發展,像方興未艾的智能制造就離不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ヂ摼W與智能制造究竟有什么關系,其實很好理解,用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人工智能商業先鋒專家杰瑞·卡普蘭的觀點,嫁接人工智能后,互聯網將有更大的飛躍。
有句名言說得好,誰掌握過去誰就掌握現在,誰掌握現在誰就掌握未來。當今之世,無論老牌的發達國家還是后起之秀,無不在智造上傾力,比如德國提出的“工業4.0”。而對于我們來說,曾缺席了工業革命的榮耀,再也不能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中失去主動權,不能在發展智能制造方面稍有遲疑。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辈浑y理解,智能制造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除了吃掉落后的生產方式,更要吃掉落后的生產線設備,吃掉落后的管理體系。任何有抱負的企業都會在智能制造領域發力,也會深知大勢不可逆,否則就會處處被動,被淘汰出局。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互聯網大會除了集中展示中國互聯網發展成就和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技術成果,我們還可看到,有高達116家企業參加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據媒體披露,讓聾啞人“說話”的手套,用“意念”教機器人打保齡球,會哭會笑、能陪老人教小孩的機器人“小胖”……都一一亮相。
毋庸諱言,傾力發展智能制造,我們才能由制造大國變成制造強國。去年5月19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其核心是創新驅動發展,主線是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我們看到,“智能制造工程”名列《中國制造2025》之中,國家提出要重點突破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新型傳感器、智能儀表等。而在“過程智能化領域”,則強調了以數據互聯為核心,打通企業內部及整個價值鏈的工業互聯網。有人預計,我們將迎來智能制造變革時代。
當前,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標志的智能制造,已成為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的切入點和主攻方向。有國家戰略的步步推進,也有企業的蹄疾步穩,在這其中科技力量不可或缺。要想使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大量涌現,就需要研發力量不斷投入,科技人才不斷發力。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焙翢o疑問,互聯網飛速發展,智能制造大跨步前進,終將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更有品質,帶給人類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