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11月20日在第一階段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了題為《面向未來開拓進取 促進亞太發展繁榮》的重要講話,提出了堅定不移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堅定不移提升亞太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破解區域互聯互通瓶頸;堅定不移打造改革創新格局的四點主張,呼吁各經濟體"攜手合作、促進共贏,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正能量"的倡議為世界經濟復蘇、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指明了方向。
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的主要看點
此次在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是:"高質量增長和人類發展",會議將就區域經濟一體化、亞太自貿區、互聯互通、服務業合作等問題展開討論。目前,亞太地區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60%,貿易總量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46%,2015年經濟增速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60%,是世界經濟名副其實的"大塊頭"和"加速器",對于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責無旁貸。如何進一步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成為今年會議的焦點,讓"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太平洋兩岸互聯互通,也是會議的主要話題,主要看點體現在三個方面:
看點一:高質量增長和人類發展
在當前亞太乃至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今年會議主題是"高質量增長和人類發展"。許多分析人士指出,區域經濟一體化仍然是當前(APEC)的核心議題,糧食安全、中小企業發展、人類發展等都是發展進程中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元素。本次會議的議題也體現了包容發展的理念,比如人類發展議題重點就在于如何解決發展進程中全面參與、公平分配的問題,是共享經濟的體現。為實現高質量增長,本次利馬會議將重點關注如何減少非關稅措施、避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還將進一步推動中小型企業更好地參與到全球供應鏈中,讓中小企業承擔新經濟引擎的角色。
看點二:亞太自貿區進程
建設亞太自貿區的愿景在2006年APEC越南河內會議上提出,2014年,APEC北京會議就《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達成共識,同意啟動亞太自貿區有關問題的集體戰略研究,全面系統地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為最終實現亞太自貿區創造有利條件。目前,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已經本次會議審議通過。APEC應推動建設一個涵蓋全體成員的自由貿易區,促進亞太大家庭各經濟體協同發展。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涵蓋了多項提議,主要內容包括促進貿易發展,減少官僚主義壁壘,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及加強互聯互通等。
看點三:太平洋兩岸互聯互通
當今亞太地區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是全球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要以開放包容的精神深化區域一體化,為此亞太經濟體一方面要通過實施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促進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推進亞太地區包括交通、通信、金融、人員交往在內的全面互聯互通,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解決經濟發展面臨的基礎設施等瓶頸,為本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一帶一路"是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發展之路,不僅促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對推動國家和地區間的投資、貿易、產業合作等也會發揮重要作用。在(APEC)框架下,中國和拉美相關國家可以繼續就貿易便利化、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區建設等議題展開討論與合作。
為促進亞太經濟增長作出中國貢獻
數據顯示,APEC涵蓋21個經濟體,人口總數為28億,約占世界人口的40%,其經濟和貿易總量分別占全球的60%和49%,亞太地區經濟的高質量增長必將給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如何聚合各方創新增長的努力,鞏固亞太在全球經濟中的引擎地位,避免自貿安排碎片化風險?本次會議的主題體現了亞太地區對保持貿易和商業增長的關注。保持貿易和商業持續且包容性的增長,讓增長體現公平,造福各國人民是APEC成員追求的目標。11月18日,為期兩天的2016年APEC部長會議在利馬結束,與會部長發表聯合聲明,呼吁在一個開放、融合的亞太地區推動高質量及包容性經濟增長,促進開放的世界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由東盟倡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APEC)是一個合適的區域自由貿易安排,是實現亞太自貿區的重要路徑,有利于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符合區域經濟體的共同利益,與本次APEC利馬會議倡導的開放型經濟一脈相承。中國發揮主導作用,力促APEC成員均有加快談判進程、盡早達成協議的積極意愿,為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貢獻力量。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報告認為,該協定若能在2025年達成,將給全球經濟帶來2.4萬億美元。本次部長級會議如期完成了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審議通過了《APEC服務業競爭力路線圖》,路線圖確定了到2025年前的服務業發展目標和一系列行動。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多年來致力于推動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在減貧、縮減地區發展不平衡、解決就業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公平和包容性增長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最為突出的是,中國先后于2001年和2014年兩次成功舉辦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大大提升了APEC的影響力。2014年北京會議,啟動了亞太自貿區進程,指明了創新改革增長路徑,制定了互聯互通十年期合作藍圖,為APEC注入了巨大活力,為亞太合作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與此同時,中國通過南南合作、雙多邊經濟金融合作,一直積極致力于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包容性增長。"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以及亞投行等,支持發展中國家開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不僅為亞太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保障,也為全球實現包容性增長貢獻了中國力量。
中國著眼于推進全球化加速發展,提出了"一帶一路"、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區域互聯互通等一系列務實倡議。在今年召開的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上,中國和與會各方共同達成的"杭州共識",描繪了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的世界經濟增長藍圖,體現了共迎挑戰的伙伴關系精神,展現了謀求共同發展的決心,也為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的作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不移地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指明了方向。早在1985年,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GDP總量的63%,無獨有偶,時隔30年后的2015年,中國和亞洲新興市場的GDP總量占全球GDP總量的63%,可見中國等新興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如今,中國與亞太經濟體聯系空前密切,中國貿易的62%、實際利用外資的83%、對外直接投資的68%都是與APEC成員進行的。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適應發展新常態,繼續保持向好發展勢頭,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50%以上。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今年以來,國際政治和經濟生活中接連出現"黑天鵝"事件,美國等西方多國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英國"脫歐"、美國大選、民粹主義等思潮上升。在今年9月份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中國提出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的全球經濟治理觀,得到與會各方積極響應。在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的大背景下,亞太各經濟體也面臨新的挑戰,經濟增速總體放緩,發展不足、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方期待中國發展為亞太經濟增長增添信心、提供動力。此次APEC利馬會議再次將區域經濟一體化列為重點議題,展現出APEC成員共同面對當前挑戰、堅持走開放發展之路的堅定決心,也是對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形成的"杭州共識"有所呼應。在當今世界經濟仍然在深度調整,復蘇動力不足,增長分化加劇背景下,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保護主義抬頭條件的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議,呼吁APEC成員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采取有力舉措,發揮亞太引擎作用,推動發展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并向世界作出中國不會對全球化關上大門的承若,傳遞出中國為引領亞太經濟發展、謀求共同繁榮的信心和提振全球經濟的決心,顯示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本次會議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堅定了構建開放型經濟的大方向,加快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二是致力于挖掘經濟增長新動力,鞏固亞太地區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作用。會議承諾繼續采取貨幣、財政、結構性改革等各項政策工具,提振需求,完善供給,致力于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三是推動建設更緊密的伙伴關系,規劃亞太區域合作的前景與方向。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一方面,中國通過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外商投資,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進而帶動中國經濟融入了全球經濟??梢哉f,中國抓住了與經濟全球化潮流同步發展的歷史機遇,是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支持者。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5年來,為深化亞太合作發揮中國作用,中國始終致力作亞太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參與者和貢獻者,為推動建設亞太大家庭發揮了重要作用?,F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大幅提升。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達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達7200億美元,出境旅游超過6億人次,這將為亞太經濟體提供更多合作與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也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不斷增添活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近年來,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盡管也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但經濟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5%以上,而在國際金融危機初期更是高達40%。并且為各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寶貴的合作契機。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上,中國就提出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倡導各方坦誠深入溝通,增信釋疑;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堅持互利共贏,促進共同發展,為亞太合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習近平主席此次與會,進一步推動各經濟體持續落實北京會議成果,加強亞太伙伴關系共識,面向未來規劃亞太區域合作中長期愿景,深化互聯互通和全球價值鏈合作,推動在服務業、中小企業等領域取得新的合作成果,促進亞太大發展大繁榮。同時,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首先惠及周邊與亞太,中國將繼續歡迎亞太經濟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同推動亞太經濟強勁、平衡、可持續增長。當前,經濟全球化進入了階段性的調整期,只要亞太和全球各方堅定經濟全球化的方向不變、信心不減,通過攜手合作、互利共贏,共同打造命運共同體,就一定能為經濟全球化不斷注入新的活力,造福于亞太和世界各國人民。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