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號,我的微信群“HELP”收到了信息:達莎和她的媽媽回到了在俄羅斯的家鄉。這是一個特殊的微信群,是一群中國人為了幫助在中國治病的俄羅斯母女所建立的,已經有71個人。2016年底來到哈爾濱的時候,1歲半的達莎不會抬頭,沒有認知反應,嚴重的痙攣性腦癱讓她的肌肉緊張抽搐。經過四個月的中醫藥治療后,達莎在別人的幫助下能向前爬,頭抬得很好。
在康復師的幫助下,達莎能抬頭了。 田雪緋 攝
我采訪她們那天,達莎和媽媽艾琳娜的在中國簽證還有十幾天就到期。當我走下黑龍江省中醫大二院21樓電梯的時候,有兩雙好看的眼睛向我微笑,正是她們:艾琳娜和她一歲半的女兒達莎??吹轿矣檬置善鹱约旱难劬退鎯憾阖堌?,達莎大眼睛閃著光輝,咯咯地笑出聲來,幾乎忘記了漫長4個小時治療帶來的疼痛和灼熱。
中國小病友去鼓勵達莎。 田雪緋 攝
來自俄羅斯的媽媽艾琳娜除了“你好”“謝謝”,并不會說其他的漢語。采訪那天她正患重感冒,戴了口罩,當達莎哭的時候,她也只是從口罩上方用一雙眼睛看著小女兒,周圍的人有的掉了眼淚,但是她沒有?;蛟S她早就知道哭是沒有用的,當知道雙胞胎女兒中的一個在生產時受傷得了腦癱的時候,狠心的父親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拋棄母女三人。一籌莫展的艾琳娜把健康的大女兒寄放在姥姥那里,辭掉了幼兒教師的工作,于去年年底帶著小女兒達莎來到中國,孤注一擲,尋求最后的希望:聽周圍的朋友介紹中醫治療腦癱效果很好。彼時的她已經帶女兒在莫斯科治了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效果,醫生也說,沒有什么必要治療。
就這樣,在寒冷的季節,她帶著孩子,孤獨,沒錢,聽不懂中文,來到了哈爾濱的一家房屋中介所,遇到了中國人齊梅。
不時有好心的市民到醫院看望母女倆,給她們帶去禮物。 田雪緋 攝
渣男不分國界,善良也同樣不分國界。見到艾琳娜,齊梅家中的三姐妹知道了她的困境,開始幫助她,關懷她,給她找了一間二樓的房子,樓層低、方便,離醫院還近。每周都會帶她們到自己家里洗澡。過春節時,三姐妹還將她們接到家中,給她包餃子,做牛排。在她們建起的微信群“HELP”里,每天都有一個個“轉賬”和“紅包”。有20元、30元,也有1000元、2000元……
艾琳娜帶來的錢僅夠維持2個月的生活和治療。在哈爾濱好心人的幫助下,小達莎已在哈治療了4個月,病情正在逐漸好轉。在她的事情見諸媒體后很多俄羅斯留學生和哈市一家出國培訓學校的師生都趕來看望她。在聽到久違的母語后,一直堅強的艾琳娜終于忍不住流下眼淚。
四個月的治療,達莎和媽媽回到俄羅斯換簽證。
據達莎的康復治療師張洋介紹,去年12月的時候,孩子頭抬不起來,視覺追蹤不好,肌張力很高,現在會抬頭,會視覺追蹤??祻椭行牟捎弥形麽t結合治療方法,頭穴叢刺,中藥藥浴按摩,蠟療,并結合西醫物理治療,言語訓練,作業訓練??祻椭行?001年成立,每年會有近200個俄羅斯及遠東地區的患者,包括50個左右兒童。俄羅斯患者主要是互相介紹或通過社交網站來的,艾琳娜就是通過好友介紹知道中國這家醫院。和俄羅斯相比,這里的治療更有效,費用更低,效果更好。
26日她在簽證到期前踏上回家的火車,艾琳娜在微信群里告訴大家:辦好了簽證,還會回來的。艾琳娜說女兒名叫“達莎”,俄文意為“火神”和“希望”。中國人的愛像點點火光,匯聚熊熊火焰,成為這對母女溫暖的希望。
中醫和中國人,給了她們信心。
關于作者:田雪緋,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