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馮志偉  >>  正文
    馮志偉:聾人教師陳紅喜的“畫教”人生
    馮志偉
    2017年03月29日

    每天早上,當陳紅喜推著他的那輛有些破舊的“鳳凰”牌自行車出現在校門口時,總有一些孩子圍過來此起彼伏地喊他:“陳爸爸,陳老師……”。陳紅喜說,這個時候,是自己覺得最有收獲的時刻。

    類似的場景,在這個學校里幾乎每天上演。陳紅喜說,在這所學校,他過得很充實,收獲很多。

    安鄉隸屬于常德市,是湖南北部的一個小縣城。安鄉縣特殊教育學校于1996年創辦,副校長劉鳳霞透露,學校目前有110多名學生,智力障礙學生占了60%左右,另有30%左右的聾啞學生,學校開設有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課程,在校學生學費和生活費全免。據了解,學校目前共有18名教師,陳紅喜于2011年來學校任教,目前主要負責教美術。

    2月下旬的一天,陳紅喜給特教學校的孩子上美術課

    身患耳疾,自學成為漫畫家

    1971年,陳紅喜出生于安鄉縣的一個農家,他自小成績優異,初中畢業后考上了桃源師范學校。在師范學校讀書期間,一場意外給陳紅喜的人生帶來轉折,因為疾病,陳紅喜幾乎喪失了聽力。

    1990年,從師范學校畢業后,陳紅喜被分配到安鄉縣一所普通小學當教師,但是,聽力障礙給他的工作帶來極大不便,甚至有一些人開始對他冷嘲熱諷,這讓他覺得很自卑,甚至喪失了工作的勇氣。

    那段時間,陳紅喜經常讀書看報,偶然在報刊雜志上接觸到了漫畫,那些詼諧幽默的畫面給他沮喪的人生帶來了快樂。愛上漫畫的陳紅喜開始自學漫畫,當時陳紅喜已成年,并無繪畫基礎,但是他暗暗下了一個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漫畫家!”陳紅喜夜以繼日練習漫畫,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終于在漫畫方面取得了突破,一些作品開始在報刊雜志上發布。

    多年來,陳紅喜還先后在《兒童漫畫》、《英語周報》等諸多國內報刊雜志發表漫畫作品幾千幅,還作為發起人之一建立了一個漫畫網站,成為了國內小有名氣的兒童漫畫家。

    陳紅喜介紹一副學生創作的科技漫畫

    同病相憐,成為特教老師

    2011年,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一則安鄉縣特殊教育學校招聘特教老師的公告后,陳紅喜毅然決定前去應聘。之后,他成為了一名特教老師。

    談及當初選擇當特教老師的原因,陳紅喜說:“我自己是一名聽力障礙的人,深深體會到一名殘疾人的艱難,我曾經認識幾個殘疾人,他們跟社會接觸很少,很情緒化,很自我。如果是小孩子,可以通過教育引導,成年了就很難改變。就是出于這樣一種同病相憐的心理,我成為了一名特教老師?!?

    陳紅喜說,社會應多給殘障人士以包容,善待殘障人士,但殘疾人士內心最需要的不僅是別人同情,還需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對于很多殘疾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

    “我有聽力障礙,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接受自己,我以前一直在想,就算我取得了比爾·蓋茨那樣的成就,可我還是一個殘疾人,總是比別人差那么一點?!标惣t喜說,自己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最終從哲學中找到了心理平衡:“上天給你關閉了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美術課上,陳紅喜與聾啞學生鄧興洲交流

    盡管當一名特教老師是陳紅喜的心愿,但在具體工作中他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要知道,他面對的是一群智障、聽障和自閉癥孩子,有些孩子還有多種殘疾。

    “正常孩子都難教,特教學生的難度自然不??!”陳紅喜回憶剛到特教學校上課時的場景,教室里秩序十分混亂,有的學生躺著,有的在教室里走來走去,有的大聲說話,自己與他們溝通也不流暢,讓他焦頭爛額。

    有一年,陳紅喜因為一個U盤的問題與幾個學生溝通,被三個聾人學生打了一頓。說起這件事,陳紅喜說,自己當時覺得很窩囊,有一段時間不能釋懷,但后來慢慢想開了。今年春節,當年參與打他的學生陳文昌在微信上給陳紅喜留言道歉。這個學生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名廚師,陳紅喜說:“看到他的微信留言后我熱淚盈眶?!?

    寓教于“畫”,鼓勵學生創新

    “特教學校的學生理解能力一般要比普通學校的學生差一些,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東西,有的學生,一個簡單字母教了很多遍都學不會,因此要更有耐心!”從實踐中摸索,陳紅喜慢慢掌握了與特教學生的溝通方式?,F在,他可以與學生很流暢地溝通,成為了學生們愛戴的一名老師。

    (盲人的筷子)陳紅喜的學生鄧興洲漫畫作品

    在課堂上,陳紅喜經常把自己創作的一些科幻的漫畫介紹給學生,啟發學生。為了鼓勵孩子們開動腦筋創新,上美術課的時候,陳紅喜給學生們看科幻有關的圖畫。他還自學電腦,通過網絡教學讓孩子們接受新知識。

    在陳紅喜的引導下,安鄉縣特殊教育學校出了不少“小畫家”,他們中有不少人在報刊雜志上發表了漫畫作品,還有不少小發明創造。

    鄧興洲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2002年1月出生的鄧興洲,因為是不足月出生,且出生時還缺氧,體重只有兩斤多,造成了他以后體弱多病并喪失聽力。

    盡管聽不到聲音,鄧興洲表現出了驚人的想象力。在陳紅喜等老師的指導下,2012年,鄧興洲設計的“手語小游戲”獲得了第33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當年的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安鄉縣特殊教育學校有兩個學生獲得兩個省級一等獎,是全省唯一獲得如此殊榮的特殊教育學校。

    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參與漫畫創作,陳紅喜還設立了一個小基金,發表作品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個小禮品或小玩具,大大調動學生參與漫畫創作的積極性。

    希望幫助殘疾人創業

    和孩子們玩耍

    多年來,陳紅喜在教學之余,還曾經參加了100多場公開演講,以此呼吁社會各界關心殘疾人士,他上過《常德故事百姓講》舞臺,去過北京的798藝術區演講。

    為了讓安鄉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更好地學習電腦和網絡知識,陳紅喜四處尋找募捐,在上海一家公益機構的幫助下,學校獲捐了20多臺電腦。

    “學校教育只是一部分,我希望更多人能夠關注殘疾人士,特別是幫助他們就業!”陳紅喜說,僅僅給殘疾孩子良好的教育遠遠不夠,他們中很多一旦走向社會,就會面臨巨大的就業困難,如果沒有好的事業,他們的人生仍將慘淡。

    為了幫助殘疾人士,陳紅喜發起成立安鄉縣聾人協會,組織當地的聾人開展戶外旅游、聚餐等活動。

    “陳紅喜在聾人中很有威望,前一段時間有幾個人聾人因為都在安鄉街頭做手機貼膜生意,因為生意競爭起了矛盾,他很快就說服了他們,解決了矛盾!”安鄉縣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劉鳳霞說。

    “除了教書,我希望今后能夠在就業上幫助殘疾人士,打造一些殘疾人創業項目,比如無聲茶樓、無聲咖啡館之類的,這類工作場所的工作聾人也可以勝任!”陳紅喜說。

    關于作者:馮志偉,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