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長春,富有魅力的現代文化名城
    陳新光
    2017年05月19日

    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公布了全國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名單。北京、長春等20城入選,為何選擇長春作為設計試點城市?這是因為長春在實現城市風貌和城市設計技術創新探索中,具有獨特的城市設計稟賦和城市設計創新。

    長春——獨特的城市設計資源稟賦

    長春,這個擁有210年歷史的年輕城市,因為眾多原因被人們所熟知。長春是中國第一個全由外國人規劃設計的城市,偽滿洲國成立之后,長春作為其“首都”改名為“新京”,定制了《大新京都市計劃》,它是由侵華的日軍關東軍司令部主持、審定,由偽滿洲國國都建設局、滿鐵經濟調查會共同編制而成。這一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對外實行侵略政策,國內經濟蕭條,基本上沒有任何城市規劃和建筑活動,大批規劃技術人員都到偽滿洲國參與規劃和建筑活動,所以長春當時的規劃比日本國內還好。長春是由德國人以五十年的未來發展設計規劃,借鑒了19世紀巴黎的改造劃模式和英國學者霍華德的花園城市理論,控制區域為200平方公里,實施面積為100平方公里,并按照50萬的城市人口規模進行規劃建設,城市風格接近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

    在城市布局方面,采取了同心圓內向結構,以大同廣場,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廣場為中心,豎向以大同街,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大街,橫向以興仁大路,也就是今天的解放大路為軸線,組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新市區。道路系統設計采取直角交叉與方格網相結合,設置了眾多圓形環島式廣場。在城區的任何兩端都可以通過圓廣場盡快取直線到達對面。主要街路照明、電訊線路采用地下電纜,在規劃、建筑管理上制定實行了一整套法規。對用地規模、地上地下建設程序、建筑高度、立面造型及退出紅線寬度等都作了規定。在城市規劃方面,當年的長春保持了許多中國和亞洲第一:中國第一個全由外國專家規劃設計的城市、中國唯一的仿照外國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1938年)、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20世紀30年代)、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20世紀30年代)、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干道電線入地的城市(20世紀30年代)和亞洲近代唯一一個一度比東京還先進的城市。

    長春——用文化標注城市地圖

    城市設計,不僅是門技術,更是門藝術。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城鎮化率已達57.35%。城市設計觀念會發生變化,城市設計手段會不斷推陳出新,但城市設計“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核和傳承歷史文化的信條不會改變。找回城市空間的文明價值和文化價值,這是城市規劃一道常答常新的命題,與很多城市一樣,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長春市的城市建設也在不停地向外擴張,但這座城市擴張的地圖始終是用文化來標注的?!俺鞘?,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會的這句主題語也道盡了長春人對美好城市的向往和期許,繼續推進城鎮化進程,需要更新更有味道的城市表達,也呼喚更為詩意的棲居設計,通過城市文化品牌實現綠色宜居城市目標。

    長春市堅信,文化設施是城市的“名片”,打造“10分鐘文化圈”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支撐。南部新城是長春市重點打造的新城區。這里與文化相關的建筑星羅棋布。以城市展覽館等三館為中心,向西南方向不超過五百米,坐落著長春市群眾藝術館;向北不超過一千米,坐落著吉林省圖書館;向東北方向不超過兩千米,坐落著目前國內最大的雕塑藝術館等。從空中俯瞰三座巨大的建筑,以三枚花瓣的藝術形式緊緊聚合在一起,高聳于藍天之下的白色外立面,展現出優美的曲線。城市展覽館、歷史博物館和美術館拔地而起,它們共有一個迷人的名字:城市之花。長春市在公共文化投入上也舍得投入。早在1996年,長春市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雕塑文化建設,連續成功舉辦17屆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目前,共有212個國家和地區的397位雕塑家創造的441件涵蓋當今世界多樣藝術風格、融合各種藝術流派的精美雕塑作品,與公園的山水結合在一起。2007年,長春世界雕塑公園與北京頤和園、蘇州拙政園等20個公園一道成為中國第一批國家重點公園。

    長春——注重城市文明價值和文化價值

    “城,所以盛民也?!背鞘?,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是市民安放“吾身”和“吾心”的容器。城市設計是落實城市規劃、指導建筑設計、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有效手段,通過城市設計來統籌城市建筑布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體現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越來越多的長春人認識到,歷史文化才是城市未來的競爭力,一座有自我涵養和品格、有獨特景觀和記憶的城市,才能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心生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如今的長春不僅是中國電影工業的搖籃(擁有中國唯一的世界級電影主題公園和長影世紀城)、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中國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輛轎車)和中國軌道車輛的搖籃(中國第一輛軌道客車、中國第一輛有軌電車、中國第一列地鐵和中國第一輛磁懸浮列車),還是中國綠化第二的城市、中國大學在校生在城市人口中比例最高的城市等多個中國第一。在城市規劃設計和城市建設方面,不僅注重空間尺度和形態研究及功能承載,更要注重城市精神的培育和歷史文脈的延續。在新城區大力興建文化場館與設施的同時,老城通過改造讓文化的味道更加濃郁。2016年春夏之交,一場聲勢浩大的舊城改造戰役打響。長春電影制片廠、長影電影院和長影音樂廳為核心,以吉林藝術學院、萬朗書畫院為節點,全力打造影視文化街區。

    近3年來,投資8000萬元的市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投資5000萬元的市朝鮮族群眾藝術館、投資1.9億元的孔子文化園、投資5000萬元的地方志館等一大批新建的重點文化場所都已經開門迎客,“城市之花”投資總額更是超過11億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長春市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是文化與人“相融”的關鍵。2016年10月,長春市朝陽區德苑主題公園開園。公園運用楹聯、石碑、字刻等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表現手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地融入園林景觀中。游客徜徉在公園里,可以看到,“尚德閣”與分別彰顯“忠、孝、仁、義、禮、智、信、廉”主題的八座景觀亭遙相呼應,“藝馨苑”作是“中國楹聯文化傳承基地”,經常舉辦文化雅座、書畫筆會等活動。該園區還通過運用現代網絡傳播平臺,引領市民了解、感悟核心價值觀。在文化建設中,長春市不僅用好用活自身的文化元素,還積極引進具有國際意義的“文化之水”,在長春市有一片面積多達92公頃的世界雕塑公園。景觀建設之外,最重要的是讓文化不斷地與人“相融”。為了打造老百姓看得見、夠得著、進得去的文化陣地,長春市綠園區策劃在百姓家中和居民小區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建設“百姓書房”。目前已經有近500個讀書場所,全面覆蓋該區所轄的80個社區。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