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是我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總人口217.7萬人,面積4.27萬平方公里,約占吉林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個梯度分布。多年來,延邊充分利用邊陲的地理優勢和獨特的文化資源,以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提升旅游綜合實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延邊州的首府城市延吉,2016年以來共接待海內外游客87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其中,接待國內游客817萬人次,增長16%;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03.50億元,增長20%;接待入境游客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全年旅游外匯總收入2.38億美元,增長20.2%,現已成為祖國的國際化的生態文化旅游勝地之一。
生態旅游以綠色為“引擎”
吉林省東部地區是全省綠色發展轉型示范區,而延邊則是東部綠色轉型發展的核心區。多年來,延邊以綠色為發展“引擎”,全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頂層設計上,注重構建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體系,首先制定了《延邊州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方案》,把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等區域全部列入生態保護紅線區,初步劃定面積為2萬多平方公里,占區域面積的48%;其次在強有力的保障體系方面,全州建立起了基于綠色GDP的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將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情況作為重點考察項目,納入換屆人選考察環節。與此同時,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在88個鄉鎮(街道)、1234個行政村,建立起1289名基層環保監督員隊伍。
由于實施了綠色轉型,處理好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之間的關系,一個綠色低碳的產業發展體系正在延邊形成。延吉州通過實施工業綠色轉型,制定醫藥、食品等綠色工業創新升級推進方案,謀劃扶持人參、礦泉水、海產品加工等企業的發展意見,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引導農戶種植藍莓、黑果、山葡萄等小漿果,打造生態特色農業產業基地。2016年延邊州GDP同比增長7.6%,延吉市綠化面積達1428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0.1%。如今,天是藍的,云是白的,地是綠的,風景如畫的延邊生態邊疆正朝著我們大步走來。
推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是重中之重
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改組正式審議通過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區域為1.46萬平方公里,其中70%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占延邊轄區面積的23%。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架設在林區的1200多臺遠紅外線相機,共監測到有科研價值的東北虎活動信息300余次、東北豹活動信息50余次。目前已經確認,至少有27只東北虎和42只東北豹長期活動于延邊州地區。在琿春敬信濕地,每年3月到5月、9月到12月都會有以大雁為主的數十萬只候鳥在此棲息。天上珍禽齊鳴,地上虎豹長嘯,奏響了一曲生態文明建設新樂章。
延邊州將推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是重中之重,作為推動美麗延邊新地標建設的核心。在生態環保工作中,圍繞國家公園建設,延邊州啟動了“六大生態工程”,即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工程、廊道暢通工程、保護區能力提升工程、森林資源生態修復工程、重點區域移民工程、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其中以廊道暢通工程和重點區域移民工程為首要工程,因為,目前我國現有野生東北虎、豹幾乎全部集中分布在延邊州長白山林區的琿春、汪清兩地,區域面積窄小,虎豹高度集聚,需盡快打通向內陸擴散的生態廊道,實現虎豹自由流動。所以,對處于重要生態保護核心區域的村屯、人員、產業,逐漸分批次、有步驟實施生態移民和產業遷移調整。
迥異的風情和邊境風貌
近年來,延邊州以做優生態、做強民俗、做活邊境、做亮冰雪為目標,著力打造邊城旅游新名片。延邊州有朝鮮族人口82萬人,占37.7%。濃郁的朝鮮族特色,充滿了異國的情調和民族風情。其中依蘭鎮春興村、小營鎮河龍村以朝鮮族特色村落吸引游客前來體驗,被國家民委列入“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單,朝鮮族農樂舞、跳板、秋千、秋夕節等民俗項目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延邊州加快了推進一批旅游項目建設,推動旅游業發展。如千年松旅游風景區東來寺、朝鮮族民俗園、延吉旅游商品研發體驗中心、春興朝鮮族古村落、韓屋賓館、生態采摘基地和舞臺劇阿里郎秀《沈清》等重點項目。
高鐵時代的來臨,進一步拉近了延邊州與全國的時間距離,通往境外的航班和高速公路的開通,使延邊州迥異的邊境風貌和異域風情,更加吸引海內外游客慕名前往,也給延邊州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F以延吉市為中心,南有氣勢雄偉的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東有山青水碧、清幽多姿的海蘭湖風景區,北有集滑雪、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夢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蜿蜒的布爾哈通河盤臥市區中心,碧波蕩漾,勾勒出一幅完美的自然畫卷。獨特的“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的邊境風貌,也讓游客盡情領略異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