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祖國20年來,香港這顆“東方之珠”迎來了無數璀璨瞬間,也經歷過幾許風風雨雨?;仡櫋耙粐鴥芍啤痹谙愀厶貏e行政區的實踐歷程,總結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歷史經驗,一個結論分外鮮明: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政策,香港與祖國才能同發展、共繁榮。
“祖國好,香港就會好;香港好,祖國也會更好”,樸實無華的話語,傳遞出守望相助的深情。香港回歸的20年,一直發揮著橋梁和窗口作用,為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祖國內地的快速發展,也為香港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和發展動力。據統計,香港生產總值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2.49萬億港元,20年間增長82%,年均增長3.2%;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同期增長六成,超越日本和歐盟。財政儲備從回歸之初的3700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近1萬億港元,增長150%;外匯儲備從928億美元增長到3905億,增長了3.2倍。香港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這一切都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今天,作為祖國母親懷抱中一顆美麗的明珠,香港日益綻放出瑰麗的光芒,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更加穩固,這有力地證明:祖國是香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后盾。
回顧近20年來,無論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非典肆虐,還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每當香港遭遇困難和挑戰,中央政府總是在第一時間表達關切之情,伸出援助之手,成為特區戰勝困難的堅強靠山。從49個內地城市開通香港個人游,到確保對香港基本生活物資的安全穩定供應;從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到全方位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一系列惠港政策,不僅考慮短期發展,而且兼顧長期利益,體現中央政府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方針政策、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定決心。
當前,祖國內地與香港的經貿關系更加緊密,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譜寫著相互關愛信賴、共享發展成果的嶄新篇章?;貧w20年來,香港依然是中國實際引進外資最大來源地,香港對內地實際投資額累計超過9100億美元,占全部外資的52.1%。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2003年,中央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同一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為幫助香港經濟復蘇,特別是助力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關鍵作用。為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樞紐,中央政府于2014年和2016年分別批準試點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香港經濟發展再添新活力。水乳交融的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榮辱與共的關系,說明香港只有背靠廣闊的內陸腹地,才能連接巨大的國際市場;只有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人們常用“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來形容香港的獨特定位,只有背靠祖國,才能面向世界。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基。
回歸20年來,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幫助下,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社會各界勠力同心,奮發有為,對“一國兩制”能否確保香港繁榮穩定這一歷史性課題,交出了令世人驚艷的答卷,香港以新的姿態繼續閃耀在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