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參加“繡夢”主題時裝秀的四位黔西南布依族繡娘。
2017年9月11日,在由中國駐英大使館和中英企業家俱樂部聯合主辦“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英國行——慶祝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45周年”主題活動上,一場名為“繡夢”的非遺服飾秀驚艷全場,炫動的貴州少數民族風更是引發西方各界人士的關注。
“繡夢”主題時裝秀展示的服裝均出自貴州黔西南布依族的繡娘之手,每一件刺繡都是繡娘對生活的感悟,展現的是貴州大山的浪漫感人故事。由依文·中國手工坊聯合中西方時尚創意平臺B&H共同主辦。
英國時尚協會主席卡羅琳·拉什(Caroline Rush)說:“今晚我們體驗了一場由B&H呈現的美輪美奐的秀,在倫敦展現了中國令人驚嘆的手工藝技藝和文化。這也是一個用現代設計展示傳統中國手工藝的絕佳體現和機會?!?
“這個秀很成功,讓我們中國的繡娘走出大山,講中國的故事。通過活動讓英國公眾了解了我們活動的意義在于拯救中國可能會流失的傳統工藝?!敝袊v英大使劉曉明對此進行高度評價。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扶貧方式。依文集團通過大力發展少數民族服飾等傳統產業,創造性地解決了黔西南地區特別是偏遠少數民族女性就業問題,幫助她們走上自力更生、脫貧致富之路?!?
黔西南布依族繡娘在“繡夢”主題時裝秀上展示傳統刺繡手藝。
作為國家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傳承了上千年的布依族刺繡首次以時尚的方式走進倫敦T臺,這源自于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與黔西南繡娘的一場美麗邂逅。
十五年前,夏華第一次走進貴州大山,就被當地繡娘精湛的繡技迷住了。對刺繡工藝進行大規模調查和挖掘后,她發現當地少數民族的服飾花紋別具一格,很有打開國際市場的潛力。
2016年9月,依文集團受邀參加在黔西南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這也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目前唯一一個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峰會。在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牽線下,中國手工坊·冊亨布依錦繡坊正式掛牌成立,并開始了當地文化傳承和扶貧就業創新路徑的探索。
布依族刺繡歷史悠久,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的冊亨縣更有“中華布依第一縣”之稱。在當地,很多繡娘因沒有辦法繼續靠刺繡維持生計,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外出務工。
梁曉燕從5歲多就開始跟阿媽學刺繡,但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赴廣東務工?!拔以趶V東待了18年,一直靠給服裝廠繡花求生存。是接到姐姐的電話,說家鄉建了手工坊才回家的?!绷簳匝嗾f,今年,她已從普通員工轉為刺繡培訓師,專門負責手工坊的繡娘培訓,每天包吃包住,還能拿300元工資。
穿越9000公里,四名黔西南布依族繡娘第一次走上倫敦橋。
韋樹章是望謨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一位上海的客商曾以11600元的價格買走她創作的《快樂的節日》刺繡床單和一床蠟染床單。
韋樹章應邀參加了“繡夢”主題時裝秀活動,她說,“經過手工坊的包裝和精心打造,我們的刺繡作品,只要繡得好,有特色,就能賣出好價錢。在英國那幾天,很多人和我要名片,說下次找機會來貴州參觀,還要和我談生意!”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說,手工坊計劃3-5年內在貴州建立100家“繡夢工坊”,每家繡夢工坊至少擁有5位繡娘,每家工坊每年保證有五萬元訂單,確保每個家庭年收入達到一萬元。同時通過中國手工藝聯盟企業和全球設計師資源,對工坊生產的手工藝產品進行再設計、生產、國際輸出,建立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
夏華表示,打響布依刺繡的知名度后,手工坊還將與政府、全國各大企業聯手,圍繞“手工藝術繡夢之旅”這一主題,打造系列旅游精品路線,以文化旅游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促進當地手工藝人依靠手藝致富的同時助力貴州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
關于作者:楊軍,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