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著眼搶占信息技術發展制高點,推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研究,加大對集成電路、基礎軟件、工控軟件等領域投資,高性能計算、量子通信、5G等取得重大突破,特別是中國“芯”超級計算機首獲世界冠軍、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騰空而起……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成交額達到1682億元,交易覆蓋225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超14萬個品牌的1500萬種商品參與,其中,共有167個品牌商家成為“億元俱樂部”成員,其中有97家品牌實現半日成交額過億。
互聯網不僅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還讓眾多傳統產業再現生機活力。各行各業都在發揮信息化對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作用,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大批具有創新活力的互聯網企業紛紛涌現,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一批網信企業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摩拜正在為全球超2億用戶提供互聯網綠色出行服務。2016年,在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20強中,我國企業占據了7席。第三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國境內外互聯網上市企業數量達到91家,總體市值為5.4萬億元人民幣。同時,互聯網為國家扶貧幫困發揮重要作用。2016年10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網絡覆蓋工程、農村電商工程、網絡扶智工程、信息服務工程、網絡公益工程”五大工程,使脫貧攻堅事業更廣泛、得以更強勁、更迅捷地推進。
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風起云涌,這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ヂ摼W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新時代的中國無疑把握住了這一歷史機遇,實現了互聯網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世界經濟正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要圍繞加快構建新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立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完善促進互聯網發展的協同推進體系五方面重點任務,走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強國發展之路。
突破網絡核心技術,人才是關鍵。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絡強國,必須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才能創造力迸發、活力涌流。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依托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對信息化領軍人才支持力度,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和信息化管理人才。同時,出臺新政策,以提高我國在全球配置信息人才資源能力。
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電子商務系列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和行動的實施,中國必將以更自信、更有力、更堅定的步伐,不斷開創網絡強國發展之路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