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牛奶消費人數和人均消費量都大幅提高。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奶業生產、加工和消費大國。2016年,全國奶類產量3712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602萬噸,羊奶及其他奶類產量110萬噸。在世界范圍內來看,中國奶類產量位于印度和美國之后,居世界第三位,約占全球總產量4.7%。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鮮乳消費量每年36公斤,相當于每天100克,遠未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天300克的標準。
以奶業中的奶酪為例,中國的奶酪消費才剛剛起步,人均年消費量不足0.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2006年全國奶酪消費約8000噸,2016年已突破10萬噸。2016年我國奶酪進口9.7萬噸,是2008年的6.9倍,年均遞增27%?!?016中國奶業年鑒》顯示,奶酪的進口數量持續穩定增長,與我國居民飲食習慣的變化有很大關系。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體,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正在發生轉變,預計奶酪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2008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跌至谷底,國產奶業發展更是舉步維艱。面對嚴峻形勢,中國奶業全程發力,積極向現代奶業轉變。目前,中國奶業正經歷品質和質量處于歷史最好時期。農業部從2009年開始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重點監測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檢測指標包括乳蛋白、乳脂肪、菌落總數、黃曲霉素M1、體細胞數、鉛、鉻、汞、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雜質度、酸度、相對密度、非脂乳固體等 14 項。據中國奶業協會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7)》顯示: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6年抽檢乳制品樣品3318 批次,其中合格產品 3303 批次,合格率 99.5%,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98.7%,比2015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目前在我國所有食品中,乳制品抽檢合格率是最高的。
全國乳制品抽檢中,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8年保持在100%。2011-2016年全國生鮮乳樣品中三聚氰胺檢出最大值遠小于中、美、加等國限量標準,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對于生鮮乳中三聚氰胺含量的超嚴格標準。規模養殖場生鮮乳中體細胞平均值低于歐盟限量值、菌落總數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亞限量值。黃曲霉素 M1、鉛、鉻、汞等監測平均值也遠低于我國限量標準。充分表明,國內奶業生產和乳品質量已成為最安全食品之一。
我國乳企也不斷獲得國際認可,堅持走品牌化道路。在加強品牌化建設方面,將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發力:一是以建設優質奶源基地為依托,“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二是以完善現代奶業質量監管體系為重點,“嚴生產,強監管,創品牌”;三是以推進養殖加工一體化為抓手,實現奶農奶企合作共贏;四是以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布局,全面增強奶業國際競爭力;五是以宣傳引導和創新營銷為著力點,不斷提高乳品消費水平。加強品牌建設,要堅持走國際化的道路。在品牌建設中,奶制企業要以完善現代奶業質量監管體系為重點,健全乳制品標準化生產體系,強化生產過程管控,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中國奶業力爭到2020年乳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整體進入世界奶業強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