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消費需求的不斷提高,如今大劇院已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和文化繁榮的重要標志。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出具的《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2010年至2013年間,全國已建成和即將建成的大劇院多達40家左右。2014年之后,更是以每年超過30家的速度遞增,不僅一線城市“大劇院”云集,許多二三四線城市也紛紛建起了體量龐大、設備豪華、造價不菲的“大劇院”。
2013年,《經濟日報》曾以“全國40家左右大劇院誰來經營?”為題,提出伴隨著全國各地大劇院的興起,一些設備先進的劇院建成后,由于受演什么、怎么演等涉及劇院經營管理的問題的困擾,人員配套跟不上,一直處于經營乏力的狀況。
山東東營,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大劇院,短短三年多時間,成功制作了《黃河口奇緣——天鵝》、《花木蘭》、《八仙過?!返仁嗖孔灾苿?,每年演出場次上百場,場場一票難求。有內涵、有溫度的“雪蓮劇”讓看演出成了東營人的生活習慣,“雪蓮”也成了這座城市的文化標簽。
短短三年多時間,雪蓮藝術團走出東營,走出山東,走向全國,與北京、浙江、江蘇、河北、河南等省份的數十個城市達成演出協議。雪蓮系列自制劇全國巡演,黃河入??诘摹把┥徎ā遍_遍全國,成了齊魯大地耀眼的文化名片。
短短三年多時間,“雪蓮模式”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在國家藝術基金以工作坊形式開展的“藝創工坊”公共文化藝術服務機構運營管理人才集中培訓課上,“雪蓮模式”成了示范教材。
山東省東營市是一個以石油礦區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市,曾有人把這里稱為“文化沙漠”,市民的藝術層次和“欣賞水平”相對較低。而劇院經營是世界公認的難題,這與它所承載的“主角”——高雅藝術,通常是相對小眾的娛樂有關。多數劇院以引進現成劇目、提供場地租賃的方式勉強維持經營。東營屬于三四線城市,人口規模較小,這也意味著,能在這座城市接納并欣賞高雅藝術的人群更加稀少。
2014年9月24日,雪蓮大劇院開業。為了“造勢”,第一場演出就請來有著“首都明珠樂團”之稱的北京交響樂團,在國家一級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譚利華先生的指揮下,為現場觀眾呈現一場完美的藝術盛宴。一周時間舉辦了“華納之夜”交響音樂會、“齊商銀行之夜”雜技劇——粉墨、“國粹苑紅木之夜”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等多場精彩演出,并連續引進了芭蕾舞、雜技、魔術、京劇、兒童劇、話劇等多種藝術形式,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東營雪蓮大劇院主管領導,東營市黃河文化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樹行說,花錢請人來演出誰都會,而真正的難題在于,如何在正常運轉的情況下,讓高雅藝術真正的普及整個城市,提高兩百萬人的文化素養,不忘初心,惠民利民。
正所謂“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彪m說把普及高雅藝術,培育文化市場擺在第一位,是現階段許多文化管理者的共識,但叫好不叫座、賠錢賺吆喝卻是絕大多數大劇院無法掙脫的魔咒。幾個月下來,他們發現,大型歌舞或音樂會引進成本高,對大多數觀眾來說,一年看三五次,可能就已經是消費極限了。要讓觀眾成為這里的“??汀?,就必須讓市民的文化藝術水平得到一個整體提升,這非朝夕之功,最根本的是還是要從娃娃抓起,從培養孩子的文化修養底蘊抓起。
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兒童劇是他們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內容易于接受,只有從他們的視角入手,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藝術啟蒙,讓每一個孩子都身臨其境,仿佛故事中的主角,才能讓他們從精彩的劇情中學會愛,懂得愛,感悟什么是誠信、善良、堅強、智慧、勇敢、友情,收獲比看書、看影視作品更直觀、更生動、更深刻的體驗。
為此,雪蓮大劇院先后從全國各地引進了許多優質兒童劇,有來自北京的《愛麗絲夢游仙境》,來自上海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來自南方的《逗逗迪迪之天鵝傳奇》、《小鬼當家》、《三只小豬》……這些制作精良的兒童劇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認可和歡迎。
引進劇目固然精彩,但也面臨著有部分劇目為了縮減演出人員、舞美、交通等成本,簡化情節、藝術質量不夠理想的狀況?!把┥彙庇凶约旱乃囆g團,具備表演能力,加上在挑選、考察、引進兒童劇的過程中,慢慢了解了哪些劇受孩子歡迎,哪些不受歡迎……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成了大家的共識:自制一批高質量的“雪蓮兒童劇”!
第一部“雪蓮兒童劇”選擇了《阿拉丁神燈》。這是一個古老的傳說,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為了能做精做細這部劇,劇本的每個細節都進行了反復推敲,舞美、臺詞既尊重了原有的故事情節,又添加了現代元素,演出過程中還增加了互動環節,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為了節約成本,《阿拉丁神燈》的編劇、導演、舞美都來自雪蓮大劇院的員工,演員則來自自己的藝術團。
經過反復的彩排、試演和修改,2015年5月31日,多媒體奇幻劇《阿拉丁神燈》開始了正式公演,當晚的雪蓮大劇院成了童話世界。舞臺上,當惡毒的巫師和小蜘蛛綁走茉莉公主時,臺下的孩子們緊張地喊著“放開公主!公主快跑!”當小蜘蛛剛剛走下舞臺要追趕公主時,被好多孩子死死拉住。那一瞬間,孩子們表現出的正義感、是非觀感動了整個劇院,孩子們愛憎分明的純真也讓人忍俊不禁。當勇敢的阿拉丁最終打敗巫師救出公主,孩子們愛的種子也隨之放飛。在一個小時演出中,掌聲如潮。六一兒童節,《阿拉丁神燈》連續公演三場,場場座無虛席。
“舞美太驚艷,情節很生動,矛盾沖突足,互動性很強,小孩大人都能看,真不敢相信這是咱們大劇院自己制作的……”每場演出結束,在雪蓮大劇院對外交流群中都不乏這樣的聲音。觀眾的認可標志著雪蓮大劇院首部自制兒童劇取得成功,大劇院在自制劇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第一部自制劇取得的巨大成功,讓“雪蓮自制劇”的創作者們信心倍增。 ??
?
2016年3月,第二部“雪蓮自制劇”,東營首部大型原創旅游劇《黃河口奇緣——天鵝》問世。該劇以黃河口濕地為背景,用擬人化手法賦予了天鵝新的生命,講述了一段發生在精靈界與天鵝界的夢幻傳奇故事。由于創作上巧妙地融合了東營的濕地、沼澤等地域特點,涉及愛情、親情等元素,加上音樂、舞蹈、柔術、雜技、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呈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震撼場面,高潮迭起,引人入勝,讓觀眾大呼過癮的同時,把和平、友愛、正義、熱情等積極的信息自然而然地傳遞給了他們。來自國內的眾多知名專家、教授在現場觀看完這部劇后,深感震撼和陶醉,從專業的角度給予了高度評價。
山東省旅游局局長于鳳貴認為,《黃河口奇緣——天鵝》以旅游劇的形式將游客的文化體驗與旅游體驗結合在一起,能增強游客對東營旅游特色的了解,拉長游客在東營的停留時間,豐富東營的旅游業態。這種文化與旅游的融合,不僅符合國際流行趨勢,也是山東目前扶持、鼓勵的一種旅游推廣形式。
旅游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作為一部非常適合親子、兒童群體觀看的旅游劇,這部劇能夠打動并引導他們。
南開大學教授李天元指出,《黃河口奇緣——天鵝》以歌舞劇的形式展現黃河口濕地之美,這種嘗試值得鼓勵。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世界休閑組織中國分會常務理事王衍用則認為,這部劇以黃河口濕地為創作背景,讓游客的旅游體驗豐富起來,在賞劇中了解黃河文化和濕地文化,對城市旅游發展有很好的帶動作用。如今,《黃河口奇緣——天鵝》已成為東營一張響亮的旅游名片。
繼《阿拉丁神燈》、《黃河口奇緣——天鵝》之后,“雪蓮自制劇”又連續創作出了神話親子劇《寶蓮燈》,夢幻劇《胡桃夾子》,魔幻經典劇《白雪公主》,古典神話劇《三打白骨精》,英雄傳奇劇《花木蘭》,奇幻浪漫劇《灰姑娘》,神話仙俠劇《八仙過?!?,親子童話劇《海的女兒》等十部劇目,用一部部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們思想共鳴的精品劇,講述著東營故事、山東故事、中國故事。
孩子看了《白雪公主》后,養成了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看了《寶蓮燈》后,直觀體會到了母愛和孝道;觀看《花木蘭》時,當主角花木蘭說出“國家有難,我不能不管!”的臺詞時,許多孩子都激動得熱血沸騰,回去一口氣把《木蘭辭》背誦了下來……東營市一中一位語文老師每部自制劇都會帶著女兒買票來看,她說:“雪蓮兒童劇寓教于樂,教會了孩子分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培養了孩子的人文藝術素養,比在家看動畫片有意義多了?!?
去年暑假,《八仙過?!肥籽輹r,雪蓮大劇院還邀請廣饒縣農村的24個農村娃第一次到現場觀看舞臺劇。孩子們興奮得在回去的大巴車上還一路熱烈討論著剛才的劇情、模仿著劇中人物的經典臺詞。邀請農村娃走進劇院,讓農村孩子、貧困兒童都有機會接受高雅藝術的熏陶,成了劇院工作的常態。
一部部優秀的劇目,滋養著千千萬萬小觀眾的心田,伴隨著他們健康地成長。許多家長表示,雪蓮自制劇對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以往的兒童劇中,都是成年演員,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表演才能,開闊他們的視野,2016年4月份,雪蓮大劇院正式啟動了首部兒童版兒童劇《阿拉丁神燈》小演員的招募活動。全市各縣區近兩百名孩子報名。7月起,利用孩子們的暑假時間,兒童版《阿拉丁神燈》緊鑼密鼓地展開了編排。參演的小演員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也只有11歲,讓這么小的孩子們接受臺詞、形體、舞蹈等訓練,還要對成人版的服裝、道具、妝面等進行調整,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兒童版《阿拉丁神燈》在雪蓮大劇院一亮相,就成了整座城市的聚焦點:現場氣氛更加火爆,演員和觀眾的互動也更加熱烈。小演員的家長們反應,兒童演劇,既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又提升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參與進來,越來越多的家長來到雪蓮劇院,咨詢下一部兒童版兒童劇的編排時間。雪蓮大劇院打造兒童演兒童看兒童劇的新嘗試,成為了素質教育的生動實踐。
雪蓮大劇院在劇目創作和演出中發現,一個走進劇院觀劇的孩子,必定會有一個陪同的家長。能否以一個小朋友帶動一個大人,讓家長在陪孩子觀劇的過程中也能 “坐得住”,和孩子一起得到藝術的熏陶,受到藝術的感染?
為了使雪蓮劇做到老少皆宜,創作者在語言表達上力求詼諧幽默,在表現手法上,融合歌舞、雜技、柔術、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使用吊威亞、舞臺升降等技術,融入裸眼3D等高科技手段,讓畫面精美震撼。以旅游劇、親子劇等形式呈現的《黃河口奇緣——天鵝》、《八仙過?!返葎∧?,就突破了兒童劇的題材和范圍。許多家長表示,帶著孩子觀劇,不再僅僅是“陪著”孩子,對于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很多家長成為雪蓮自制劇的忠實觀眾,雪迷QQ群、微信公眾號的“忠實粉”如今累計已突破3萬人。
眼下,雪蓮大劇院著眼于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弘揚山東本土文化的第十一部劇目《牛郎織女》將于七夕之前搬上舞臺,并將使用最新的高技術產品多媒體技術全息影像,用真實的三維圖像記錄和再現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
當前文藝最突出的問題是什么?“浮躁”。三年多來,雪蓮自制劇的創作者們摒棄“浮躁”,潛心創作,在山東各地市形成了“品牌效應”,讓大家看到了小城市經營的大劇院也能奉獻出根深干拔枝繁茂、有血有肉有情懷的大作品。?
雪蓮自制劇不但受到了青少年兒童、家長的熱烈歡迎,也得到了學校和教育部門的高度認可。2017年底,東凱小學與雪蓮大劇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力求通過觀劇等形式,豐富和提升東凱小學藝術活動的品味和層次,提高小學生的藝術修養;油田一小將到雪蓮觀劇列入學生藝術素質考核的重要內容。
國內劇院一般在“請進來”上做文章,主要以引進各類演出劇目為主。雪蓮自制兒童劇的探索成功,也為雪蓮大劇院“走出去”開辟了一條劇院經營發展的獨特道路。雪蓮自制兒童劇《寶蓮燈》受邀走進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大劇院,為那里的孩子講述“幸福就是和媽媽在一起”的故事,拉開了全國巡演的序幕?!饵S河口奇緣——天鵝》到北京保利劇院、山東省會大劇院匯報演出,社會各界給予高度評價,多家國家級主流媒體報道了演出盛況。
2017年,雪蓮系列自制劇在全國各地演出近50場,好評如潮。2018年,已經與河北、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數十家劇院達成演出協議。雪蓮第九部自制劇《八仙過?!吩诠适掳l生地蓬萊首演大獲成功后,擬于今年暑假進行駐場演出。
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2016年全國兒童劇的觀眾人數達255.5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了14.05%,家長對孩子藝術培養的重視、對戲劇教育作用認識的提高,以及在供給側兒童劇質量的提升和類型的豐富對觀眾產生吸引力,都是兒童劇市場觀眾規模提升的原因。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兒童劇市場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適合家長和孩子一同觀看的親子劇或將成為市場寵兒。在這方面,雪蓮大劇院無疑走在了前面。雪蓮系列自制劇的成功,既讓東營這片文化沙漠成了綠洲,成了精品劇目的搖籃,成了高雅藝術的港灣和源泉,也代表著中國文藝舞臺創新的一個高度。
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指揮家譚利華感嘆:三年多時間有20多萬人次走進雪蓮大劇院欣賞高雅藝術,這對于一個人口只有200余萬的城市來說是多么驚人的數字!不僅如此,劇院還擁有自己專業的劇團,自制多部優秀劇目,在北京保利劇院、山東省會大劇院等全國劇院巡演,開辟了屬于劇院發展的新道路,創造了一個地級城市劇院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