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拋棄冷戰思維,更加開放開明造福中美兩國人民
    陳新光
    2018年04月04日

    近年來,在世界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和全球貧富差距拉大的作用下,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保護主義、民粹主義不斷抬頭,經濟全球化遇到嚴重挑戰,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受到嚴重的威脅和沖擊。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于對華“301調查”報告,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涉及金額約達600億美元,涵蓋千余種產品。特朗普這一對華貿易保護措施,招致美國國內各界的批評和擔憂,也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推動貿易總體平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貿易繁榮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球有識之士的共識。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在政府報告中提出“希望貿易總體平衡”。其中,探索構建中美貿易平衡穩定發展的制度安排,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步驟,因為兩國經貿合作在未來中美關系中的“穩定器”。以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為例,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總計2.87萬億元人民幣,占GDP比重為3.47%,經常項目差額占GDP的比重2.4%。這說明中國的進出口是比較均衡的,中國的貿易政策與體制并沒有過度追求順差。

    中國政府近些年來,在積極擴大進口,促進國際貿易總體衡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10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為了進一步擴大進口,相關部門正在起草《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的指導意見》,意見有望在近期發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我國的對外貿易將實現平衡發展。

    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真正誘因在美國

    造成美中較大貿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統計口徑差異直接導致美對華貿易逆差被高估。按照美國的統計方法,原產中國的貨物通過其他經濟體轉口至美國過程中的增值部分都被計算為中方順差;二是國際產業分工帶來的“順差轉移”。隨著產業轉移的加速推進和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中國從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初加工件,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國,導致這部分地區對美國的順差部分也轉變成為中國對美國的順差;三是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加劇了雙邊貿易不平衡。從“巴黎統籌委員會”到“瓦森納安排”,美國對我國長期實行出口管制。嚴厲的出口管制扭曲了中美貿易,很多有優勢的美國公司喪失了潛在市場機會,中方不得不轉從其他國家進口;四是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必然導致的結果。經濟理論認為,儲蓄缺口必然導致貿易逆差,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可以直接用美元換取實物資源,使其有條件通過發行美元長期維持貿易逆差。

    造成中美雙邊貿易失衡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既有美國儲蓄率過低、財政赤字過大、國際貨幣發鈔國地位(特里芬難題)等決定美國貿易逆差的基本面原因,也有香港轉口、雙邊海關統計計價差異和全球價值鏈導致中國對美出口包含國際轉移價值等夸大雙邊貿易失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兩國比較優勢、產業結構、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決定性影響。解決雙邊貿易失衡,首先要找準導致失衡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方能取得實效。美中貿易逆差是系統性的經濟問題,是由中美雙方的經濟結構、國際分工,由市場自發引致的結果。由此可見,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真正誘因在美國。

    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造福中美兩國人民

    改革開放40年來,中美經貿關系獲得了飛速發展,從起初微不足道的雙邊往來,發展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一對經貿合作關系。中美經貿關系始終嵌入在中美戰略關系的宏觀格局之中,中美戰略關系始終構成了影響中美經貿關系的最大外部力量。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中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經貿摩擦日益增多,并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系進入了戰略博弈的新階段。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僅事關中國和平發展大局,而且影響全球繁榮穩定。美國也曾是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的倡導者之一,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完全違背了美國一貫主張的貿易自由規則,是對來之不易的國際貿易正常秩序的挑釁,也是對全球價值鏈的嚴重破壞。在多邊機制內,以對話方式解決貿易爭端,既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美中之間的明智選擇。

    合作共贏的國際貿易秩序,是世界各國倡導并不斷努力的目標。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給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是美國出口增長最快的主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份額從2000年的2.07%上升到7.96%。對外開放是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過去40年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發展和改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早已做好各種預案和應對準備,并兌現維護和促進全球自由貿易的承諾。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