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人何時造出了“恐韓癥”這么個詞?
一段時間,中國隊從與八卦旗下球員龍爭虎斗、平分天下的狀態下到逢韓必敗,是有其內在原因的。因中國隊一度放棄了自己快速反擊、靈活多變的風格,什么靠身體優勢,用長傳沖吊來對付亞洲弱旅之類的怪論。
事實證明,那套英德式的舊式打法根本不適合中國人的身體狀況,而且由此丟掉了自身的長處,以己之劣碰人之優,連英德本身現在都注入了技術型與力量結合的交叉。但由此就造出“恐韓癥”,則純屬自我詆毀,長人志氣。我甚至懷疑這是攻心戰的一個計謀,讓中國球員從心理上就懼怕韓國隊。因彼從未在乒乓球屢輸中國就制造出什么“恐中癥”。輸球就輸了,何來那么多同自己過不去的貶義詞呢?
其實,韓國隊并不是不可戰勝的,高洪波帶隊擊敗過,里皮在這屆杯賽外圍戰中也率軍克敵制勝之。中國隊之所以未能出線,是因該勝的其他對手未勝,球員犯低級錯誤所致。
然而,韓國隊頑強的斗志,確實值得中國隊學習。昨日,面對毀掉德國戰車的墨西哥隊,韓國球員展開了暴風雨般的進攻。他們大范圍的跑動,拉開空隙的強力射門,讓瑪雅人顧此失彼,但也許就是因為這種偏于燥急的拼殺,失去了冷靜的控球射門。
墨西哥人贏來的那個點球純屬意外,鐵衛張賢秀禁區亳厘間手觸球,是下意識的阻擋使然。貝拉操刀命中,沒犯梅西半高球,正中守門員下懷的錯誤,阿茲臺克巫師般的金字塔勝機或許正在應驗。
下半場,韓國隊似略冷靜了下來,開始了耐心的傳切配合,也多少見了些成效。但墨西哥人有章法的協防一一化解了對方的攻勢。在快速反擊中三角配合再下一城,將太極虎逼上了絕境,紅魔的大舉進攻,雖讓墨隊門前風聲鶴唳,仍是把握不住搶點良機,在人仰馬翻中,球總是讓對方白衣球員腿擋出。
韓國隊出局了,但他們旺盛的拼勁讓人敬佩。臨近結束,孫興慜那腳世界波挽回了角斗士的尊嚴。中國球員缺少的就是這股子韌勁,一贏就懈,一輸就潰。這次世界杯賽的亞洲國家,除沙特隊是稀松的魚腩,另幾支發揮得都可圈可點,但愿它們走得離金杯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