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楊應森  >>  正文
    楊應森:老兵放心——<br>“走進熱血邊關”活動采訪后記
    楊應森
    2018年10月08日

    image001 
    圖為記者和白哈巴邊防連戰士合影。(謝湘新 攝)
    中秋前夕,我隨由中央網信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舉辦的“走進熱血邊關?網絡媒體國防行”采訪團從西北邊防哨所采訪歸來,朋友們又照例問起我的采訪所感悟。
    我回答了朋友們三個字:“放心了?!?br> 在采訪中,我曾向重回邊防連隊、接受我們采訪的幾位老連長、老中隊長、老排長、老班長、老戰士提出過同樣的問題。
    “放心了”這三個字,其實是老兵們給我的回答。
    image002 
    圖為記者向白哈巴邊防連贈送由書法家吳培坤先生為本次活動專門書寫的“邊關月?家國情”書法作品。(王子冰 攝)
    當我接到采訪安排,看到采訪對象有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道過的“快樂馬倌”所在的白哈巴邊防連、前身為八路軍359旅的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二支隊執勤二中隊、以誕生紅歌《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聞名的阿拉馬力邊防連,作為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曾參加過保衛南疆自衛反擊的老兵,我曾想過,在有了越野車、無人機,在物資供應豐富,在到處是流行曲、搖滾樂的今天,新一代的戰士還會騎馬么?還記得南泥灣么?還會唱《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么?
    從阿勒泰、阿克蘇、阿拉馬力、霍爾果斯一路采訪過來,年輕的邊防戰士們給了我最好的回答:“我們能!”
    在白哈巴邊防連,向我們表演了拿手絕技“邊關立馬”的上士王鑫告訴我,盡管有了越野車、無人機,但戰馬仍然是邊防戰士最親密、最必需的“伴侶”。
    image003 
    圖為白哈巴邊防連的官兵們在邊境線上巡邏。(楊應森 攝)
    王鑫曾經多次騎馬巡邏中哈邊境線1號界碑所在的原始森林無人區,甚至是戰馬挽救了他的生命。他對我說,恰布爾特哨所老所長王冀豐當年率領前輩們牽馬在無人區踏出了百里巡邏線,“今天我們必須護好、走好?!?br> “戰馬馱起的不僅是邊防戰士,更是代代相傳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這就是王鑫和新一代邊防戰士給我的回答。
    在阿克蘇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二支隊執勤二中隊的駐地,看到了高高的葡萄架、成排的白楊林、連片的蔬菜園,首任中隊長、現任武警兵團總隊偵察處處長羅興國感慨萬分:“戈壁大漠中的‘十畝江南’越來越綠、越來越美了!”
    image004 
    圖為羅興國在給記者們講述當年開荒種樹的情景。(楊應森 攝)
    15年前,羅興國帶領40多名執勤二中隊的戰友們來到這里,他和戰友們用坎土曼刨開不滲水的“膠板土”、破開近2米的鹽堿層,換上用小推車從20多公里外運來的熟土,種上了第一批樹苗。
    今天,當年的小樹苗已經挺拔成林。執勤二中隊的年輕戰士告訴我和羅興國,培育這些小樹苗和葡萄架、果林、菜地的,就是老兵們的“自力更生”,就是359旅薪火相傳的“南泥灣”精神。
    走進紅歌《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誕生地的阿拉馬力邊防連軍營,首先看到的,就是鐫刻在書卷石雕的這首歌的歌詞和曲譜,首先聽到的,就是這首歌的旋律。
    image005 
    圖為采訪團員與戰士們共同合唱《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楊應森 攝)
    阿拉馬力邊防連指導員任志華對我說:“新戰士上的第一堂課是這首《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學唱的第一首歌也是這首《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br> 年輕的戰士們對我說:“《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是我們的連歌,連隊的每個戰士都會唱、每天都要唱?!?br> 嘹亮的歌聲告訴我:在軍營,《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越唱越響。
    為了我們的采訪,邊防連的老連長、老排長、老班長、老戰士們專程趕來,向我們和年輕的邊防戰士講述了一個個動人故事、一個個平凡的英雄。這些故事和英雄,感染、激勵著我和年輕的邊防戰士。
    image006 
    圖為武警執勤二中隊的戰士們在苦練擒斗戰術。(楊應森 攝)
    老中隊長羅興國告訴我,每年退伍前,老兵們都會主動進行崗位交接,“交接的不僅有老兵的經驗、更有老兵的精神”。
    我是一個老兵。我記得,我的老班長當年一步一式地教我立正、起步、正步走,教我持槍、臥倒、瞄準……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人民軍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兒安家”的精神卻將代代相傳,成為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
    image007 
    圖為霍爾果斯邊防連官兵在口岸前巡邏。(楊應森 攝)
    在白哈巴、霍爾果斯的邊境界碑前,新一代的邊防戰士們面對國旗宣誓,他們說:“請老兵放心!請祖國放心!”
    我告訴他們:“我們放心了!”
    全國人民會告訴他們:“我們放心了!”
    image008 
    圖為霍爾果斯邊防連官兵在界碑前宣誓。(楊應森 攝)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網特約撰稿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