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區人民法院院長晏暉
都說基層法官苦和累,我有在基層法院擔任法官的朋友,所以我大致了解一些基層人民法院的情況,知道他們的審執任務最為繁重。在云南昆明,有這樣一所知名的基層法院,因改革實效突出,2017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范法院”,今年又被云南省高院授予“全省優秀法院”榮譽稱號,那就是官渡區人民法院。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官渡區人民法院每年受理案件突破兩萬件,現有員額法官49名,2017年共受理各類案件24422件,同比增長11.27%;結案18797件,同比增長16.66%;全年結案率76.88%,上漲了3.34%;人均結案391.6件,增加98.6件。以占比昆明市兩級法院8.6%的員額法官受理了占昆明市兩級法院20.32%的案件,員額法官數與案件數比例達到1:499。官渡法院連續幾年實現了五增一減的良好態勢,受案增、新收案件增、結案增、人均結案增、結案率增,未結案件下降。
官渡法院全體員額法官宣誓
肯定有很多人好奇為何官渡法院的結案數據如此漂亮?原來官渡法院以問題為導向,以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為出發點,制定“一核兩翼三協同”的總體改革思路,對內整合訴訟資源,創新完善特邀調解、構建“分調裁”機制,對外銜接人民調解、商會調解、保險糾紛訴調以及公證員中立性調處等糾紛解決機制,探索形成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一體化的“內外多元”“立體對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官渡模式”,及時有效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官渡法院院長晏暉,請他介紹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官渡模式”。
據晏暉介紹,2017年,面臨不斷攀升的案件壓力,官渡法院訴訟服務全面升級,構建起訴訟服務、多元化調處、速裁模式的“三駕馬車”工作模式,實現了“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分調裁”有序銜接,這就是官渡法院提能增效的制勝法寶。
很多律師都曾遭遇基層法院立案大廳人滿為患的情況,2017年底,官渡法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步入官渡區法院,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以“一站式服務、一體化運行、一攬子解決”為標準的服務中心,以“人工+智能+分調裁”為核心,集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訴訟服務熱線于一體,涵蓋了法院所有對外服務功能,為群眾訴訟、律師履職、調解、信訪接待、審判管理等,提供全方位服務訴訟。官渡法院還在云南法院系統首個引入了智能導訴機器人“優友”,能進行聲控識別、人臉識別、情緒識別等,可在法律咨詢、程序引導、法規查詢等領域,提供問題解答、智能化導訴服務,被公眾愛稱為“暖心的大白”。
晏暉說,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并且在全省法院系統首家實現智能機器人導訴,引入律師值守服務,輔以訴訟風險評估機、電子地圖導航、手機充電站等便民設施,官渡法院真正做到了讓人民群眾“走進一個廳,事務全辦清”。
在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的同時,官渡法院搭建的繁簡分流、多元調處,構建了訴訟服務的“三駕馬車”。正是三者的密切配合,才使得官渡法院在案件數不斷呈幾何式攀升的情況下,高效、快捷地服務當事人,化解各類糾紛,實現結案數位居全省基層人民法院前茅。
“暖心的大白”每日在大廳提供服務
據介紹,該院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與繁簡分流、訴訟服務等各項改革內容統一謀劃,一體推進。在訴服中心專設訴調對接專區,將八個調解組織與五個速裁團隊、三個速裁法庭集成在一個區域,進行適度分、調、裁工作,進而實現多元輔助中心,分調裁有序銜接。同時,探索前置訴前聯調機制,對于到法院咨詢或起訴的當事人,導訴人員將根據案件情況告知其訴訟風險,積極引導當事人理性表達訴求、調整心理預期,正確選擇糾紛解決途徑。官渡法院的“速裁中心”成立于2017年6月,主要承辦經過訴訟服務中心立案環節分流出的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成立僅僅半年多,共收案2240件,結案1714件,用不超過全院10%的人員,辦理了同期民商事收案數37%的案件,初步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繁簡分流、質效雙贏”的目標。
如何健全并且高效運行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官渡法院提出了將行政調解、公證調解、人民調解及特邀調解等引導到法院,構建完整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官渡模式”。晏暉表示,對于有調解意愿的當事人,根據案件類型委托相應調解組織或特邀調解員進行調解。據悉,該院從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律師、公證員、退休法官中擇優選聘280名特邀調解員參與訴調對接工作,案件流轉平均提速20%,結案時間普遍縮短14—18天。
近年來,官渡法院還搭建與保險、工商、商會、證券、醫療、勞動仲裁等組織構建起“人民調解室”“商會調解室” “保險糾紛訴調對接調解室” “證券期貨訴調對接調解室”等多層次、寬領域、規范化的“八位一體”訴調對接平臺。具體體現在創新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機制;“一庭三機制”模式構建,保險糾紛化解“快車道”以及裁審銜接妥善,化解勞資糾紛三方面。以法院與昆明市明信公證處的合作為例,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公證處共為法院送達法律文書8583件,辦理財產保全案件225件,辦理執行輔助業務222件,成功調解810件,涉案總標的額15800874元。
晏暉告訴記者,引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以來,官渡法院向各非訴調解組織分流糾紛4609件,與已受理的訴訟類民商事案件相比,比率近1:3??梢哉f,2017年,官渡法院實現了五增一減的趨勢,越來越多的群眾傾向于選擇非訴調解方式化解糾紛,首次在昆明市法院系統實現新收案件增長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真正實現減輕群眾訴累、推動理性維權的效果。
晏暉說,官渡法院著眼于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與審判力量不足,保障民眾權益不充分這個主要矛盾,優化內部職能配置,發揮外部資源優勢,不僅注重案件的繁簡分流,更能從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與協調治理,將矛盾糾紛止于未發、化于萌芽、歸于人和,實現“東驤神駿護法安天下,古渡漁燈映德潤人心”的社會管理方式。
也許這就是一個銳意改革,希望更多群眾能夠共享改革紅利的基層法院院長的心聲吧。
關于作者:李映青,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