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兩國是交往千年的近鄰,兩國一衣帶水,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通。在杜特爾特總統執政兩年多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菲友好合作的大門重新打開,兩國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給兩國人民帶來福祉,為地區和平穩定作出了貢獻。最近,中菲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中方愿同菲方傳承友誼,深化合作,讓兩國永遠做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共享發展和繁榮。
攜手開創中菲關系“黃金時代”
2016年10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首次對華進行國事訪問,中菲雙邊關系實現全面轉圜,持續鞏固深化,駛入提速升級的快車道。兩國政府已多次舉行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會議和海警合作聯委會會議,在漁業、海事、聯合搜救、海洋科研與環保等領域拓展互利合作。中菲民間交往還體現在患難中的可貴友誼。每當菲律賓遭受自然災害,中國人民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如中方積極援助馬拉維基礎設施重建,推進菲農村飲水泵站等項目,用實際行動支持菲律賓提振民生、減貧助困、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菲通過加強戰略引領,以確保兩國關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在政治安全、經貿及人文領域的務實合作漸呈“三足鼎立”格局,合作基礎愈加穩固,合作成果日益豐碩。這既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現實和長遠利益,也為兩國共同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相信兩國通過逐步擴大開放交流,能夠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互信,以夯實民意基礎,中菲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經貿人文往來漸入佳境
兩國在經濟交流領域,合作漸入佳境,中菲合作呈現“政經雙熱”新圖景。自2017年以來,中菲雙邊貿易額大幅提升,中國對菲投資快速增長。根據中方統計的數據:2017年中菲貿易額達到513.6億美元,同比增長7.7%,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大關。中國首次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中國還是菲律賓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四大出口目的地。香蕉是菲律賓出口“明星”,多年來出口量穩居農產品首位。中國已成為菲律賓香蕉第二大出口國,占其出口總量的1/4。過去兩年,菲律賓對華出口約200萬噸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為菲南部約4萬戶果農帶來了超過15億美元的收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菲律賓參展企業實現了1.24億美元銷售額,超越了5000萬美元的預定目標。
菲律賓,作為椰影婆娑的美麗島國,日漸受到中國游客的青睞。中菲關系轉圜以來,旅游合作成為一大亮點。2018年1月至7月,中國赴菲律賓旅游人數為76萬人次,比2017年增加40%,預計全年游客總數有望突破150萬人次,已成為菲律賓第二大游客來源國。中菲兩國教育合作也不斷取得新進展。漢語已作為正式外語課程被菲律賓教育部納入公立中學課程體系,目前全菲已有82所公立中學開設了漢語課程,中方幫助培養在職漢語教師達304名,2018年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菲律賓公立中學學生人數達到1.1萬人。2016年以來,菲中兩國文化藝術交流不斷推進,其中中國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菲律賓芭蕾舞團新編芭蕾舞劇《薩瑪薩瑪》首次實現互訪。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兩國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千島之國”菲律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伙伴。2018年11月,在兩國元首推動下,中菲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等29項合作文件。菲律賓正式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雙方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將更多設想付諸行動。中國支持杜特爾特總統提出的“大建特建”計劃,雙方的合作正在加速推進,并將對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積極作用。此次簽署的29項合作文件中,超過三分之一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一項高達20億美元(約139億元人民幣)的工業園區改造項目,或將成為杜特爾特推出的總值1800億美元的“大建特建”計劃中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
中菲關系發展是東盟地區穩定之福。中菲均為發展中國家,2018年8月菲律賓正式接任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兩國地區和多邊事務合作有助于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推動中國—東盟關系和東亞合作取得更大發展。如今,由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兩座“希望之窗”已經矗立在棉蘭老島,并將在明年初竣工移交,成為中非友誼的象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菲雙方密切高層交往,加強戰略引領,確保兩國關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