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鞠傳江  >>  正文
    鞠傳江: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趨勢
    鞠傳江
    2018年12月18日

     

    鄉村旅游作為中國旅游業發展最快的業態,近年來呈井噴式增長,并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近日在海南博鰲舉行的2018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來自有關部委、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部分外國駐京使節共同就鄉村旅游的發展進行研討交流,提出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鄉村旅游是以鄉村獨特的自然資源、生產形態、民俗風情、生活方式、田園風光、村落建筑和傳統文化所形成的旅游產品,由于集觀光、娛樂、體驗、度假和購物于一體而廣受歡迎。

    眼下,中國的鄉村旅游成為中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村脫貧攻堅走向富裕的重要突破口。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鄉村旅游人數達到28億人次,而2012年是7.2億人次,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1.2%。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國將建成6000個以上鄉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萬個以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特色村,300萬家農家樂,受益農民超過5000萬人。2017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各類經營主體已達33萬家,全國鄉村旅游收入超過營業總收入超7400億元,占國內旅游總收入的16.2%。,預計到2021年全國鄉村旅游收入規模有望突破10000億元。

    中國的鄉村旅游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先后經歷了三個階段,即上世紀80年代的一日游式鄉村觀光時期,進入21世紀以來鄉村休閑旅游開始興起,而近年來隨著國民特色度假需求的旺盛,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綜合體、度假小鎮項目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而未來鄉村旅游將向鄉村生活深度體驗領域延伸。

    原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說:“鄉村旅游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目前,高速發展的中國鄉村旅游正迎來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新機遇,追求特色,發展精品成為新追求,以田園綜合體和特色旅游小鎮為代表的農村旅游產品成為新的發展趨勢?!?

    的確,鄉村旅游僅靠采摘、農家樂這種低檔次、同質化的模式已經遇到發展瓶頸,難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動能,而追求特色的田園牧歌游模式、民俗風情鄉村博物館游模式、古村落傳統文化體驗民宿游模式、森林、海島休閑度假游模式、農作物種植科普游模式、溫泉小鎮康養游模式等,倍受旅游者推崇。這些依托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民俗文化、歷史沉淀進行開發的旅游產品,形成了與農業產業、農民致富高度銜接的鄉村旅游產業鏈,正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聯合制定了《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今年12月初,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門聯合推出《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些政策都旨在推動鄉村旅游產業升級轉型,提出了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多種措施,包括優化區域布局,促進鄉村旅游區域協同發展;完善基礎設施,改善鄉村旅游環境;豐富文化內涵,提升產品品質;創建旅游品牌,培育構建鄉村旅游品牌體系;探索推廣讓農民受益的脫貧攻堅發展模式等等。

    文化和旅游部今年還推出“網友最喜歡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和“網友最喜歡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活動。此次在博鰲峰會期間也向全國旅游者推薦了一批不同地區富有特色的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說:“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大前提是山美、水清、天藍,這是美麗鄉村的基礎,沒有綠水青山的鄉村旅游不可能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保護好農村的山山水水,鄉村旅游,農村振興才有發展前途?!?

    旅游消費的升級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鄉村旅游產品正向多樣化、精品化方向延伸。包括民俗村、葡萄酒莊、花卉園、農博園、農業科技園、古村落民俗、溫泉度假村等產品層出不窮,鄉村游由觀光游覽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鄉村旅游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截止目前,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市/區)共388個,涌現了以大批美麗休閑鄉村典型,過去4年間,我國鄉村旅游游客營業收入年均增長達到30%以上。

    原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強調,目前,鄉村休閑旅游面臨著同質化、基礎設施不完善、標準不高等問題,要盡快建立鄉村旅游標準體系,包括旅游度假村、民俗村、農家樂技術和管理標準,環境生態保護標準、效益評估標準等。

    貴州省、北京市等部分省市已經出臺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劃分與評定標準,將有助于提升鄉村旅游產品的品質。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說:“傳統文化是中國鄉村文明的根,發展鄉村旅游是傳承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途徑,要強化農村原汁原味生活環境的保護與塑造?!?

    千百年來形成的農耕文明、民居建筑風格、風俗習慣、傳統禮儀、飲食文化等構成了中國農村傳統文化的根基,在發展鄉村旅游中要保留和挖掘好傳統文化的精髓,包括村風民俗、傳統節日、民間藝術等。這些都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鄉土特色和鄉村記憶,要在保護和發展中使鄉村文明得以自然傳承。

    專家認為,中國的鄉村旅游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其發展的空間巨大,特別是旅游與現代農業、康養休閑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使市場更加龐大。

    從一日觀光到度假休閑、從農業種植到大地景觀、從荒廢民宅到精品民宿、從簡單農耕到多種產業融合、從種草賞花到出口創匯花園、從零散的農家樂到休閑度假小鎮、從單純旅游向田園綜合體等系列產品的轉型,正帶來人們生活方式和農村產業結構的巨大變遷。

    鄉村旅游是個大產業,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網特約撰稿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