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優化營商環境,須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
    陳新光
    2018年12月26日

    營商環境是指伴隨企業活動整個過程(包括從開辦、營運到結束的各環節)的各種周圍境況和條件的總和。2017年世界銀行發布《2019營商環境報告》后,“營商環境”作為近年來我國媒體的高頻熱詞,備受各界關注,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不久前,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營商環境報告》指出,中國營商環境較去年大幅提升32位,在190個經濟體中名列第46位。由此,亟待建立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就受到社會各界的期待和關注。

    建立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區域內的經營企業,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稅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概括地說,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等。由于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涉及范圍較廣、評價體系較多,不同層級、不同地域的責任主體在厘清如何營造更優良營商環境的方式方法上容易產生一定的困惑。

    12月5日,在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首屆企業家精神圓桌會議上,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聯合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8中國營商環境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中,廣東、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名列前五位,其中,廣東在多個項目指數排名中均居榜首。2018年12月1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撰發布了《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按照國際可比、對標世行、中國特色原則,圍繞開辦企業、辦理許可、獲得信貸、共享資源、納稅、合法權益保障、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制定了新的權威第三方評價指標體系。這兩個研究報告的發布在社會各界引起一定反響,為我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促進未來理念、模式、制度和技術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明確了主攻方向。

    完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需要建立以統一的、符合國情的評估體系為驅動。世行的評價體系是促進我國提升營商環境的契機,也是向國際展現中國改革成果的窗口。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中,世行的評價標準發揮了“鲇魚效應”,也敦促我國制定符合國情的自我評價體系。但世行指標中缺乏中國元素。圍繞建立統一的、符合國情的評估體系,國家智庫、民間智庫和政府部門都在深入調研、積極探索。以國家發改委為例,目前已制定和發布了一套新的中國營商環境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在世行指標基礎上增加11個指標,以更貼合中國實際。目前已經采用該指標體系完成對部分城市試評價,未來將形成中國特有的評價體系。

    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鮑宗豪教授介紹本報告的建構評價思路是借鑒了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報告,參考了上海、北京兩個城市放管服改革內容,同時歸集了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勞動年鑒以及中小企業統計年鑒中收集各種結論性的數據,用大數據的方法處理和研判,同時遵循構建營商環境評價指數的認知、法治環境與市場環境兩大評價原則邏輯。根據上述兩大邏輯,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提出構建中國營商環境的指數體系結構,重點從市場環境、投資環境、法治環境中選擇24個評價指標,經歸集和系統化,用數學建模的方法進行測評,并從市場環境、投資環境和法治環境三個維度對中國內地31個省區市營商環境進行了評價。

    用好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我們建立統一的、符合國情的評價體系,其目的是改善和提升中國的營商環境,通過評價體系向國際展現中國改革成果的窗口。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后,圍繞“三個沒有變”,全國各地范圍都在積極改善營商環境,我們要以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為引導,發揮政府的“撬動效應”,不斷優化各地的營商環境。如近期,北京出臺了“9+N”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禮包、上海提供了“一站式政策服務”、重慶構建了全鏈條“雙創”生態圈……。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它的最根本目的是要通過改革來激發市場的活力,通過促進創新創業來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以實現更加均衡、普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通過結合國情、接軌世界,發布和完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同樣重要,它將為更加科學、合理地協調政府與市場關系提供行動參照,為強化中國經濟競爭力指引方向。為此,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各部門“閉門造車”,打破“九龍治水”的碎片式治理結構是關鍵。目前各領域的改革呈現出明顯的匯集聯動趨勢,“整體型政府”正在形成。比如,在全國范圍建設社會信用體系以及綜合監管、綜合執法體制,實現“大聯動、大聯勤”等??傊?,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僅僅把矛頭指向政府部門。只有市場、企業、政府和行業協會,本著“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目標,各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個公平、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就能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

    【責任編輯:管理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