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厲聲教  >>  正文
    厲聲教詩詞選:江山代有弄潮人
    厲聲教
    2019年01月07日

    編者按:17日是我國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先生誕辰紀念日。以下選取厲聲教先生部分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滿江紅·浩浩長江

    作者:厲聲教

     

    浩浩長江,萬里浪,挽瀾擊楫。

    同坐望,北樓鐘鼓,哪堪別離。

    踏遍三山程門雪,勘明四海達摩壁。

    溯萬象,何事主沉浮,觀王氣。聽晚唱,迎朝日。惜少壯,博奇志。

    嘆青春豪放,筆端星馳。

    譽滿六朝金粉地,此去天下誰相知?

    入夢里,明月照秦淮,長相思。

     

    作者原注:1956年自南大畢業,離寧赴京前夕所作。

     

    西泠懷遠

    作者:厲聲教

     

    垂柳依依小小家,

    再別西泠自天涯。

    無情咫尺人如月,

    猶趁春殘照落花。

     

    作者原注:1956年休假回杭,臨去徜徉西泠橋畔,見風月如常,嘆伊人不再,兼懷遠人,翌日回京途中所作。

     

    作者后記:1964年文革前夕,西泠蘇小之墓毀于紅衛兵之手,千古風流,一時狼藉。后杭州市政府2004年重修蘇小小墓。2006年再赴西泠,幾度流連,恍如隔世。美人如花難再得,昔日深情,今亦不復記憶。重拾舊作,感慨記之。

     

    采桑子·西湖四詠

    作者:厲聲教

     

     

    采桑子·誰家庭院春光好

     

    誰家庭院春光好,粉墮仙鄉,微雨錢塘,紅杏爭落燕一雙。

    暖風襲面清波亂,孤棹尋芳,杯酒斜陽,一段傷心似水長。

     

    采桑子·芙蓉出水連天遠

     

    芙蓉出水連天遠,西子多嬌,南客風騷,獨愛紅帔翠蓋招。

    滿湖清冽薰人醉,煙水迢迢,何處笙簫,明月清風上柳梢。

     

    采桑子·西湖秋水平如鏡

     

    西湖秋水平如鏡,北雁南回,紅葉誰題,樓外樓畔錦繡織。

    莫愁難覓故園路,曾記來時,斜月遲遲,別夢依依醉里歸。

     

    采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西風凋盡西湖柳,冷月寒煙,紅藕香殘,南御亭北水漫天。

    斷橋望斷天涯路,梅影孤山,獨倚闌干,清夜思君碧落間。

     

    靈隱夏暮

    作者:厲聲教

     

    蒼苔斜照碧如流,

    靈隱青山障清愁。

    目下興衰一笑過,

    晚鐘風動九重樓。

     

    作者原注:1960年夏回杭,暮訪靈隱寺,如入世外桃源,似有所悟而作。

     

    吊水星閣

    作者:厲聲教

     

    自從樊榭赴游仙,

    玉照南湖數百年。

    禳火浮圖終懼火,

    梅花凈盡起爐煙。

     

    作者后記:

     

    水星閣,地以閣名之。在今體育場路北、中河北路東。其地原有白洋池,又名南湖。池北有廣壽慧云禪寺,據咸淳《臨安志》,公元1190年,南宋張循王孫舍宅為寺。明中葉,為禳杭城火災,寺內建水星閣,三層六角,形如浮圖。南宋時南湖張家私園歌舞奢靡,一時稱盛,清乾隆年間修葺水星閣,植梅百本并重構玉照堂,復張氏故跡,游人日盛,堪比孤山。先祖厲公鶚晚年隱居此地,自號南湖花隱,詩文會友,往來鴻儒,著述頗豐,自此南湖詠梅詩興。

     

    1958年,此地為杭城大煉鋼鐵基地之一,高爐林立,火光沖天,慧云寺被毀。1959年建電子管廠時拆水星閣,1962年全毀,四朝金粉風流,幾多苦心營構,自此蕩然無存。余驚聞此耗,作一絕以志之。

     

    2004年,故地重游,閣固不存,高爐安在?既伐桃樹,更驅道士,再貶劉郎,古今皆同,然桃花何辜?古人建水星閣以厭武林火患,而數百年后,梅花竟終歿于爐煙,得無異乎!厭勝以禳天火,已是秋梨療妒,而煮鶴焚琴之火,又何以厭之?因重檢舊作于故紙堆中,思及前事,浮想聯翩,徹夜難眠,故作短文以記之。

     

    贈太先生錢公均夫

    作者:厲聲教

     

    錢氏功勛鑠古今,

    學成了卻報國心。

    森榮世代傳忠訓,

    安用浮名只為民。

     

    作者原注:急景殘年,聞錫祉兄數探太先生于京,備言其思子之情,聞者斷腸。奈何余亦身在干校,空憂老父臥病在滬,不得侍奉左右。兩地一心,憾甚。遙作一絕贈之,聊慰親思,以博一粲耳。

     

    戊申新春寄太先生錢公均夫

    作者:厲聲教

     

    歲盡江南多暮雨,

    京華初雪霽西窗。

    愁腸欲斷杯無酒,

    淚眼將枯鬢有霜。

    四面風聲寒蟬隱,

    三年日翳病樹黃。

    誰憐老燕空巢土,

    漫卷家書未治裝。

     

    作者原注:1969年,錫祉兄再訪太先生,言及其病。余其時身不由己,隨筆書懷寄之,不料太先生竟于是年長逝。翌年,先父亦逝,師生二人,西行路上,不虞寂寞矣。

     

    旅次書懷

    作者:厲聲教

     

    去年觀月西湖上,

    對酒問君何日還。

    今歲洛桑多細雨,

    臨湖秋思寄孤帆。

     

    作者原注:1972年赴瑞士參加聯合國海底委員會會議,稍有閑暇,秋日游湖,忽懷西湖夜飲。

     

    慶辛酉年六月得子

    作者:厲聲教

     

    二十五載空游宦,

    春盡杏存子滿枝。

    愿我鳳雛振羽翰,

    一鳴驚世少年時。

     

    賀學曙先生七十壽辰

    作者:厲聲教

     

    杏林長存因妙手,

    風雨若素慶華年。

    鞠躬盡瘁宜多壽,

    眾口如碑苦亦甜。

     

    作者原注:1992123日,賀壽之作。

     

    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

    作者:厲聲教

     

     

    一棹菱歌曲院深,碧波從容綠無痕。藕花紅消月盈門。

    滿把流光誰吊問?槳聲何處不銷魂。夢回猶作宦游人。

     

    作者原注:1994年駐多倫多,仲夏之夜,夢回杭州,西湖夜泛,月色如銀,荷風拂面。醒時方悟,此非“夢里不知身是客”耶?

     

    斷橋春草

    作者:厲聲教

     

    無限春波碧草生,

    斷橋獨立雨濛濛。

    長安流水繁華盡,

    一段孤芳萬古恒。

     

    作者原注:1997年春節,自京回杭探母,再游西湖,獨立斷橋觀雨,去歲勁草,經冬未凋,新綠又生,有所思兼懷先嚴而作。

     

    觀潮有感

    作者:厲聲教

     

     

    潮來萬馬風雷變,

    潮返空留素練痕。

    幾度浮沉天地闊,

    江山代有弄潮人。

     

    病中懷先君

    作者:厲聲教

     

    魂魄歸來未敢眠,

    枕邊鏡里憶慈顏。

    早知宦海難漂梗,

    莫如當初侍座前。

     

    乙酉年懷先君家祥公

    作者:厲聲教

     

    嚴君所譯平夷策,

    悉付丹心碧血中。

    試問青山應寂寞,

    白衣紫綬俱無蹤。

     

    采桑子·吊錢公學森

    作者:厲聲教

     

    彈星垂照耀華夷,浩氣清英,寵辱不驚,無意爭春到晚庭。

    教人長覓蓬山路,淚雨霖鈴,雁過無名,搖落知秋更憶卿。

     

    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

    作者:厲聲教

     

    碧樹掩幽徑,故丘何處尋。

    祠畔西溪水,檐下北平人。

    好靜修文膽,安貧寫詩魂。

    清風吹綠蠟,驚覺已黃昏。

     

    作者原注:2011年初赴西溪濕地國家公園,謁厲杭二公祠。沿途尋訪先祖厲公鶚之墓,未果。

     

    西溪小令二首

    作者:厲聲教

     

     

    如夢令·歸棹茭蘆葦岸

     

    歸棹茭蘆葦岸,白鷺錦鱗為伴,閑臥水云間,但見碧波清淺,當斷,當斷,飄絮一身紛亂。

     

    如夢令·曾試深潭向晚

     

    曾試深潭向晚,春水畫船輕泛,坐忘袖云煙,桂魄葦梢忽見,歸岸,歸岸,清唄二公祠畔。

     

    辛卯孟夏謁岳墓

    作者:厲聲教

     

    是非功過轉成空,

    岳墓丹霞自在紅。

    風月不知臣子恨,

    忠魂當羨九州同。

     

    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

    作者:厲聲教

     

     

    孤塋湮鶴跡,晚照蔣村前。

    階下蕉煙碧,堂前蝶夢酣。

    南湖花隱月,北渚水含煙。

    樊榭吟游處,石窗薜荔纏。

     

    作者后記:2014年再赴西溪,謁厲杭二公祠并訪家祖厲公鶚之墓。幾經尋訪,得悉乾隆壬申樊榭公歿后葬于西溪王家塢,地近交蘆庵,即今之蔣村鄉王家橋。道光戊子至抗戰前,茭蘆庵二樓曾供奉厲公鶚及其姬人之木主,墓則不知所終。祠堂地處一隅,祠畔山房,堂下芭蕉,人跡罕至?;蛞驓v劫,碑碣不存,更無簡介,便有游人,豈明就里?暮年恐難再訪,憾甚。然人世功名,無非莊周夢蝶,蕉葉覆鹿,倘厲公復生,亦當不以為意也。適逢西溪花朝,繁花滿徑,煙水縈回,頗足游觀。盤桓竟日,乘月而歸。

     

    定風波·憶滬上舊游二首

    作者:厲聲教

     

     

    其一

     

    小筑西摩是舊居。闊別驚已六十余。燕子歸來人暗換?;仡?。春風一面復何如。倭寇佯威夸鐵騎。無懼。滬軍喋血獻微軀。楊柳不知埋骨地。須記。故將直筆寫遺珠。

     

    其二

     

    曲罷干戈起霸圖。暴行當道費躊躇。莫笑書生平寇志。君看。沖冠一怒世間無。妻子長別扃陋室。爭忍。父兄云散遣門徒。雨打落花天有命。無悔。汗青留與后人書。

     

    作者原注:這二首所記述的抗戰時期滬上往事,詳見拙作《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

     

    鷓鴣天·懷同窗相聚二首

    作者:厲聲教

     

    其一

     

    生不逢時亦自強,

    春衫年少市西揚。

    身如落木飄一葉,

    命似飛蓬散四方。

    悲宋玉,老馮唐。

    欲窮千里趁殘陽。

    白頭初醒京華夢,

    聚首他鄉是故鄉。

     

    其二

     

    年少何曾識斷腸,

    壯懷惟愿遠名揚。

    風流云散人空瘦,

    萬紫千紅客更傷。

    愁滿面,鬢如霜。

    為誰辛苦為誰忙。

    黃花開盡無人看,

    各自枝頭寂寞香。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資深外交官,國際法學家,美國《赫芬頓郵報》等多家國際知名媒體特約專家評論員,中國外交部特約研究員,南京大學客座教授,雙語作家。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