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董保同  >>  正文
    董保同:一個初中生的1978
    董保同
    2019年01月09日

    1978年,我在河北老家上初中,初一升初二。學校在鄰村,叫東李窩聯合中學,三個村子的學生在一起上學。

    每天早上,我要走兩里路到學校,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再去學校上課。冬天天黑的早,下午放學時天都快黑了。夏天有時下大雨,就自動放假不去上學了。下小雨當然要去上學,下中雨則比較糾結,有時冒雨趕到學校,老師覺得教室學生太少,直接宣布不上課了,那時會覺得自己白跑了一趟,虧了。

    當時,我老家初中的學制為兩年,上完初二就畢業了。初中畢業可以考中專,也可以考高中,兩者都考不上就回家務農。那時的課程很不規范,比如,沒有物理課、化學課、生物課,統一叫工農業基礎知識,工業部分講柴油機原理,老師把柴油機搬到講臺上拆裝,農業部分講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后來換了教材,開始講牛頓慣性定律,電路電阻電壓電流,串聯并聯,切割磁力線,電動感應定律?,F在回想起來,還是學了不少有用的知識。

    相對而言,當時的語文、數學課是比較規范的。語文課要背誦一些古文(比如《岳陽樓記》),背不下來不許放學回家。放學時看到校園中很多同學還在苦惱地背“慶歷四年春”,很是得意。學習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之后,老師布置作業,要求有興趣的同學模仿填一首詞,第二天只有我交了作業,那時也不懂平仄格律,只是湊夠字數,押上韻。全詞早已經忘掉,只記得其中幾句,“麥苗歡笑,兔子哀叫,埋我窩巢?!Z文老師頗為意外,在課堂上把我大大表揚了一番。

    數學課要學平面幾何,有不少難題,苦思冥想后忽然找到方法,感覺非常爽。當時還沒有學正弦余弦,參加公社統考,有一道題目是sin30o/sin60o=?我們學校的同學們都不會做?;貙W校后,老師講評說,這道題不會做很正常,咱們學校還沒教過。我舉手說,老師,這道題我做了,把分子分母中一樣的符號sin約掉,就等于1/2,等于0.5。老師忍不住大笑。

    當時的學制、課程設置、學習內容、深度與現在區別很大,學習的壓力并不大。那年已經恢復高考,盡管對初中生來講高考還很遙遠,但學習是可能改變農村孩子命運的一條主要出路,大家是有共識的。家長教育孩子時會說,好好學習,將來到城里去吃商品糧。學習成績好,在學校在村里會受尊重、被表揚。期中期末考試后,學校會到各村去貼榜,把所有學生的考分貼在墻上,廣而告之。成績好的沾沾自喜,家長臉上有光,成績差的灰頭土臉,回家難免被數落一頓,墊底的則少不了被村民議論甚至嘲笑一段時間。我當時的學習成績是不錯的,可以排在全校前幾位,但沒有考過第一名。記得班上有個女生叫康秀貞,經??嫉谝幻?,人也長得漂亮,我很是嫉妒。

    我當時比較喜歡學習,母親后來?;貞浾f,人家孩子都喜歡過禮拜天,我們家孩子一過禮拜天就發愁。堂哥準備考中專,找來參考書復習。有一天,從他讀的書里看到屈原的《桔頌》,我非常驚異,居然還有這種寫法的詩,太玄妙了!那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閱讀與欣賞》節目恢復播出,我非常喜歡,經常收聽。有一天吃飯時聽電臺朗讀講解蘇東坡的《前赤壁賦》,晚上放學后又聽了一遍。播音員的聲音很有磁性,很好聽。第二天去上學的路上,我居然模仿播音員的語調把這篇古文背誦出來了。

    初中生有初中生的視角,對當時的國家大事是理解不了多少的。參加公社統考時,政治課有一道考題,問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為老師沒有講過,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答這道題,老師也沒有責怪大家。成績公布后,我居然得了滿分,老師問,我還沒有講過你怎么會答?我說,考卷也不能空著,我就胡亂編了一番道理,可能有幾句話懵對了。11歲的我,根本不知道真理標準討論當時居然是個重大理論問題和政治轉折事件。對現在隆重紀念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初中學生,當時好象也沒有太深印象。

    那年,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與政治有關的事情,是學唱新國歌。當時,學校開始設音樂課,只學唱歌,不考試,同學們都蠻喜歡。我們語文老師會拉二胡、能識簡譜,學校就讓他兼音樂老師。我清楚記得掉了幾顆牙的語文老師,拉著二胡,教我們唱《馬兒呀你慢些走》。在音樂課上,我們學唱了新版國歌,“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旋律雄壯,詞也不復雜,很快就學會了。但好象時間不太長,又不讓唱了。

    那年,我們還學習了新版簡化字。比如,董簡化為苳,數簡化為由字邊,宣傳的宣簡化為寶蓋頭下面一橫,部隊的部簡化為卩。同學們開始蠻喜歡,但后來又取消了,只好再改回去。但以后好幾年,筆下時常還會出現那些缺胳膊少腿的簡化字。

    那年,給我印象最深的事,是我哥哥出版了一部著作《交城晨曦》,寫的是華國鋒在抗戰時期的故事。書出版后,哥哥專門給家里寄了一本。當從郵遞員手中拿到寄來的新書時,全家人和親戚朋友都很高興,很自豪。小董家莊出了位作家,很快傳遍周邊鄉村。作為作家的弟弟,臉上也頗有光彩。

    那時學校條件很差,沒有電,甚至沒有課桌椅凳,學生要自己帶大小板凳,大板凳作桌子,坐小板凳或小馬扎。后來學校要建新教室、買課桌,讓每個學生交若干塊土坯或干草。我回家跟母親說,母親說搞土坯麻煩,就交干草吧。此后好多天,母親在生產隊忙完農活還要到地里割草,曬干后送到學校。任務是完成了,但直到畢業,我們都沒有享受到新教室和新課桌。

    1978年,老家的生活條件也還很差。玉米面、高粱面還是主食,家里來親戚或過節才可以吃到白面。參加公社統考那天,母親專門烙了兩個餅讓我帶著。還有一次,舅舅來幫忙壘院墻,母親專門蒸了饅頭花卷。我早飯吃了兩個饅頭、兩個花卷,然后去上學。那天,我覺得是特別幸福的一天。

    那時村子里還沒有電視,對外面世界了解很少。學校體育課只有跑步,足球排球都沒有見過,風靡世界的阿根廷世界杯根本沒聽說過。

    四十年過去了,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普通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十年前的1978年,在我生活中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年。在這一年,我認真學習,生活雖然艱苦,但也蠻有樂趣,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其實,每一年都是平凡的,真正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認認真真地做一個正直平凡的人。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一個個平常的人,一年年平常的生活,匯集起來,就是波瀾壯闊的人類歷史長河。每個人都能過正常自然的生活,不干侵害別人利益的事,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他人,不損人利己,犯了錯要及時改,就是自然正常的社會。道理很簡單,但是,做到這一點,其實并不容易。

    【責任編輯:管理員】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