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指出,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這是新時代黨中央對各級黨委政府在社會治理創新實踐中提出的目標任務。鄉鎮(街道)一級組織該如何創造性地推動和諧社區、平安社區、幸福社區建設,更好地貫徹到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過程之中,需要以生動地實踐來詮釋。蘇州工業園區月亮灣社工委以破解城市社區居民“遇事找組織、學習有陣地、活動有場所”為突破口,黨建領航,深化拓展組織輻射功能,創新打造集區域化黨建服務引領、社團社會組織服務支撐、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的智慧治理平臺,聚力辦好群眾家門口事。
一是以黨建培育社區精神。圍繞“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統籌周邊社區、高校、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等領域黨建優勢資源,融法治宣傳、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為一體,打造“聚先鋒”黨群服務中心,完善“黨員教育活動基地”、“黨員志愿服務基地”、“黨群文化建設基地”建設,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培育社區精神,凝聚民心。
二是以文化引領社會治理。突出文化建設引領作用,深化拓展“三社聯動”形式內容,創新“多元文化融合、社企學研聯動”運作模式,高標準配置少兒陽光吧、歡樂生活館、紅色加油站、紅色蓮心廊等載體,服務輻射周邊高等院校、科研企業,架通“溝通民意、匯聚民智、服務民生”連心橋,以文化交流黏合鄰里情感,提升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的感染力、滲透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理念的變革,促進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能力, 形成公序良俗。
三是以共享破解治理難題。創新“信息統一采集與共享、力量高效整合與管理、執法集中聯動與網格化服務”的社會治理理念,以整合資源、信息共享、統一派發、聯動處置、高效服務為目標,建設集信息采集、聯動指揮、社區巡查、社區服務、社區黨建、績效評估、數據研判于一體的綜合治理聯動網格平臺,按照區域和功能劃分大片區、基礎網格和專屬網格,依托一個平臺、一張網絡、一個號碼、一支隊伍、一套機制和一個辦法,全維度多方位縱深推進社會治理、城市管理、民生事務工作,進一步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月亮灣社工委這種以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統籌治理資源,調整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模式,深化拓展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組織功能,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拉近了與居民面對面、心貼心互動交流的距離,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