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孫瑞生  >>  正文
    孫瑞生:呂梁山隧道“打冰人”
    孫瑞生
    2019年01月28日

    1月23日,太原鐵路局南工務段呂梁橋隧車間的隊員們冒著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在呂梁山隧道進行除冰作業。中國日報孫瑞生攝

    時下,隨著農歷春節的臨近,各地返鄉過年的人們懷著喜悅的心情,紛紛加入“春運”大軍。而在山西省呂梁市,有這么一群人,依然奮戰在鐵路沿線,保障鐵路運輸的安全,他們就是太原鐵路局南工務段呂梁橋隧車間的“破冰隊”。

    從2011年1月太中銀(太原—寧夏中衛—銀川)鐵路正式開通運行,這支“破冰隊”已在近260公里的鐵路線上奮戰了整整8個年頭。雖然叫“破冰隊”,但實際上破冰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他們負責的是太中銀鐵路山西呂梁段橋梁、隧道、涵區、路基的養護。

    “這是一份比較艱苦的工作,呂梁山海拔高,環境十分惡劣?!?/p>

    1月23日中午,在長達20.7公里的太中銀呂梁山隧道,正在帶領隊員打冰的太原南工務段呂梁橋隧車間黨支部書記連原生對記者說。

    “到了冬天,呂梁山隧道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多度,山體裂縫中滲出的水會結成很高的冰柱,如果不及時除冰,冰柱有可能滑落到鐵軌上,對行駛中的列車帶來安全隱患。為了保證列車一路暢通,安全運行,我們就得及時清除隧道里的冰柱?!?/p>

    連原生告訴記者,首先要對隧道里的結冰情況進行巡查,一是坐在火車頭上快速巡查,二是隊員們進行地面檢查。一旦發現險情,就得及時清理。

    據了解,從隧道口至第一處結冰點,隊員們加緊步伐也要20多分鐘的時間。到達結冰點后,其中一組隊員在前方勘探,另外一組留在原地作業。如果遇到較大冰量的結冰體,就需要全員出動。

    在漆黑的隧道里,只見隊員們頭戴探照燈進行除冰作業,雖然氣溫很低,隧道里的風刮在臉上,感到像刀子刮一樣生疼,但“破冰隊”的隊員們揮舞著鐵鎬干活,個個汗流浹背。

    “把冰刨下來,還不算完成,再撒上鹽,噴上融雪劑?!边B原生介紹說。

    “實際上隧道里還不算冷,出了洞口,氣溫更低,被汗水濕透的衣服冰涼冰涼?!?/p>

    連原生說,為了保證列車的安全行駛和打冰隊員的人身安全,每次除冰只能在“2小時窗口期”內進行,所謂窗口期就是在這段時間沒有列車通過。但遇上冰量大,兩小時根本干不完。

    據悉,太中銀線是太原通往寧夏中衛和銀川的快速客貨電氣化鐵路線,是東部連接西北地區的鐵路要道,在山西境內的呂梁山大小隧道有上百條之多,而在連原生管轄范圍的隧道有80多條,其中有三條長度均在10公里以上,此次除冰的太中銀呂梁山隧道是三條隧道中最長的一條,徒步走完需要8個小時左右。一位隊員說,每次除冰他們的步數都會在20000步以上,而且中午吃不上飯,一天下來,精疲力竭。

    “隨著這段時間氣溫逐漸走低,結冰點再次結冰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打冰隊也從每周一次變成了每周至少兩次作業?!边B原生說。

    據連原生介紹,他們這支“破冰隊”2011年成立時有12個人,都是身強力壯的,8年下來,有不少患上了風濕病,再也干不了這樣的苦活重活。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隊員在不停地更換,而今年55歲的支部書記連原生卻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連原生表示,這個活盡管苦一點,但他不想調整崗位了。

    “再堅持5年,就能光榮退休了?!?/p>

    “能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灑在太中銀鐵路上,也算是一個圓滿的結局?!边B原生說。

    家在山西榆次的連原生,十天半月也回不了一次家,和他的隊友們過著單身生活,住在公寓,吃在食堂。不知有多少個春節他們都是奮戰在一線,不能和家人團聚。

    “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p>

    連原生表示,只要能保障列車安全行駛,讓那些長年在外工作的人們能夠順順利利回到家,他就感到十分欣慰。

    聽到這么無私的話語,記者感到,在漆黑的隧道里,連原生和他的隊友身上那黃色的馬甲閃耀著一抹溫暖的亮色。

    關于作者:孫瑞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黃河流】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