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段黎萍  >>  正文
    段黎萍: 女博士看70年居住篇——歷經中國城市住宅三大形態 曾居半地下
    段黎萍
    2019年03月05日

    父親出生于抗日戰爭勝利的那天,解放時,他剛過四歲。我出生于1972年,改革開放的那年,我上小學一年級。父親親歷了新中國70年來的點點滴滴,我親歷了改革開放的日新月異。做為城市居民,我和父親共同經歷了中國城市住宅的三種主要形態。

    第一種:自家的院子和自建住房

    父親的老家在洛陽市偃師縣,解放前,爺爺到洛陽城里做生意,后來生意漸好,就在西大街買了座院子。西大街相當于北京的大柵欄,兩條街的位置和功能都很相似,是老城的核心,家家戶戶在解放前都是做小生意的,前店后宅式院落民居。解放后,前面的門面房都被收走歸公,同時還安排了外人住到院子里來,不再全歸自己使用。爺爺家的院子是窄長型,兩側各建五六間廂房,院子中間有個二層的小閣樓。父親十歲起,從鄉下到城里上學,一人住于小閣樓上,讀書學習,特別安靜。我出生于這個院子里,小時候,只在春節時,我與爸媽回去住上一兩天,院子的采光不好,特別陰冷。

    我六歲之前住在外婆家。外婆家的那條街位于洛陽東側護城河外側,嚴格意義是城外。我小時,洛陽城墻已經拆除,城河已經干涸,但還沒有填平,成為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在這條深溝的東西兩側被依次向內部打滿了窯洞,窯洞外面圈上簡易的院墻,住進了早年間涌進洛陽城過生活的人,這條深溝被稱為城河街。外婆家雖然住在城河外側的平地上,但是按照早年洛陽的風俗,在自己大院的里面也藏著一處深深的地坑窯。所謂地坑窯是指在平地上挖一個四四方方的深坑,在深坑的一側向內部打出窯洞來,在深坑的另一側開鑿出臺階,供人上下。這個地坑里并排有四孔窯洞,外公有四個兄弟,一人一孔。四兄弟們早已經分家了,地面上的院子就一分為四,臨街一側都蓋上了房子,從大街上是看不出來院子里有地坑窯洞的。地坑窯洞的入口處位于二外公家,大人們不允許我們小孩子平時單獨下去玩,只允許暑假時我們一群表兄妹們一起在窯洞里午休,窯洞里面真的是很蔭涼。每當這時,我們這一群孩子們都穿上長袖衣服,拿上小被子和涼席,一起到窯洞里從中午呆到下午,或睡覺或打牌,沒有大人的打擾,甚是自在開心。窯頭以上的另一側地面在解放后被一家木工廠圈走,到八十年代中期木工廠花了一些錢,買走了地坑及四孔窯洞,填平后,建了一棟家屬樓,至此,我們就再也沒有自己的天然空調房了。

    雖然有自家的大院子,有地坑窯、院子里有皂角樹和泡桐樹,很接地氣,但是生活的舒適度確實不高,院子里沒有自來水,家家備有大水缸,從街上的一個公共水站買水挑回家用,因此,家里用水極為節約。每家裝上自來水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了。院子里沒有廁所,需要在街頭使用公共廁所,每天早上公共廁所外面排滿人。洛陽地處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冬季基本不采暖。冬天時,外婆帶著我和姐姐搬到一個帶灶臺的朝南的房間里,做飯就在這個用煤的灶臺上,不做飯時,灶臺的灶眼是封著的,有一點點余熱。北方的灶臺比較大,外婆就在灶臺上放一個小板凳,讓我坐在灶臺上取暖,我能一動不動地坐一上午。天氣暖和后,就不舍得用煤做飯了,就在外面的廚房用柴火和鋸末做飯。后來,我把坐灶臺的事講給老公聽,他一直覺得我能在灶臺上坐得住超神奇。

    第二種:單位自建的公房

    上小學后,我跟著父母到郊區關林的石油部一公司的家屬院住了八年。這時住的是筒子樓,一梯六戶,樓梯左右兩側各三戶,每戶有獨立的小廚房,三戶共用一個衛生間和一個走廊。我家住在走廊最里的一套房子,有大小兩個房間,共計約30平米,另外兩套房子都只是一個約18平米的單間。我們姐妹三人共用小房間,每天晚上我和姐姐在一張書桌上寫作業,書桌下面的空間用來儲存大米和面粉,我的褲子上經常粘上面粉。大間是爸媽的臥室兼餐廳兼客廳。爸爸當時總是說,我家能夠住上兩個房間的房子,是因為有三個孩子,單位按人口分房子,孩子多占了便宜。石油系統當時有一些福利,包括冬季供暖氣、提供罐裝液化氣,大院邊上有單位的浴室,洗澡也比在外婆家去公共浴室方便多了。

    我初中畢業那年,隨著石油系統分為中石化和中石油,我爸媽的單位被分到中石化,我家也只好搬到更偏遠的洛陽石化的家屬區。這個家屬區位于一個叫李屯的小村子里,周邊都是山,離龍門和關林各五公里。李屯家屬區的房子已經是現代格局的獨立單元房,按照爸媽的職稱給分了連著的一套半房子,共計兩個廚房,兩個衛生間、三個臥室,家里一下子寬敞起來,我們姐妹都有了獨立的書桌和書柜。有了獨立的衛生間,在1986年家里就安裝了燃氣熱水器,不用再去公共浴室洗澡了,生活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上?,我當時已經上高中住校了,只有周末和假期回家住住。高三時,爸媽單位在城里買了一大片地,自建了兩個家屬區,我家又搬到了這個家屬區,這次是三室一廳的標準住宅了。爸媽在這套房子里基本上住到我博士畢業,其間,姐姐結婚,我和妹妹在外上大學,后來實行福利分房政策后,父母就買下了這套公房,成為他們名下的第一套房產。

    第三種:商品房

    到2000年之后,外婆家的那條街和城河街的小院子都被拆,統一建成整齊的商品房居民小區,原住民都回遷搬進了這些居民小區。爺爺家的那條街成為洛陽有名的古文化街,每年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前去參觀,我家的院子還在,但是已經沒有人住了。前幾年,父母買了帶電梯的高層商品住宅,小區位置和環境都極好,搬離了單位自建的公房和小區。我們姐妹常年在京,很少回洛,往日熱熱鬧鬧的家里,大多數時間只有父母兩人了?,F在,每次回到洛陽,小時曾經熟悉的街道和事物都已不復存在,都會引發魯迅式的鄉愁。

    等我博士畢業留京后,福利分房政策已經取消,我和先生臨時借住在我單位的半地下室。這套半地下室里的南屋是單位給一個老職工的補差房,她只在客廳里放了一個大冰柜,儲存一些食物,平時她并不來用,我和先生住在12平米左右的北屋。有廚房,可以做飯,但是我實在不愛做飯,好在這房子就是單位邊上,離單位食堂近,我們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決,只是偶爾在周末做一次。爸媽中間來北京看我一次,看到我住在半地下室,媽媽心疼地哭了,說讓我花點錢,出去租一間好房子住,怕半地下室的潮氣影響我身體健康。但當時,我跟先生兩人都覺得把租房的錢省下來,盡早攢夠首付去買房子更重要。2002年底,我去桂林參加中美政府間科技合作聯委會會議,會議上各部委從事國際合作的人員,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地聊著高大上的話題,其間一個大哥問我住在哪里,我很不好意思地說“住在單位的半地下室?!贝蟾缥⑽⒁恍?,淡定地說:“來北京的人,誰沒住過半地下室?”

    好在只住了一年半的半地下室,就攢夠了首付的錢,買了個精裝的尾房直接入住了。但是等到2006年,兒子出生后落戶口時,才知道這套房子不是學區房,于是就開始找學區房的房源。磨磨蹭蹭地找一年多,突然發現房價開始暴漲,趕緊在單位附近像搶白菜一樣搶了一個九年制學校的40平米學區房,把兒子的戶口落戶在上面,心里才踏實。等到兒子上小學時,這個學區戶口就有了大用,直接進入小學。但是房子太小,老人們跟我們住一起幫著帶孩子,住不下,只好在學校邊上租了一套三居,從此,又開始了漫長地租房住的生活。

    研究員,清華化工系博士。曾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事信息分析研究和國際合作工作,以及在中國駐瑞典使館科技處任一秘?,F從事國際科技政策的研究工作,并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中國聯絡點聯絡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