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吳勇  >>  正文
    吳勇: 幫讀者找到關鍵詞是成功寫作的關鍵
    吳勇
    2019年06月02日

    換位思考(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是成功的關鍵,那么寫作中如何建立換位思考的能力呢?

    最近讀莫提默·艾德勒1940年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由讀者如何閱讀、理解和把握書章節可以反推作者應該怎么做。受益匪淺。

    道可道,非常道。

    語言并不是完美的傳遞知識的媒介,在溝通中必然會出現障礙。

    在商業談判中,雙方找出共同的詞(word),詞義(term)和短語(phrase),達成共識,通常是最后一個階段,剩下的就是簽約成功。

    但是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找出共通的詞、詞義和短語卻是第一步。

    這就像是從山的兩邊挖隧道,如果雙方不是按照同樣的施工圖進行,那就永遠不可能相遇。

    英文“溝通”(Communication),字根來自 “ common”(共通)。當下最喜歡用的社群“community”,就是一群有共通性的人?!皽贤ā本褪且粋€人,努力想要跟其他人分享他的知識、判斷和情緒。

    只有雙方對一些事情有共識,溝通才有可能成功。而建立共識,關鍵就是找出重點詞(word)。

    從讀者看,就像是福爾摩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最重要詞,建立與作者的共通,進而形成共鳴。

    從作者看,就像是牧師。平日要仔細觀察和體會目標讀者的喜怒憂思悲恐驚,在寫作時,用讀者常用的、能夠理解的詞(word)和詞義(term)布道。

    如果能在合適的地方,比如每一個意群結束的時候,用金句進行總結,更是非常體貼的做法。

    自嗨者死,自戀者亡。只考慮自己表達欲望的作者,在信息爆炸的當下,只有死路一條。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對于讀者而言,如果不主動去了解一本書,不對詞(word)、詞義(term)上心,這本書對你一點啟發也沒有。

    對于作者,不能按照東家(讀者)要求寫作,自然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圖勞而無功。

    為了幫助讀者順利理解自己的詞、詞義和中心思想,作者應該怎么做呢?

    一個是應該盡可能多用名詞、動詞,少用形容詞和副詞。多用簡單句,少用復雜句。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多用主動語態,少用被動語態。

    另一個是短語(phrase)。如果說字和詞義有歧義的風險,那么由多個詞組成的短語就安全的多,也可靠的多。是讀者抓住作者思路最好的把手。

    對于作者而言,用讀者容易理解的短語,就是建立溝通非常好用的方法。

    在東西方文化中,這樣的短語有很多,比如諺語(proverb)、成語、歇后語、調皮話。都是非常好的把手材料。近來流行的《窮理查寶典》就是這個領域有代表性的著作。

    和80年前相比,當下閱讀的工具、口味和場景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閱讀過程仍是信息從作者到讀者的交付。本質并沒有變。

    天不變,道亦不變。

    關于作者:吳勇 中國日報社遼寧記者站站長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