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而成為一種情感內蘊深厚的慶典過程,它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文化標志和民族文化情感的認同和皈依。在中國當今四個法定休假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中,端午節充分體現著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深厚家國情懷,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淵源與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中國文化內涵。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也有紀念古代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但民間更推崇傳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一說,后來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其蹤跡,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尸體,民眾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汨羅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每年端午節賽龍舟與食粽兩大禮俗,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從六朝時期起,楚國民眾就將追悼屈原納入端午節俗之中,這是民眾歷史情感的匯聚。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被后人稱為“詩魂"。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主張變法圖強,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冊,不僅在于他的詞賦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更在于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憤世嫉俗的堅貞氣節?!伴L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的詩詞氣勢恢宏、震古爍今、歷久彌新,是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的一座不朽歷史豐碑,時時感召和激勵著九州兒女。
在民俗節日中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龍的傳人已不滿足對生活習俗一般性解釋,而是將節日習俗與歷史人物的紀念并聯起來。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祗敬感德神祖的人文精神以及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端午文化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到了唐宋之后,端午節已逐漸升華為一個全國性的民俗大節。中國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至今仍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有慶賀端午活動,其中有超過8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龍舟賽。
傳統節日豐富的民俗慶?;顒?,凝聚著一個國家或民族穩定的心理、情感和祈盼。早在2006年5月,國務院就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12月7日通過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讓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延續更新。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面對經濟全球化,抵御文化霸權主義
隨著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之后,經濟全球化給我國經濟發展和全面實現小康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極為嚴峻的挑戰。全球一體化市場和經濟秩序的建立是以資本國際自由流動為內核的統一世界秩序,經濟高度發達的西方國家往往通過自己的經濟實力對弱勢國家和民族進行大規??刂?,其中包括文化領域的控制。正如西方學者菲力普?英格哈德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原理》一書中指出那樣,全球化“通過市場使世界同質化,從而消除民族國家和民族文化?!泵鎸洕蚧瘞淼奈幕詸嘀髁x現實,我們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強大力量。
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應更體現文化自信,這是國家最基本、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力量。2017年1月25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闭撝腥A民族根植最深、影響最久的精神品質,必定是愛國情懷。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和傳統節日振興,要謹防西方國家通過自己的經濟實力對弱勢國家和民族的大規??刂?,其中包括文化領域的控制。諸如他們的人性觀、人權觀、主權觀、價值觀以及節慶活動的滲透、浸入,要求我們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在形成新的習俗中,要有文化味、儀式感和時代氣息,使愛國主義情懷成為端午節最為鮮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