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趙建明  >>  正文
    趙建明:水八仙,讓記憶留住蘇州這張自然文化名片
    趙建明
    2019年07月17日

    百度搜索,水八仙是指八種生水生植物,又稱水八鮮,包括茭白、蓮藕、水芹、芡實、茨菰、荸薺、莼菜、菱角。大多在秋天上市。由于水鄉蘇州一帶種植歷史久遠,品種種類多,栽培精細,品質上乘,在古代被列為皇家貢品,一度形成了鮮明地方特色名片,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如今的蘇州地區,除已建觀光旅游休閑的水八仙生態園可集齊八種水生植物,能烹飪以八種水生植物為食材的幾十種菜菜肴,展示這些水生植物的播種、管理、采收的場景,組織相應民間游園活動,傳播鄉風民俗及傳說逸事。其他地區大面積種植的只有觀賞性的荷花了,其他七種水生植物漸離人們的視線了。物以稀為貴,水八仙的身價水漲船高,特別是芡實每市斤高達百元,曾經百姓救命的紅菱葉子和芡實梗,腌制后加蒜蓉、生抽等佐料烹飪,成了餐桌上綠色生態時令小菜。像我這個生于70年代蘇州人,在記憶最深處的,還是孩童時代,在炎炎夏季約一群小伙伴一起下荷塘玩捉迷藏、打水仗、抓蝦摸魚的場景了,累了、餓了就手采些蓮子、挖段藕帶充饑,補充體力。

    蓮藕:睡蓮科植物,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葉、花須果實皆可滋補入藥。根莖可作水果生食,或加工成藕粉,也可炒、煮、蒸、煨等,做成菜肴。蘇州百姓最家常做法清炒藕絲,湖北名菜有蓮藕燉排骨,街頭巷口餐館餐桌上桂花糖藕最為尋常。蓮藕種子稱蓮子,蓮子湯是宴席上的名貴珍品,也是高級滋補品。蘇州塘藕為江蘇“三寶”之一,與南京板鴨、鎮江香醋齊名,早在唐代便是進貢佳品。

    茨菰(慈姑):又稱燕尾草,澤瀉科多年生宿根淺水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葉子像箭頭,開白花。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作蔬菜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行血通淋之功,還有許多食療功能,是一種風靡世界各地的堿性保健食品。吳中慈菇以“蘇州黃”馳名,配以五花肉紅燒,就是蘇州家常名菜慈菇燒肉,最為經典。

    荸薺:俗稱“馬蹄”,單子葉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ü?-10月。其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生吃,醇甘清香,勝似秋梨;熟食,則可以烹調成多種美味佳肴?;磽P菜系中有名的紅燒獅子頭,就配以荸薺為輔料,增加清脆度。中醫認為,荸薺是寒性食物,具有益氣安中、清熱止渴、開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濕祛痰的功效。在呼吸道傳染病較多的季節,吃鮮荸薺還有利于流腦、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

    茭白: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營養功效不可小視?!侗静菔斑z》記載:去煩熱,止渴、利小便等。品質以“中臘臺”、“吳江茭”最佳,茭肉潔白柔軟少纖維,可加工配以葷素炒煮成佳肴。蘇州“茭白鲊”作為歷史名菜一直沿襲至今。

    水芹: 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在冬春蔬菜淡季采收上市。清香脆嫩,莖葉柔軟均可食用,生拌、炒食皆可。蘇州最常用于炒干絲。據醫學及食品科學研究結果,膳食纖維對于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疾病,以及便秘、腸癌等消化系統疾病有良好的調理功能。

    芡實:俗稱雞頭米,睡蓮科芡屬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葉柄及花梗粗壯,花內面紫色。7-8月開花,8-9月結果。漿果球形,污紫紅色,外面密生硬刺。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核黃素和抗壞血酸、灰分、樹脂等,具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作用,對體虛者、脾胃虛弱的產婦、貧血者、氣短者具有良好療效?!侗静菥V目》記載“芡實能治遺精、帶下”。雞頭米,最好吃法在清水中煮開,加入少量白糖及桂花即可,常吃還可治療老年人的尿頻之癥。

    紅菱:亦稱水紅菱,一年生浮葉水生草本植物,著生水底水中,開淡黃色短毛小花,花期5-10月,果期7-11月。肉質細嫩,味道甘美,宜于生吃。有民歌唱道“桃花紅來楊柳青,清水塘里栽紅菱,姐栽紅菱郎栽藕,紅菱牽到藕絲根”。紅菱鮮嫩時可制作時令佐餐菜肴,蘇州最擅長制作紅菱炒魚片,還經常與雞頭米、河蝦仁一起清炒,美味可口。老菱可制淀粉,菱粉身質細潔爽滑,為淀粉中佳品,最宜于制雪糕、冰淇淋和細糕點。

    莼菜:又有水萊、水葵等別名,是一種生長在湖澤池沼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適宜于清水池生長。最適宜生長地是杭州西湖和蘇州太湖兩地。夏季抽生花莖,開暗紅色小花。每年清明至霜降間可采摘帶有卷葉的嫩梢供食用,具有清熱、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等功效。其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背面分泌出一種類似瓊脂的粘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等多種成份,可煮可炒,不僅是風味獨特的珍貴蔬菜,用以調羹,香脆滑嫩,味沁齒頰,特別是與魚或肉一起做湯,鮮嫩可口,色、香、味俱佳,被譽為江南名菜。太湖莼菜,與鱸魚齊名,早在宋代就列入貢品。2018年4月,央視《味道》欄目人間四月鮮,就莼菜的采摘、儲存、入菜作了專門報道。畫面記錄了一群老阿姨劃著一只小木桶,俯身趴在一塊小木板上,伸手在冰冷的水中采摘莼菜嫩梢,以及碰撞之鮮——昂刺魚莼菜湯。我們食之鮮味,既來自于有像太湖這樣優良水質的生長環境,也來自于勞動者付出的艱辛回報。

    過去的蘇州,水汪稻田連網成片,蓮藕、茨菰、馬蹄等水生植物隨眼可望。尤其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水八仙作為百姓解決溫飽的食糧和用于商品交換的經濟作物,以及曾經用于漚制農家肥的紅菱葉子、芡實梗,百姓采集后或當主食,或當就飯小菜,伴隨著那個艱難歷程,養育了蘇州這方水土這方人。隨著歲月流逝、城市化建設進度加快、水資源環境整治力度加大,適合水八仙生長的水田、河域逐年在減少,能在一個區城同時看齊這八種水生植物生長的地方,在蘇州地區也越來越少了。加之,水八仙生產管理費時費力,現在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大都在六十幾歲到七十幾歲,真擔心將來有哪么一天,作為地理標志性產物將會在蘇州這個古老的城市消失。像蓮藕、茨菰、雞頭米、莼菜等八種水鮮植物,曾經作為蘇州人餐桌上的時令蔬菜,一口鮮靈便可從金秋吃到冬季里,但有其極為苛刻的自然生長環境,作為單個物種的存在,可能祖國大地東西南北都有之,但同時能容這八種水生植物生長的,恐怕只有像蘇州這種水資源環境較好的極少數地區了,特別是雞頭米、莼菜過去還是具有蘇州地理標志性植物,一張城市自然文化名片?,F如今,在蘇州人中提起,多半蘇州人只有模糊印象了。也許,只有生于60年代前的蘇州人,才真正懂得其生長秉性。

    一方水土滋潤一方食素,蘇州種植水八仙的歷史久遠,也衍生了豐富的鄉村民俗,這可能與有豐富優質的水資源環境有關,在長期繁衍生息中孕育了與魚相生的吳(魚)文化,是游子心中的坐標,無論走出多長多遠,還是走不出對家的牽念,特別是兒時味道的悠悠鄉關情,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憶鄉愁吧。像我作為生于期,跨出校門就邁入軍營,地地道道蘇州人,曾攜妻兒在京工作生活近二十年,也品嘗過大江南北美味菜肴,記憶感覺最不能忘懷的是鄉愁,味蕾深處最留戀的還是家鄉美食。而今,我已回歸故里,有義務也有責任,讓水八仙這張蘇州地理自然文化名片,在吳儂大地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當光陰遠逝的時候,看到制作有關水八仙菜肴或品食水八仙時,讓曾在蘇州工作生活過的人和已走出水鄉漸遠故土的蘇州人,懷對煙雨江南的魂牽夢繞之情,像蘇州園林那樣,成為水韻蘇州園林蘇州魅力蘇州品味蘇州的另一種記憶符號。

    【責任編輯:許聃】
    轉業老兵,現從事基層治理工作。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