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馬馳  >>  正文
    馬馳:阿米緒人——拒絕現代生活、恪守精神信仰的另類群體
    馬馳
    2019年07月27日

    早就聽說,在美國的一些鄉村生活著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它們拒絕現代生活所提供的種種便利,固守著十八世紀的傳統農耕生活以及他們虔誠的宗教信仰,過著近似與世隔絕的生活。這個群體就是阿米緒人(Amish)。

    這次借著在美國的機會,決定前去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縣郊的一處阿米緒村莊探訪。賓州有著美國最大的阿米緒人口——七萬多,在全美三十多萬阿米緒人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一早,我和母親從賓州首府費城駕著租來的尼桑轎車出發,沿著76號州際公路在一大片河谷地帶前行,一路上飽覽了美國東部平原開闊寧靜的鄉村風景,綠意盎然的牧場和農田從窗外飛馳而過,雖然外面是近四十度的高溫,躲在車里舒適地吹著冷氣全然感受不到車外的酷熱。

    大約一個半鐘頭過后,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與想象中室外桃園般的寧靜鄉村不同,這個阿米緒村莊位于車流不息的主干道旁邊。一進村口就看到一棟別致的二層小樓,白色的墻上寫著“阿米緒村莊和農舍”幾個深綠色的大字,這里是村子專門接待前來參觀的游客的接待中心。就在游客中心的一旁,赫然矗立著一家Target超市,這家超市是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之一,另一邊則是一家快餐店。如果不是事先做過功課,還真有點不敢相信這里就是傳說中的“與世隔絕”的阿米緒人村莊。

    在游客中心購買了游覽的套票后,便坐上一輛小巴車,準備進入村子參觀。司機兼導游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先生,他是一名蘭開斯特本地的德語老師,因為出身門諾派家庭(門諾派與阿米緒人同屬基督教中新教的一個分支——再洗禮派,他們同樣嚴格恪守《圣經》教義,主張簡樸低調的生活),對阿米緒人的生活頗為熟悉,因此利用暑期時間來做兼職導游。

    小巴剛行駛進村莊,我們就看到了幾個身著傳統服飾的阿米緒人從旁邊走過。阿米緒人的衣著十分樸素:婦女頭戴白色兜帽,帽子上部呈心形,兩根長長的帶子從后面垂下來,女性身著黑色(已婚)或白色(未婚)背帶裙,里面穿純色的襯衣;男士則戴著一頂圓圓的草帽,身著黑色吊帶褲,里面也是穿純色的襯衫,已婚的蓄著胡子,未婚的面頰光凈。他們渾身上下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服飾上沒有扣子,不戴任何配飾,甚至連結婚戒指也不例外。

    阿米緒人不適用汽車,馬車是他們的代步工具。在鄉間道路上行駛,一路上不時可以看到黑色的馬車在一旁經過,駕車的往往是男性,身后的車廂里是他的家人,馬車在路上駛過后留下的黑色印記清晰可見。

    司導告訴我們,阿米緒人至今仍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吃自己耕作的糧食和養殖的牲畜。小巴車在村子里行駛,我們看到了阿米緒人的住房,從外觀看,與普通的農家屋沒有什么區別,不過司機告訴我們,阿米緒人的家里面不通電,沒有任何電器。阿米緒人的理念是——如果電線另一頭操控電流的人不喜歡他們,就可以隨時把電掐斷,那么他們正常的生活就將被打亂。這種思維方式體現的還是阿米緒自給自足的生活理念。

    阿米緒人也不使用手機,即便有人為了做生意使用手機,也不許帶回家里。因為在家里使用手機會擾亂家庭生活的寧靜。

    導游還告訴我們,在阿米緒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便是宗教信仰。他們的生活嚴格恪守著《圣經》中的信條,比方說人應當保持謙卑、誠實,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拿誠實來說,阿米緒人最初源自歐洲,由于他們主張徹底的宗教改革,被羅馬天主教和其他新教教派視為異端,遭到迫害。由于秉持不說謊話的信條,阿米緒人在被搜捕的過程中從不隱瞞自己的宗教信仰,因此總能輕易的被找出來,最后遇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阿米緒人的另一大信條是保持簡樸的生活。除了服飾上的不做任何修飾,喪葬也是一例。在一處阿米緒人墓園里,我們看到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方形墓碑,尺寸和外觀都沒什么差別(除了早夭的兒童墓碑較?。?,碑上只刻有死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沒有任何裝飾物和紀念性文字,碑前也不擺放鮮花等祭奠物。據說,在阿米緒人的葬禮上,人們不會念悼文來紀念死者,因為他們相信死者已經進入了天堂,同上帝在一起享受永恒喜悅,無需再做任何祭奠。

    阿米緒人重視社區里鄰里互助的精神,如果一家有人生了病,無法料理農活,同村的人會主動來幫助這家人把活干了。阿米緒人的社區還會成立一種醫療互助基金,當村里有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錢治療,就從基金當中拿出錢來給他治病。

    阿米緒人的理念看似“過時”“守舊”,但我覺得這種“過時”恰恰體現了他們的生活智慧,體現了他們對傳統價值觀的堅守。

    對阿米緒人來說,現代科技并非洪水猛獸,他們也在或多或少使用現代技術。比如在農忙的時候,他們也會用拖拉機來幫助收割莊稼,以減少在炎熱的天氣下勞作的時間。他們也會乘火車、打電話,但他們的原則是,對科技的應用應該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也就是技術的進步能夠幫助他們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即可,但是不可用于滿足貪欲。這種對科技的慎重態度,正可作為已經對科學技術產生無法擺脫的依賴的現代生活的一面鏡子,供人反思。試想,如果現在一日停電,我們的社會生活還能運轉嗎?

    阿米緒人的家庭觀念極強。他們過著傳統的大家庭生活,幾代人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共同承擔著扶老攜幼的責任。他們無比珍視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晚上用餐時,所有家庭成員都必須圍坐在一起用餐。阿米緒人不繳納社保,他們的養老責任由家庭成員承擔。

    因為宗教信仰禁止殺戮的原因,阿米緒人不服兵役。在第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阿米緒人堅決不服兵役,政府只得責令他們去從事一些相關的生產性工作作為對未服兵役的補償。阿米緒人還不擔任法庭的陪審員,因為他們相信只有上帝才有資格來裁定一個人是否有罪。

    在教育方面,阿米緒人的孩子只接受八年的教育,不上高中和大學。男孩十六歲后就要學一門手藝作為今后從事的行當。阿米緒人認為,八年的教育就足以使人掌握生活所必需的知識,更多的教育是要到生活實踐中去完成??紤]到他們至今保持的農耕生活,也許這是一種合理的選擇。此外,我覺得這其中也包含一種務實的智慧——知識若不能在實踐中應用便是無意義的,反觀如今的教育,我們寒窗苦讀十余載,看似學到許多的知識,可一旦真正進入社會,又有多少是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這不能不讓人思考,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必要的。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阿米緒人的生活也很難完全與世隔絕。據導游介紹,如今真正從事農業的阿米緒人只占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許多阿米緒人開始通過別的方式謀生。像我們參觀的這個村莊就把旅游業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小巴車載著游客在村子里游覽時,在好幾處阿米緒人經營的手工藝品和特色食品商店停下,負責售貨的阿米緒婦女操著熟練的英語向游客介紹自己的產品,看起來與其他地區的居民沒有什么兩樣。當我們停在一處阿米緒農家牧場進行參觀的時候,正趕上一位年輕婦女在給剛出生的牛犢喂奶,一旁她的小兒子嘴里嘟囔著德語(當地阿米緒人多為德國后裔,許多孩子上學后才接觸英語),在牛欄的鐵門上自顧自的玩耍,在陌生的游客面前一點不覺得羞怯,也許他已經對來參觀的游人習以為常了。

    我在一處紀念品商店買了一塊背景是阿米緒村莊風景的自行車名牌,作為送給媳婦的禮物,又在一個小食品餐車上買了一塊熱乎乎的Pretzel面包。不知道像我這樣的游客在給這個村子帶來收入的同時,又會帶來多少負面影響;也不清楚阿米緒人是否能一直抵御外部世界帶來的誘惑,堅守自己樸實的信仰。

    我想,阿米緒人的迷人之處恰恰在于他們所面臨的難題正是我們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的——當時代飛速向前發展,技術的進步帶給我們諸多便利的時代,當大多數人已經可以享受到豐裕的物質生活的時代,我們是否還記不時審視自己的內心,思考對于人而言最為寶貴的究竟是什么?我們是否還能堅守傳統的價值觀念?

    阿米緒人的故事像是現代版的世外桃源,又像是個隱喻,象征著古老價值觀念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挑戰。阿米緒人是人類發展的歷史主流中分出去的一小支支流,他們選擇了固守傳統,對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說不,他們人數雖少,但卻證明這個世界是可以有另一種可能的。

    【責任編輯:許聃】
    中國日報網記者。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