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段黎萍  >>  正文
    段黎萍:憶兒時七夕節
    段黎萍
    2019年08月07日

    我六歲之前住在外婆家。外婆家的那條街位于洛陽東側護城河外側,嚴格意義是城外。我小時,洛陽城墻已經拆除,只留下東北角的一截高高的殘墻。東側城河已經干涸,但還沒有填平,成為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在這條深溝的東西兩側被依次向內部打滿了窯洞,窯洞外面圈上簡易的院墻,住進了早年間涌進洛陽城過生活的人,這條深溝被稱為城河街。外婆家雖然住在城河外側的平地上,但是按照早年洛陽的風俗,在自己大院的里面也藏著一處深深的地坑窯。所謂地坑窯是指在平地上挖一個四四方方的深坑,在深坑的一側向內部打出窯洞來,在深坑的另一側開鑿出臺階,供人上下。這個地坑里并排有四孔窯洞,外公有四個兄弟,一人一孔。四兄弟們早已經分家了,地面上的院子就一分為四,臨街一側都蓋上了房子,因此從大街上是看不出來院子里有地坑窯洞的。地坑窯洞的入口處位于二外公家,大人們不允許我們小孩子平時單獨下去玩,但是允許暑假時我們一群表兄妹們一起在窯洞里午休,窯洞里面真的是很蔭涼。每當這時,我們這一群孩子們都穿上長袖衣服,拿上小被子和涼席,一起到窯洞里從中午呆到下午,或睡覺或打牌,沒有大人的打擾,甚是自在開心。

    打窯洞時挖出來的黃土方量很大,一般并不移走,而是就近堆在自家的窯洞上方,稱為窯頭。久而久之,城河下的窯洞越打越密,城河沿上的窯頭就越來越多,逐漸連起來,成了一座綿延半條街長的大土坡。大土坡邊緣上慢慢的長出來一些野生的酸棗樹、構樹和掃帚苗、灰灰菜等野菜。夏日里的傍晚,大土坡上比自家的院子通風,更涼快一些,所以每當太陽落山之后,各家都會到土坡上乘涼。乘涼的人群里,地位最高的要屬各家的當家人,一般都是70多歲的爺爺輩的男人,只有我外公沒有在洛陽,就由40多歲的舅舅當家了。吃過晚飯后,晚輩們都會把家里唯一的一只竹躺椅搬上大土坡,擺好,各家也有約定俗成的位置,不會亂擺。各家的當家人隨后會拿著自己泡滿濃茶的大茶缸,腰間別著一把大蒲扇,走上土坡,在自己的躺椅上舒服地躺下,等著其它當家人的到來。等大家陸續到來后,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就開始了。當家人就開始前朝古今朝事地胡噴起來,孩子們會圍在邊上聽一會,聽得無聊了,就會一窩蜂地跑走自己玩去了。這里總有老人會喊一聲:“別往窯頭邊上跑,小心掉下去?!蓖疗逻吷暇褪墙譄?,所以并不很暗。女人們一般不上土坡,她們喜歡聚集在街燈下,坐在小板凳上聊天。

    大人們特意在土坡頂上平出一塊地,打掃干凈,晚上鋪上涼席,孩子們可以先在這里躺著或小睡一會。平日里,大人們并不會在窯頭上待得太晚,等到身上熱氣散去,聊天也盡興了,就會搬著躺椅下去了,同時也叫孩子們卷起涼席回家睡覺,但是只有一天會例外,那就是七巧節。七巧節這天晚上,孩子們就會很忙了,先是要到院子里葡萄架下,靜靜地聽,看能不能聽到仙人的說話聲。老輩人都說這一天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約會,會說悄悄話,若仔細聽,能聽到。而后,孩子們又慌忙地跑到大土坡上,躺在涼席上瞪著眼,看著天空中的星河,試圖找到那條寬寬的銀河,躺不了幾分鐘,就又急忙地跑回到葡萄架下,靜靜地聽。這一晚上能折騰好幾個來回。而且很神奇的是,七巧節夜晚總是會下雨,據說是織女與牛郎告別時的眼淚。我記憶里七巧節的這種上下跑來跑去的活動,都是以下雨了匆忙卷起涼席跑回家而結束,孩子們高喊著“天牛郎會,天牛郎會,天牛郎散了回家睡”。

    更好玩的是七巧節第二天凌晨,天蒙蒙亮,孩子們就都要起床,決不睡懶覺。起床后,急忙地跑到窯頭上邊,在草叢里仔細尋找天牛郎,誰去晚了,就會落空。七巧節夜里雨水打濕了天牛郎的翅膀,能直接捉住它們。若等太陽出來一曬,翅膀干了,天牛郎就飛走了,無法捉到了。很快,每個孩子有四五只天牛郎了,用手指緊緊地抓住天牛郎長長的觸角,開心地跑回家,這一天就有得東西玩了。

    很奇怪,我記得每年好像只有這一天,會跟小伙伴們去窯頭捉天牛郎,不知道是不是其它時間,牛郎織女沒約會,天牛郎就不會來窯頭。

    研究員,清華化工系博士。曾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事信息分析研究和國際合作工作,以及在中國駐瑞典使館科技處任一秘?,F從事國際科技政策的研究工作,并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中國聯絡點聯絡人。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