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延伸到了科技戰,也將華為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為了生存和發展,華為奮起自衛,絕地反擊。一時間,一向低調的華為被全球各大媒體和網站競相報道,成為曝光率最多的企業,成為海內外盡人皆知的科技企業明星。只因為,這家企業在通信科技領域已入無人之境;只因為,這家企業成為美國以國家之力全力打壓的對象。
5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同時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提供重要零部件。當眾多的人為華為能否闖過生存和發展關捏著一把汗的時候,這家企業卻臨危不懼、沉著應戰,第二天,華為就向世界宣布,正式開啟15年前實施的“備胎”計劃,令全球業界為之震動和驚奇。
這一中國科技企業以屹立于世界的能力和氣魄,沖出圍堵,節節勝利,讓美國步步緊逼、極限施壓、不遺余力的一攬子 “封殺大棒”失去威力,不僅贏得了與一個超級大國的較量,更贏得了全球用戶的信任和越來越大的市場。
7月31日,華為向全球直播了半年報,可謂是靚麗耀眼。今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達40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凈利潤率增長8.7%。
面對5G商用的全球加速,華為捷足先登,截止到6月份,華為已獲得了全球50個5G商用合同,其中28份來自歐洲,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成為全球簽約5G合同最多的公司。
截至2019年6月,華為的5G專利數達2160個,列全球排名第一,占比達到20%,第二名的諾基亞5G專利為1516個,第三名是中國中興公司,為1424個,而美國所有企業5G專利占比不到15%。華為提供了16000多個5G標準,并主導了60%的標準制定。
華為的確為中國科技企業在世界面前爭得了榮光,面對美國的“斷貨”、列入“實體清單”等重拳打壓和封殺而不屈不撓,以自己巨大的科技實力坦然應對,絕處逢生,海內外市場和用戶急劇擴張,贏得了世人的信任和尊敬。
數字往往是枯燥的,不過這里列舉華為的一串串數字,顯示了華為在當今世界通信產業領域佼佼者地位的當仁不讓。
從2014年銷售收入2882億元到2018年的7212億元僅僅跨過了5年。
華為的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海外收入的比重超過50%。
當華為僅僅是通信設備供應商的時候,其強大實力并不為更多人知曉,可涉足手機、筆記本等消費者業務后有如驚世黑馬頓時讓世人刮目相看。僅僅8年,華為在這一領域的銷售量增長了68倍,去年僅手機發貨量就達到2.06億臺,成為全球三大智能手機供應商之一。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在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730萬臺,以38.2%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位。
6月27日,華為首次發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的白皮書,這份白皮書不僅對全球闡述華為的知識產權立場,更說明了華為的崛起靠的是長期的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其力量源自于8萬研發人員的聰明才智和艱苦汗水。
華為至2018年底累計授權專利87805項,,其中11152項是美國專利,成為中國擁有專列最多的企業之一,自2015年以來獲得知識產權凈收入累計超14億美元。正是這些“絕活”使華為變得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強大。
多年來,華為以每年銷售額的10%以上的資金投入研發,近十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近5000億元。僅2018 年研發支出就高達1015億元,占銷售收入的14.1%,在去年的全球研發投入榜單中,華為名列第五。
從2G、3G時代的追趕者,到5G時代的領軍者,華為用32年的成長史譜寫了一個中國科技企業走向世界科技巨頭的傳奇。
一家企業連續幾十年高速增長,背后隱藏著太多的謎底等待人們去探究。如今的華為正高舉著世界5G領導者的旗幟在攀登,背負著一個東方大國的科技夢在前行。
華為求才若渴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7月23日,華為給新入職的8名頂尖應屆博士的高年薪方案曝光,一時成為網絡熱點,其年薪最低為89.6萬元,最高達201萬元。給新入職博士高薪,并不是華為富得流油所致,而是對高端人才價值的肯定。華為以此將在全球引進100至200名“超級天才”青年才俊。
在華為的科技人才庫中,擁有700多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超過15000人。已經進入科技“無人區”的華為以大手筆布局基礎理論研究,將一些名牌大學或者省級科學院遠遠甩開無數條街。
華為的各種研究院所分布于深圳、北京、上海、西安、武漢、成都、杭州、蘇州、東莞。華為還分別在莫斯科、東京、倫敦、巴黎、全球不同城市建立了16個研究院/所/室,36個聯合創新中心。
華為用自有知識產權累積起從數據接入到傳輸,從有線到無線接入網,5G承載網、5G核心網、光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終端,網管平臺,邊緣計算、手機麒麟芯片、鴻蒙平臺系統等讓對手望塵莫及的科技王國。一系列智能科技生態產品和解決方案搭建起通往智能時代的橋梁,從而讓華為擁有了全球核心競爭力和話語權。
未雨綢繆,盡管5G在全球才剛剛開始部署,但華為已經開始進行第6代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即6G技術攻關。華為公司的研究團隊正在與超過13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就6G網絡及其未來的應用進行密切合作。根預測,6G技術預計會在2030年之后面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介紹說,5G關聯的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和龐大產業,所產生的價值不可限量。5G將帶世界進入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將推動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深度融合。到2030年,移動網絡連接的設備總量將超過1000億個,移動業務流量將增長數萬倍。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催生出12.3萬億美元的銷售額,對全球經濟產生長期、可持續的深遠影響??梢哉f,誰占領5G制高點誰就可以占有未來發展的最大市場空間。
是什么力量在驅動著華為成為世界科技巨頭?是什么使華為在科技征途上如此出色、如此矯???
從初始資本金2.1萬元人民幣、3個員工到如今的18萬人、年銷售超過千億美元的龐大公司,華為像一部所向披靡的戰斗機。使命感、危機感和饑餓感的相互交織纏繞組成了華為發展原動力的基因,使其變得目標遠大、動力澎湃和戰無不勝。
從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全球化、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哪一個層面去探究,華為都會為世人展現出非同一般的精彩故事,其背后支撐的則是更為讓人驚嘆的獨有企業文化。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向媒體坦言,企業依靠資源不是長久之計,資源早晚會枯竭,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他也曾經給華為提煉出:“團結、奉獻、學習、創新、獲益、公平”的6條企業文化精髓,但是能夠讓華為釋放出超凡能量的企業文化絕非僅僅如此。
探究華為更為深層的文化基因細胞將更有意義。
狼性文化造就群狼團隊。獨虎難成氣候,群狼卻能造就偉業。任正非倡導的狼性文化內涵包括:敏銳嗅覺、不屈不撓的進攻精神、特別能戰斗的團隊意識。正是這些狼性生存法則成為華為幾十年持之以恒的企業文化血液,演化成華為人的精神自覺。
打造奮斗為本的價值鏈條。華為的奮斗價值鏈條包含了奮斗者、公司、客戶、供應商、經銷商,所有的奮斗和付出都在提升全價值鏈條的價值。機會屬于每一位奮斗者,創造、奉獻才能成就事業成為員工的核心價值觀。
華為人都要經過水與火的洗禮,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浴火才能重生,不經歷練和挫折不可能有強大的執行力和創造力,更不能擔當重任,這成為華為員工成才的法則。
一部《華為基本法》奠定企業的核心理念。1998年華為頒布了《華為基本法》,從此確立了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和政策體系,一部法就像一面旗幟,引領了華為的價值追求、行為原則和決策系統。
中國需要更多像華為這樣屹立于世界科技頂峰的科技企業,需要更多在自己領域探索不止、追求極限、歷經風雨而不倒的企業。
中國需要更多像任正非那樣睿智、謙遜、正直,有遠見卓識和雄心大略的企業家,這位入選了《時代》周刊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的華為掌舵人,在面對美國肆無忌憚的超級重壓所表現出的冷靜、自信、從容大度和大格局,令世界為之點贊。以那張二戰中美國被打殘的依然高空飛翔的戰機作為生死關頭的精神圖騰是何等的魄力和智慧?
盡管中國已經在高鐵、量子通信、海洋深潛裝備、海洋鉆探裝備、第三代核電技術、航空航天技術、全球導航系統、軍民用無人機、超級計算機、太陽能產業、石墨烯產業等幾十個領域的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墒?,畢竟像華為這樣能夠引領一個未來產業,被美國感到威脅和壓力的科技企業在中國依然是少數。假如,中國有100家、甚至1000家像華為這樣的頂級企業,美國的超級大棒還舉得起來嗎?
今年7月公布的2019年世界500強名單中,已經有129家中國公司上榜??上?,這些企業相對集中在金融、保險、冶金、資源、地產、汽車、能源等行業,科技企業的占比相對較小,這與美國、歐洲、日本的上榜企業形成很大反差。
中國的大國復興需要更多的華為式企業,華為公司樹立了創新發展的范例,其核心價值體系和理想追求正像一道閃電照亮了的中國科技企業的未來之路。
令人欣喜的是,眼下,中國企業的研發熱情空前高漲,作為世界第二研發大國,去年全國在研發方面所投入的資金超過19000億元,增長11.6%。目前,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已居世界首位,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2018年,全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4.2萬件,同比增長11.6%。
假以時日,中國必定擁有更多的華為式企業,形成讓世界刮目相看的科技巨頭群,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集群,從而讓西方失去對中國誤解、傲慢和偏見的資本。假以時日,必定有成百上千家中國企業能夠像華為那樣為世界的未來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產業生態,并改變世界的產業格局,只有那時,中國才能真正復興、真正讓世界折服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