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雖飽受連年爭戰的創傷,阿富汗和人民一直堅定頑強。來喀布爾前,我所知道的阿富汗更多的是貧窮和戰爭。在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阿富汗代表處的新工作,讓我感受了一個不一樣的阿富汗。
(219年夏日的喀布爾。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夏日的喀布爾,綠意盎然,和平寧靜。山上五顏六色的民居隨著熱氣撲面而來,悠揚的歌聲亦如牧歌。恰逢阿富汗獨立日百年紀念慶典,大街小巷到處彩旗飄飄,上下班的人群車流擁擠,街邊店鋪擺滿各式貨品,到處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跟想象中的喀布爾相去甚遠。如若不是街上遍布的警察武裝安檢點時刻提醒我,完全看不出這仍是一個饑渴地期盼和平的國家。
(喀布爾的市場。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阿富汗農業和面臨的挑戰
作為內陸農牧國,阿富汗地理位置優越,溝通東西,融匯各種文化,本應延續往日經貿繁華。遺憾的是三十年的戰爭使得近十年來貧困人口劇增(全國半數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其中82%來自農村)。農業至今仍是阿富汗最重要的國民經濟支柱,占整個GDP的23%,全國60%的家庭靠農業維持生計,務農人口占就業總人口的 40%。農業也是是其出口創匯大戶;2016年以來,農產品出口占其全部出口額的60%。然而,由于干旱少雨,可耕種面積不足,基礎設施匱乏以及不樂觀的安全形勢,再加上氣候變化的影響,其農業發展也面臨著巨大挑戰。
(喀布爾街頭的面粉店鋪。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阿富汗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阿富汗于1971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聯合國致力于幫助阿富汗早日消除貧困并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下的各項指標。阿富汗的發展同時也對區域和平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而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阿富汗是較早(2016年)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備忘錄的國家。經歷了多年戰爭,阿富汗人民與聯合國、中國和其它國際合作伙伴一起,積極推進農業和民生建設,在共建阿富汗的事業中共同面對挑戰并取得諸多成績;但未來還任重道遠。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在阿富汗的工作和成果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多年以來一直積極支持阿富汗的農業發展。是聯合國的重要農業專業技術組織;其三大使命是“消除饑餓,貧窮和營養不良”。它在全球擁有194個成員國并在130國家建立了國別辦公室,現任總干事屈冬玉先生于2019年8月初就職。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19年喀布爾農展會的展廳。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阿富汗代表處于1950年后就開始在阿開展工作,后曾一度中止直到2001年后再度恢復工作?,F任代表Rajendra Aryal先生與阿富汗有著不解之緣。Aryal先生最初于2002年來到阿富汗并于2003年加入赫拉特省的糧農組織辦公室,后來多年數次返回阿富汗執行項目。去年他又調任阿富汗做糧農組織的代表;今天,機構在他的領導下已經發展壯大到擁有上百名能干的員工,項目幾乎遍布阿富汗全國各個省份。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阿富汗代表Rajendra Aryal先生在2019年喀布爾農展會上。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聯合國駐阿富汗代表處與阿國政府一起辦公,真正在田間地頭工作,可以說是其特別之處,也是聯合國的“拼命三郎”。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聯合國糧農組織阿富汗代表處與阿富汗農業灌溉與畜牧部、能源與水利部、阿富汗糧食安全與營養秘書處等相關政府部門、大學、各國捐資方以及其它國際組織和當地非盈利組織等緊密協作,結合阿富汗振興計劃和農業發展的首要目標,通過提供農業技術和政策支持以及實施項目來實現當地百姓的糧食與營養安全,為促進阿富汗農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長足貢獻。
聯合國糧農組織籌集巨資建立了多個項目以幫助阿富汗應對氣候變化影響和滿足人們的糧食安全需求。因為干旱和缺少可耕種土地是阿國農業發展瓶頸,糧農組織的灌溉項目改造了整個阿富汗的土壤灌溉;短短七年間使得阿國新增近百萬公頃可耕種土地,解決了一千二百多萬家庭的吃飯問題。小麥是當地主要糧食作物,糧農組織的小麥項目使得阿富汗企業從此有了經過認證的小麥種子。此外,糧農組織也幫助阿國制定農副產品標準和協助拓展周邊和國際貿易;例如,建立了全國性奶制品標準和銷售產業鏈,使奶產品農戶收入增加了三倍多。同時,糧農組織注重加強當地婦女能力建設,家禽項目十幾年來共計培訓七萬多名農村婦女,藏紅花等高經濟價值作物的種植和加工也是經由糧農的培訓全部由當地婦女執行,提高了農村婦女經濟地位并促進阿國社會長遠發展。
(聯合國糧農組織奶業項目支持的農戶建立了自己的奶產品企業。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中阿農業貿易往來
中國視阿富汗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伙伴。中國駐阿富汗大使館資料顯示:中阿貨物貿易額一直以來保持了年均10億美元的水平。中阿簽署了阿產松子和藏紅花等銷往中國的協議;2018年11月以來,中方進口了約1250噸、價值1400萬美元的阿產松子。很多阿富汗人從事中阿邊貿,有的還在中國一些省份建立了分公司。中阿合作互利雙贏,阿方農民和商家賺到了錢,中國消費者也大飽口福。
(阿富汗農業企業把產品賣到中國。照片:攝影與版權 ? 孟昭瑞/聯合國糧農組織)
無論何時何地,聯合國糧農組織阿富汗代表處員工確保工作執行到位。
我驚嘆同事們在阿富汗筑建的成績。
不幸的是,在這里的第一周我還是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爆炸,其中一次大爆炸離我們辦公室僅有3個街區,感覺辦公室的地都搖動了。在爆炸余音繞耳中,同事們照舊工作,秩序井然。此時此刻,我不禁感慨萬千:難以想象我的同事們在這種環境下是如何執行項目的,又是如何把福祉帶到了千家萬戶?!在這種環境下取得的這樣的成績,需要多少勇氣和頑強的意志!
此情此景,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我不害怕,卻有點難過,為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聯合國員工和當地人民。在這個隨時隨地都有意外發生的世界角落,有這樣的一群人,無人注意,卻冒著生命危險,在阿富汗種田灌溉!正是他們的默默付出,才給未來帶來希望。能活下來并獲得成功,這不僅需要大勇、也需要大智;他們是我最可敬的人。
正如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駐阿富汗代表處代表Rajendra Aryal先生所說:“我為我們在阿富汗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更佩服我們的國際雇員和當地員工,多年來他們的付出確保了項目執行并促進了阿富汗的經濟以及民生發展。我知道你們定會和我一樣,佩服這些聰明勇敢的聯合國糧農組織阿富汗代表處員工和阿富汗農業天才們?!?他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一貫優秀,未來我們期待有機會與中國一起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合作,為阿富汗的經濟和發展做出進一步貢獻?!?/p>
生命可貴,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謹以此文,獻給我敬愛的聯合國糧農組織駐阿富汗代表處全體員工和所有為和平與發展事業堅持不懈努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