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楊軍  >>  正文
    楊軍:貴州扶貧年度大捷 188萬人挪出“窮窩”
    楊軍
    2019年12月24日

    12月23日召開的貴州省經濟工作會議傳出消息,貴州脫貧攻堅連戰連勝、再戰再捷,已經“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十三五”時期,貴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2019年11月,全省累計實施搬遷18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占82%。如今,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正在穩步進行中,貴州要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減貧問題,并在2014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村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所有重點縣全部減貧摘帽的目標。重新安置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是改變山區貧困群眾命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之一。

    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托小鎮。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文安梅是這場“脫貧遷徙”中的一員,2年前,她們一家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三寶彝族鄉搬至阿妹戚托小鎮安置點。

    作為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三寶鄉2014年貧困發生率仍高達59%。為了擺脫貧困,當地政府對三寶鄉進行整鄉搬遷,遷出來的1274戶5853人被安置在縣城阿妹戚托小鎮。

    走進阿妹戚托小鎮,只見褐墻灰瓦、花窗雕欄的安置房依勢而建、錯落有致,硬化的串戶路打掃得干干凈凈,綠化帶里的花草更是色彩斑斕、生機勃勃,身著民族服飾的老人正依著廊亭欄桿飛針走線做刺繡。夜幕降臨,小鎮廣場燃起篝火,身著彝族服飾的文安梅帶領小鎮新市民和游客,跳起了歡快的阿妹戚托舞蹈。

    “我們阿妹戚托小鎮住房是單家獨戶的,住著舒服。在這里交通便捷,醫院、學校特別近,生活環境太好了?!卑徇w后,政府給文安梅的母親安排了保潔員的崗位,一個月有1800塊錢的工資,父親在三寶當護林員,一個月也有800元的工資。文安梅自已在小鎮里的旅游公司上班,作為晴隆縣阿妹戚托藝術團副團長,她的工資達3800元。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能發展。當地政府在三寶遷出地大力發展天麻種植、林下雞養殖、生態肉牛養殖、中藥材種植等扶貧產業,基本覆蓋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遷入地新建三寶產業園,目前,8家企業已入住。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組織企業招聘,通過推薦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為新市民提供了多項就業選擇。同時,借助阿妹戚托小鎮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契機,大力發展旅游業,助力旅游扶貧。

    兩名來自晴隆縣三寶彝族鄉的搬遷戶在阿妹戚托小鎮里刺繡。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據貴州省生態移民局副局長徐敏介紹,在過去的四年里,全省整體搬遷貧困自然村寨10090個。接下來將繼續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穩得住、快融入、能脫貧,逐步能致富。

    當地政府聚焦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區服務等設施建設,著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前,通過整合項目資金25.23億元,在安置點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學校、醫療服務中心、養老院等。

    徐敏說:“貴州歷史上規??涨暗囊椎胤鲐毎徇w工作,使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的貧困群眾走出大山,搬進城鎮,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不僅自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而且也徹底改變了子孫后代的命運?!?/p>

    188萬人全部完成搬遷,其中有179萬人搬入城鎮,城鎮安置率達95.2%,為全省提高城鎮化率貢獻約5個百分點。這些人口將在城鎮創造消費需求,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同時,大規模人口從生態脆弱的深山區、石山區遷入城鎮,大大減輕了遷出地生態環境承載壓力,修復和增強了自然生態系統功能。舊房拆除對宅基地進行復墾復綠,搬遷脫貧與生態修復雙贏效果日益顯現。

    關于作者:楊軍,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蔡東?!?
    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