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一國兩制”創造澳門教育奇跡
    陳新光
    2019年12月24日

    澳門回歸20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教育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澳門教育事業獲得了空前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的澳門,市民從3歲至18歲均享有免費教育福利,高中學生升讀大學率已經接近95%,全體就業居民中有近四成完成高等教育……這是澳門的奇跡,更是“一國兩制”的奇跡,令世界矚目。

    回歸前,澳門教育基礎薄弱

    回歸前的澳門教育基礎十分薄弱。雖然早在1594年,澳門就創建了圣保祿學院,也是亞洲第一所歐洲模式的大學。但此后的幾百年間,教育不受澳葡政府重視,澳門的教育事業發展緩慢,辦學成了教會和民間團體的事情,教會、工會、商會、街坊會、婦聯、同鄉會等各種團體均成為澳門的辦學主體。據不完全統計,到1994年,澳門正規教育的各類學校有188所,其中公辦學校僅25所,學生人數占澳門學生總數的90%,私立學校成為澳門教育主體,這是澳門教育的一大特征。

    澳門的教育體制有兩大特點:一是辦學主體多元化,私立學校居多;二是學制多樣化,中文學制、葡文學制、英文學制并存。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澳門經濟的起飛,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大增,澳葡政府也逐步加強了對教育的管理。90年代初期,澳葡政府相繼公布了關于高等教育的法令、訓令,此后又相繼頒布了配套法令,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教育制度。1981年才有香港商人才在澳門開設了東亞大學,1991年,澳葡政府收購了東亞大學,并更名為“澳門大學”,成為澳門唯一的公立大學,即現在澳門大學的前身。1995年,澳門開始實施7年免費教育。

    回歸20年,澳門教育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血脈相連,回歸之后的澳門與祖國,從官方至民間,從粵澳至各地,實現了多層面、多形式的教育合作,收獲了碩果累累,增進了同胞真情。早在2003年10月,澳門教育界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即依托內地的教育資源,把澳門的中小學語文骨干教師輪訓一遍。2004年啟動的澳門“骨干教師培訓計劃”,至2009年,這份禮物已經演變成“大禮包”,除語文外,澳門中小學數學、地理、科學、自然等學科,甚至幼兒園的骨干教師,基本上都到內地輪訓了一遍。

    據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介紹,從2007年開始,澳門全面實施15年免費教育,涵蓋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各個階段。2008年起,澳門進一步調升免費教育津貼金額,高中教育階段的每班津貼金額為79萬澳門元,初中為68萬澳門元,幼兒園和小學為50萬澳門元。

    目前,澳門免費教育網絡已覆蓋公私立學??倲到?5%,受惠學生人數約為7.4萬人。國際經合組織推出的歷屆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測試結果顯示,澳門當地15歲學生在科學、閱讀、數學等方面的素養不斷提升?;貧w祖國這20年,澳門教育交出了一份讓世界驚嘆的亮麗答卷。

    澳門現代高等教育發展之路

    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旅游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給學生提供了開闊的國際視野和自由的學術氛圍,同時澳門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蘊也為高等教育創造了好的條件。1999年12月20日以后,在中央和特區政府支持下,澳門現代化高等教育不斷加速發展。如今,只有67.61萬人口的澳門在彈丸之地上,建起了10所高等院校(4所公立,6所私立),其中,包括綜合性教學和研究雙結合的大學,成為按人口比例是世界大學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目前,在澳門就讀的大專以上學生逾3.4萬人,教研人員近3000人,高教課程達280個。筆者也是澳門高等教育的受益者,2003年就讀于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的法律專業并于2004年4月獲得該校法學碩士學位。這所大學當時是澳門回歸中國后,于2000年3月,由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何厚鏵頒布行政命令成立的澳門第一所私立科技大學,也是當時澳門特別行政區規模最大的大學。2003年,我們來到學校所在地就讀時,氹仔偉龍馬路除了學校一排低矮的教學樓外,周邊都是一片荒土,很難想象16年后的澳門科技大學校園已擁有多座教學、實驗大樓、五座學生宿舍、一批設施完善的教學實驗室,以及具奧林匹克運動會標準的田徑運動場、室內體育館和網球場等體育設施,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大學。

    多元文化教育是當今世界各國重要的教育目標。中西文化很早就在澳門這方土地上扎根生長,使澳門比世界許多地區更早具備“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經驗。澳門回歸后政通人和,經濟出現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續高速增長,為高等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澳門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階段進入大眾化階段,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大學已在亞洲和世界嶄露頭角。在2019年特區政府財政預算中,僅澳門大學一所公立大學,就獲得預算27億澳門元。2009年6月,中央批準澳門大學在廣東珠海橫琴島上建設新校區,新校區于2009年12月20日奠基, 2013年11月5日正式起用,比老校園整整大了20倍。

    澳門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崔世安曾多次強調,發生在澳門教育領域的變化,充分證明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無比優越性。2019年11月12日,崔世安舉行記者會總結10年施政工作時,他又一次應詢如是的表示“10年任期內,我最滿意的是澳門的教育政策?!?/p>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