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勞動號子點燃奮斗激情!”大型原創音樂文化節目《勞動號子》于2019年10月18日起每周五21:10在廣東衛視熱播,節目由東鵬特飲特約播出,并將于12月27日(本周五晚)21:10播出“致敬之夜”,打造號子巔峰盛宴!《勞動號子》正本清源,讓最樸實的勞動美在舞臺大放異彩,節目聚焦并致敬辛勤勞作的平凡勞動者,以勞動號子新唱的方式,唱出勞動者心聲,并經過別具匠心的詮釋,成為奮斗者的新時代音符,匯聚成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一、正本清源,致敬勞動和勞動者,點燃追夢人的奮斗激情
什么是美?勞動才是美?!叭娼ǔ尚】瞪鐣?,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绷暯娇倳浂啻螐娬{要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以勞動托起中國夢?!秳趧犹栕印芬怎r明的主題,正本清源,在浮躁、盲目追星、造星和泛娛樂化甚囂塵上之時,吹來一股清新之風,尋到綜藝節目新的切入點。傳唱勞動號子,背后的深層價值也在于——向每一個勞動者致敬,歌頌勞動和勞動者,使勞動美的真正美學性質得以完全恢復?!秳趧犹栕印吠ㄟ^11期節目、60首經典號子,圍繞奮斗、夢想、力量、青春、愛情、榮光、喜悅、希望、團結和幸福十大主題,將傳統的號子作品重新帶入大眾視野。使勞動自身成為審美對象,使勞動過程、勞動工具、勞動場面、勞動產品成為審美對象。如劉力揚唱的《南泥灣》,作為1941年八路軍三五九旅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代表性曲目,這首歌歌頌了勞動人民通過拼搏,傳遞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而薩頂頂獻上的《打秧鼓》,一句句的俚語“呀嘶蘇”,一聲聲的“天神醒、地神醒,秧神醒”,將彝族“打秧鼓,慶豐年”的風土人情展現出來,生動還原云南姑娘載歌載舞的勞動風貌。正如節目總導演王若實所言,“唱和傳播歌曲只是節目的一個手段,更重要的是傳遞價值”?!秳趧犹栕印愤x取中華民族別具特點的號子,通過唱號子、傳號子,將“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一精神體現出來。
二、別具匠心詮釋古老勞動號子,成為奮斗者的新時代音符
勞動號子是產生并應用于勞動的民間歌曲,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樂觀精神。人類的生產勞動作為調節人和自然關系的感性活動,是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相統一的活動,是顯現和外化人的本質力量的活動,也就是創造美的活動?!秳趧犹栕印窙]有簡單停留在還原層面,而是匠心詮釋,成為奮斗者的新時代音符。如《勞動號子》節目有兩個別具匠心的環節:一是穿插播放了關于湖北石工號子、四川竹麻號子、長白山森林號子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勞動號子傳承人內容的微紀錄片,并邀請這些傳承人親臨節目現場進行表演,讓觀眾直觀感受到號子的勞動韻味;二是邀請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和文史學者蒙曼作為號子鑒賞人,詳解每一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和音樂故事,加深觀眾對號子背后勞動人民群體及其奮斗精神的理解。雖然隨著社會的整體進步和勞動過程的機械化步伐,勞動號子正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但透過這些激昂的旋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號子中所蘊含的不屈不撓、永恒的奮斗精神。為了尋找靈感,“號子手”們曾到廣州港、白云山、珠江兩岸等地實地采風,汲取創作靈感。演唱者和編曲團隊還在一些作品中加入電子音樂、說唱等流行音樂元素吸引青年觀眾。比如歌手劉力揚結合對消防員日常工作的采訪感悟,在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的《太陽出來喜洋洋》中加入電聲效果、說唱,不僅傳達出原作的歡快氛圍,而且賦予其強烈的時代氣息。以老歌新唱的方式,打撈奮斗者的時代音符,讓勞動號子從千年的塵埃中唱響,展現出了新的魅力。
三、以勞動號子集結地域文化精華,匯聚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高郵的秧歌號子歡快,三峽的纖夫號子深沉,川渝地區的川江號子高亢,大氣磅礴的《黃河船夫曲》,再現的是當年船工與黃河搏斗的奮斗情景;高亢的《船工號子》,描述的是巴蜀大地上同激流險灘抗爭的人民;熱情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則體現的是新疆人民豐收時的喜悅。不同特色的號子競相呈現,展現著各具魅力的民風民俗和人文特質。在《勞動號子》的舞臺上,節目將60首經典號子進行全新改編和展演,在呈現天南地北的民風特色同時,也對這些傳統文化進行著保護和傳承。而每期節目最后,節目還通過頗具儀式感的全網發布環節,收錄和推出改編的勞動號子,使傳統經典被更多人聽到。如百川歸海,《勞動號子》是地域文化精華的大集結,東西南北中,號子聲聲,反映了新時代奮斗者干勁沖天,匯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四、全新表達,自主創新節目模式,星素結合,精良制作。
節目的模式完全自主創新,演員詮釋新唱+傳唱人現場號子展演+紀實短片+ +點評嘉賓點評和鑒賞知識介紹+全網發布。展演和紀實結合,傳唱和點評互補。節目每期6首號子競相演出,但弱化了競技色彩,并不以投票打分機制吸引眼球,而是強化以真實記錄、真情實感來打動人心。棚內展演與場外記錄結合,不僅每場都有經典號子的改編呈現,還有每首歌曲人、史、景方面的紀實觀察。如第10期節目中,霍尊為更生動表達《采茶舞曲》的喜悅之情,特意前往茶園參觀,感受茶文化。這種臺前幕后統一呈現,讓號子的音符更能振奮人心?!秳趧犹栕印饭澞啃撬亟Y合,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同時,重視融媒體、全媒體傳播,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勞動號子》全網數據總量4.8億,微博話題總量突破4.1億,討論總量高達31.5萬;抖音話題超2億播放量,其中4條內容獲百萬流量。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廣東衛視原創音樂文化節目《勞動號子》全新打開方式,觸摸勞動號子的新時代溫度,在年末歲尾,破局綜藝節目內容和形式創新難點升級,躬身深耕勞動美這一豐厚文化沃土,特立獨行的開拓,頗具膽識、敢于嘗試的拓荒牛精神,用實實在在的創新節目,回答了當下綜藝節目創新的具象落點。正如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勞動號子》出品人蔡伏青曾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勞動號子》的傳播,讓這60首作品成為新時代奮斗的號角,成為新時代流行的經典?!笔展僦H回顧節目,《勞動號子》確實以全新理解做到了對文化的傳承和對核心價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