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吳勇  >>  正文
    吳勇:記者手記——堅信愛會贏
    吳勇
    2020年02月13日

    中國日報記者在雷神山醫院采訪現場

    “大兄弟,靠路邊走,瞅著點車?!?/p>

    聽到熟悉的東北話,讓我恍惚了一下。

    世界賊小,在距離沈陽1800公里之外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采訪,還能遇到老鄉。

    中建鐵投路橋公司華中分公司經理劉金濤因為趕工期,春節留在了武漢。疫情發生后,他主動報名,編入交通和防疫組。

    濤哥和我講,高峰的幾天,他指揮上千臺貨車進出工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物資向這里匯集,這也是雷神山10天建成的關鍵。

    辭別濤哥之后第二天,我在酒店遇到一名個子小小的、一陣風都可以刮走的女生。聊起來才知道她是無錫中醫院的護士匡敏,也是江蘇省第一個到達武漢的醫護人員。

    她從1月20日就來到武漢前線,堅守至今。

    還有來自天津的志愿者田曦,來武漢前先給家里寫下了遺書,交代了欠誰家的錢沒有還。

    在武漢就有危險,作為志愿者跑來跑去,更加兇險。

    “怕死就別來武漢,很可能就成了那5%里面。來了一定要提前做好陣亡的打算?!?/p>

    這些人的音容笑貌,不時回蕩在我的腦海里??傆X得明白了什么東西,但又始終看不太清。

    從沈陽、無錫、天津到武漢。這么多人,素昧平生,為什么能在危機關頭,共克時艱?

    2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布,建立省際對口支援。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16個市州及縣級市。

    遼寧、寧夏支援襄陽,重慶市、黑龍江省支援孝感市,山東省、湖南省支援黃岡市,廣西支援十堰……

    同事提醒才發現,劉金濤的微博“東北人,湖北人,都是中國人!”閱讀量已經252萬。下面網友紛紛留言,給武漢打氣,為東北點贊。

    “有國才有家,有愛就有希望,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做到這一點。

    在希臘神話中,丟卡利翁(Deucalion)面對洪水,只帶自己的妻子逃生。

    中國的傳說中,天神、英雄與老百姓則是作為一個整體。天帝派出各路神仙來幫助大禹一起對抗洪水。缺少任何一方,洪水都不會治理成功。

    從《禮記》的“大道之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到孟子的“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再到林覺民“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p>

    文化孕育思想,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是這種守望相助精神的根源。

    北京中醫藥大學李良松老師考證,自公元前 7 世紀至公元 20世紀,中國有史可查的較大規模瘟疫達 700 多次。

    這樣一個地域廣袤而又人口眾多的國家,之所以能歷經患難而浴火重生,最底層的基因就是分甘共苦的精神傳承。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所以不管是遼寧,天津還是江蘇,全國上下,眾志成城。

    最新的消息是,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29個省區市以及3支部隊醫院的165支醫療隊19916人馳援武漢,攜手共戰疫情。

    武漢是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兩千年前的戰歌,仍然激勵建設者、醫護人員、志愿者、記者奔赴戰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作者為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站長吳勇)

    【責任編輯:許聃】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站長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