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陳新光  >>  正文
    陳新光: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永久機構
    陳新光
    2020年05月22日

    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4年6月,國際博物館協會將博物館定義為“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機構。國際博物館協會將1977年5月18日定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并每年確定活動主題,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強調當下博物館對于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

    博物館演繹與博物館基本職責

    “博物館”一詞,源于希臘文“繆斯庵”(museion),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娝故窍ED神話中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的通稱,她們分別掌管著歷史、天文、史詩、情詩、抒情詩、悲劇、喜劇、圣歌和舞蹈,代表著當時希臘人文活動的全部。約在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的特爾費·奧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種雕塑和戰利品的寶庫,它被博物館界視為博物館的開端。在其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博物館只是供皇室或少數富人觀賞奇珍異物的收藏室。

    到18世紀末,西歐一些國家博物館相繼建立,人們對博物館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1880年,英國博物館學者魯金斯的《博物館之功能》論文和美國學者顧迪在《將來的博物館》和《博物館行政管理的原則》兩篇專論中,都強調博物館應成為一般公眾受教育的場所,使之不僅成為專家學者從事研究的場所,而且要成為教育機構的補充設施,校外教學園地。1974年6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提出將博物館 “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當做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諸于眾,提供學習、教育、欣賞的機會?!?/p>

    博物館的文化教育功能

    博物館的根基是“物”,博物館教育的實質是以物出發的教育,這是博物館與學校、展覽館等最根本的區別。西方歐美國家從十九世紀開始就把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與學校的常規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卓有成效。自進入20世紀以后,博物館即被賦予了教育的重任,無論是從歐美國家的博物館法條款,還是國際博協對博物館的最新定義,都不難看出國際社會對博物館教育職能的日益重視。在博物館的公共歸屬無爭議的情況下,廣泛、平等、無差別的接觸權成為博物館積極追求的目標,成為促進社會平等、多元和包容發展的文化力量。

    國外的博物館是在全球變革中保持活力。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意大利擁有世界約60%的歷史、考古及藝術資源。僅國立博物館就有4000多家,這些博物館和歷史遺跡每年吸引世界各地近4000萬游客,直接創匯約300億歐元。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以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美國的國家歷史不足250年,卻是世界上博物館最多的國家之一,從歷史、自然、航空、藝術到工業等都有專門的博物館,僅首都華盛頓就有近200家博物館,每年參觀的人數達到2億人次。德國是世界汽車大國,據統計,德國有170多家汽車博物館,在歐洲首屈一指。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國家的博物館建立了網絡虛擬展館。

    方興未艾的中國新博物館體系

    建國70年來,在黨和各級政府關懷下,中國博物館事業取得非凡成就,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備案博物館達5535家,其中非國有博物館1710家?!笆濉币詠?,我國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館,達到2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近年來,我國博物館走向數字化、科技化發展,越來越多的歷史文物“活起來”,讓人們“觸手可及”。普惠、研究、教育等已成為我國博物館發展的顯著特征,多元融合助力博物館功能和作用彰顯,改革創新推動博物館現代化、智慧化進程,交流互鑒指引博物館邁向世界舞臺。美國《藝術新聞》發布的2019年全球博物館和博物館展覽年度訪客量調查顯示,全球十大博物館中,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蟬聯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前兩名。

    博物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與延伸。利用博物館資源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特別是兒童教育已成為首要任務,以激發孩子的興趣、靈感和想象,這在國外發達國家已較為普遍。2015年,國家文物局、教育部《關于加強文教結合、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實現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探索構建具有均等性、廣覆蓋的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的機制。2019年,全國利用博物館資源舉辦展覽2.86萬個,教育活動33.46萬場,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在抗疫期間,全國博物館系統狠抓防控、主動應對,推出2000多個線上展覽,總瀏覽量超過50億人次,通過啟動抗疫見證物征集工作,“為明天收藏今天”,展現了文博行業同舟共濟、萬眾一心的精神面貌和責任擔當。

    全球化智庫(CCG)特邀研究員、上海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