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2020年的這四年里,江西徹底進入了改革時間。這四年,江西不斷實現新的改革愿景突破,不斷加快構建體制、開放、實干、創新“四位一體”新優勢,高質量發展步入重要關口。
一、釋放體制新優勢確保高質量發展是系統型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廣、難度大、周期長。增創體制優勢必須建立在明確江西省高質量發展戰略定位、路徑設計和推進節奏。一是高質量發展戰略在地位上必須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是增創體制優勢的前提。江西省在江西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上正式提出了“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的高質量發展方針,為新時期江西省持續推進改革發展事業奠定了基礎、明確了方位。二是高質量發展在路徑設計上既要重視“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又要強調以成熟的經驗引路是增創體制優勢策略。當前,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方案,既要大膽的試,對經驗要推廣、缺點要修正。三是在高質量發展的推進節奏上要把握系統性、整體性及協同性的關系是增創體制優勢的方法。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覆蓋江西省各領域各方面,雖然領域范圍、具體內容和復雜程度有不同,但對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要求是一以貫之的。
二、釋放開放新優勢確保高質量發展是開放型發展
通過擴大開放優勢,再以高水平的開放來推動江西省高質量發展是重點。第一,擴大開放優勢對國外開放方面而言就是要繼續擴大開放力度。2020年4月,《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復》(國函〔2020〕36號)文件正式對外發布。批復指出: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努力走出一條內陸省份高水平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新路子。第二,擴大開放優勢對國內其它省份而言就是要繼續深化合作關系。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挖掘區域合作潛力,推動資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動,加快構建全域統籌、量質雙高的開放格局。第三,擴大開放優勢對省內準入市場開放方面而言就是加大既定方案的執行力度。要嚴格貫徹落實《中共江西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等“1+N”個配套文件的精神,持續深化推進江西省國有企業改革的進程。對完全符合市場準入的行業列出名單,只能部分準入的行業加快企業混改進程,盡快使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浪潮中去。
三、釋放實干新優勢確保高質量發展是落地型發展
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體現在實效上。強調要有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和會抓的本領方法,關鍵要在實踐中創新謀劃、狠抓落實,營造“三不一有”(不埋怨、不爭論、不刮風,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的干事環境,團結一直向前看。一是要堅持換位思考,從企業和群眾的角度上謀劃,以企業和群眾的感受確立高質量發展的標準。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學會換位思考,搞好需求對接,精準把握企業和群眾需求,弄清楚服務對象的需要是什么,弄清楚哪些最急迫,先弄清楚先進標桿是誰、差距多大,弄清楚突破口在哪里。二是把事干實也要講究具體執行方法。執行確實很重要,但執行也要講究方法。第一是執行主體是誰一定要明確;第二是執行過程中主體要服從政策法規等規則,在執行層面上級不僅要服務下級,有時候還要服從下級,一切服從于基層執行主體打勝仗;第三是多搞橫向的方法、經驗交流會,少搞縱向的檢查評比考核驗收活動,在執行層面上級很多時候是無力指導下級的,上級應有自知之明;第四是發現典型,提升典型,典型引路。
四、釋放創新新優勢確保高質量發展是動態型發展
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一條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前進的改革創新之路。馬克思曾說:“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強調“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要辨證地、歷史地、全面地看待江西省高質量發展中的問題,不能以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辨證地看江西省較之沿海開放更早城市相比,他們過去的出現地問題也許就是江西省當前遇到地問題,因為這些問題不是江西省獨有的,而是我國一個共性問題。歷史地看江西省改革開放時間較之一線城市而言是較遲的,對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必事事都搞的很緊張,硬環境與軟環境方面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里有老問題也有新問題。全面地看對出現的問題放到江西省來看是不是具備普遍性,如果具有普遍性,那這也為系統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一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