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趙建明  >>  正文
    趙建明:機關人員在工作中要妥善處理好五對關系
    趙建明
    2020年06月05日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治理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特別是黨中央對“放管服”的逐步深入推進,對各級機關及工作人員履職要求提出了更加高的標準。那么,何謂機關?辭海表述為辦事單位或部門,代表著權力和權威,特別是各級黨政事業機關,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歷來被社會大眾所追捧。其所從事的工作看似很神秘、也很高大尚,涉及了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當你真正身臨其境工作其中,褪去鮮亮的外衣,其實就是一個單位或部門人與人關系的處理,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卻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服務在各級黨政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身為黨和國家形象的代言人,以及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模范先行者,在合力推動機關各項工作良性發展、真心想謀事謀成事、確保把黨的各項惠民措施落細落地的過程中,應妥善處理好以下五對關系。

    一是分工負責與團結協作關系。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由無窮無盡的關系編織而成的,所從事的工作環境一定會面臨著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需要平衡協調。比如:上下之間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左右之間分工與協作的關系,彼此之間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從社會分工角度分析,一個單位一個部門都會有不同的職能任務、不同的條線工作,需要專人分工負責,按照職責權限獨立完成工作;從社會貢獻回報角度分析,每個人只有在生產產品價值過程中才能獲取相應的薪酬,從事行政事業工作的人員也不例外,也只有通過社會服務產生間接的經濟價值獲得薪酬;從管理相關性角度分析,大數據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職能交叉,任何一個單位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單獨完成任務,多數情況需要單位各部門之間、部門內部每個人的協調配合。一個單位本身就是一個團體、一個整體,上下之間、左右之間、彼此之間,都是密不可分的,身影相隨。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力量最大也是有限的,更需要的是團體中眾人的緊密團結互相幫襯。那么,分工負責與團結協作,很好地解決了這對矛盾。這也是我們每名機關人員有效開展工作所要面對的一對難兄難弟,就像鞋與腳的關系,誰也離不了誰,必須要有全局觀念,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加強團結協作,在團結協作的前提下具體分工負責。

    二是繼承傳統與開拓創新關系。古人云:“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乎其官?!币馑际窃谖灰惶?,就應盡責一日。那么,怎樣才能盡好職責?《國語·魯語》中講:“不厚其棟,不能任重?!睘楣購恼皇腔烊兆?,需要過硬的能力素質作支撐,更需要適應時代的要求。我們的社會在進步,環境也在改變,從政的條件正在不斷變化。凡事不可能一成變,任何單位都是在變與不變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變是大千世界的主流,是思維理念的引領;不變是相對的,是工作作風和工作經驗的弘揚。我們都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地理位置是不同的,所從事的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以及所面臨的每一項政策制度,都受時空條件限制。而客觀實際是錯綜復雜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制度,以及貫徹落實所采取的措施辦法,必須與這個客觀實際緊密結合,才能煥發出應有的生命力。具體到我們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或所做的每一件事,可能會遇到某一段時段這樣干行,那樣做可能不行;某個單位這樣干行,另一個單位那樣做可能也行。工作經驗并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我們所開展每項工作或所做每一件事的標本。以往的工作經驗,有順應時代潮流的,也有落伍形勢任務的。唯有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在繼承和弘揚一個單位良好的工作作風的基礎上,守正創新,開拓進取,采取具體問題加以具體分析的方法,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推動工作,才能將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在本單位本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三是加班工作與照顧家庭關系。人只要活著,就是要工作養家糊口。當今社會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自己當老板,另一條是給他人打工,但不管在企業還是在黨政機關,都將會以一個團隊形式而存在。這是我們和社會之間和他人之間進行交換的橋梁,是我們顯示自己存在的舞臺,是我們美好家庭的后臺,是我們提升身價的增值器,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客棧。誠如一位領導同志所言:如果你是小草,單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鳥,單位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條魚,單位就是你的海。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個人的成長進步,除有家庭的有力支持外,工作單位就是你施展才華的平臺。從工作開始到退休,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將始終處于家庭和單位的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中,你離不了家庭,但你離不了單位。沒有家庭觀念不行,沒有單位情結也不行。比如:當下舉全國之力正在共同抗擊的新冠肺炎疫情,黨政企事單位的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顧大家舍小家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只要社會存在,一個單位,特別是黨政機關終究不可按部就緒踩點上下班,總會有一些突擊性任務和突發性事件,有的政治性時限性要求都很高,有的甚至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班加點在所難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也就有不同的結果,有愉快服從的,有討價還價的,甚至還有拒不執行的。那么,在必須完成上級和單位賦予的工作任務前提下,我們到底采取何態度呢?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家如單位、單位如家健康的準確的工作理念,像看待家一樣看待單位,像愛護家一樣愛護單位,像建設家一樣建設單位,在照顧好家庭生活的前提下,勤懇工作,去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

    四是請示報告與貫徹執行關系。這對于像黨政事業單位,這樣的一個政治性政策性社會性要求比較高的團隊來說,正確處理好請示報告與貫徹執行的關系十分重要。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兜茏右帯钒炎鋈说拇笤瓌t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我們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具體引伸到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就是說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規,去規范每個公民的行為;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家規,去規引每名家庭成員的和諧相處;一個單位有一個單位的工作規矩,用以協調單位內部成員之間的工作秩序。其中請示報告與貫徹執行,就像一個硬幣的兩個面,是推動機關各項工作開展的兩個推手,必須兩手抓、兩手硬。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做每一件事、開展每一項工作不可逾越的一條鴻溝,要在認真學習黨和國家政策規定、熟悉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加強請示報告,準確領會單位領導的意圖,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擺進去,才能事倍功半地將每一項政策規定貫徹落實到工作當中。反之,不請示不報告,脫離實際,盲目而機械地去貫徹執行,既不能較好地得到領導和上級有力的支持,也放不開手腳,推行不下去,很有可能出亂子,甚至造成各項政策制度與現實要求兩張皮的現象,最終的結果,是上級不認可,領導不滿意、群眾不實惠。以往的經驗教訓告誡我們,像干了一半,干不下去的半拉子工程不少;干完了,最后又“另啟爐灶”重新干的事情也很多。

    五是服從決定與建言獻策關系。金無足金,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的頭腦、思想和思維有局限性,視覺有盲區,無論什么時候誰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映得完全正確,無遺無誤。不僅需要不斷學習和認識,更需要眾人的幫助和提醒,博采眾長。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作為領導者和上級,在作決策、下指示前,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思考的基礎上,要集思廣益,上下一起共同研判情況,認真聽取不同的意見建議,創造一個寬松而舒暢的工作環境。而作為被領導者和下級,在行動或貫徹執行上級決策指示中,事前要主動大膽地提出自己想法和意見,多提合理化的建議,及時準確地向領導和上級陳述行動過程中可能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分析利弊兩方面的因素,積極爭取領導和上級的有力援助,以便節省人力物力,贏得時間。一旦,領導和上級作出了決定,特別是集體討論形成的會議決議,有不同意見的事先可以聲明保留,但必須堅決而毫不猶豫地貫徹執行,不能講條件、打折口,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任務按時高質量地完成。這既是黨和國家法律法規賦予我們每名公民責任、權利和義務,也是我們每名機關工作人員創造性推動工作落實應遵循的一個普遍原則。

    【責任編輯:呂佳珊】
    轉業老兵,現從事基層治理工作。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