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針回撥到2006年,在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曹伯純和陸兵主席的主導下,“建設五象新區、再造一個新南寧”的戰略決策正式從自治區層面提出。2011年,在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和馬飆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推動下,五象新區建設迎來第一次開發熱潮。直到2013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才組建五象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標志著五象新區進入了全新全速發展階段。經過15年開發,但距升格為高水平的國家級新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早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制度型開放”總體要求;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在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擴大高水平開放和深化市場化改革互促共進,就是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的轉變。五象新區作為廣西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高端產業化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及現代治理化高地的前沿,就如何耕好制度創新這塊試驗田并走出制度型開放新路子,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區域開放新體制,需要在制度型開放重點、產業開放策略、開放平臺載體、開放政策制度上,采取更有針對性與特色的策略和舉措。
第一,制度開放是重點!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行政體制,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形成制度開放新優勢。針對五象新區的建設要求,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在商事、投資、貿易、事中事后監管、行業管理制度等重點領域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
一是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推動企業從注冊到注銷的全鏈條、集成化、系統化改革,探索實施市場準入自動許可制度,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內許可準入措施,企業設立后、辦理許可證之前,允許企業直接從事相關經營活動,只需企業承諾在規定期限內按照相關規定辦理許可證;二是進一步完善投資管理制度。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并進一步完善外資準入管理制度。同時,進一步深化投資項目從選址、核準(備案)、設計審查、施工許可到竣工驗收的審批全流程改革;三是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推進南寧片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逐步實現國際貿易業務全流程全覆蓋;四是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從自治區政府、南寧市政府、自貿區辦等方面梳理職責,推進五象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監管方式逐步由事前審批為主向事中事后監管為主轉變,推動信用平臺、監管平臺、機構整合和流程優化等領域的改革創新;五是進一步構建開放型的行業管理制度。結合五象新區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文化傳媒、新興制造“五位一體”的產業布局,對一些五大產業特別是服務業領域的管理規定、規章、條例法規等進行系統性梳理,完善有助于產業高質量開放發展的行業管理制度。
第二,開放型的產業政策由標準化向定制化轉變。結合五象新區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文化傳媒、新興制造現有產業結構,針對不同產業系統性設計產業開放政策和制度,找準和彌補產業發展短板,集聚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助力五象新區高質量發展。
一是圍繞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文化傳媒、新興制造五大核心產業,精準施策。以制度型開放為主的新階段,不同產業的開放重點不同,需要系統性設計和精準把握。作為六大國家戰略加持的五象新區,產業提升空間巨大,應全力優先發展五大產業,待這些產業和企業集聚然后對周圍地區進行擴散,形成強大的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形成“增長極”;二是以制度型開放為主的新階段,服務領域或者說產業鏈上的服務環節越發重要,產業的發展重點也不能僅僅局限于招商引資等某一個環節。制造業的開放,一般是靠土地、稅收等傳統優惠措施引入大型工業項目,產品生產線落地、項目投產運行后,相關配套企業慢慢聚集,產業體系逐步完善。而服務業的開放完全不同,在給予優惠措施吸引服務項目落地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大部分服務業項目的“輕資產”“易搬遷”等特征,關注相關服務業項目的業務訴求,加快培育市場需求,要適應制度型開放和服務業開放為主的新形勢新特點,向構建良好的系統性產業發展生態轉變;三是需要針對新的產業生態實施具有前瞻性的產業開放策略。隨著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適應新時代的新需要,需要更加聚焦人才、技術、數據信息等高端要素,在集聚高端生產要素、高端產業方面出臺前瞻性的政策措施,把五象新區打造成資源富集區。
第三,適應新時代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要求,切實發揮五象新區六大國家戰略加持的優勢,量身定制,積極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推動形成“東融、西合、南向、北聯”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一是穩步推進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高質量發展。用好用實自貿試驗區賦予的改革自主權,根據南寧片區的實際情況,在戰略定位、建設模式、試驗任務等方面繼續深入開展差異化探索,對南寧片區管理委員會職能、工商部門職能、海關監管職能及司法機構職能進行轉變與創新,特別是如何處理好自貿辦與南寧市政府、五象新區管委會的職責,推進解決在機構設置、機構調整、區域范圍整合調整等方面的現實問題,確保各項試驗任務和措施有效落實;二是擴大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范圍。探索產業開放與園區開放相結合的自主開放新模式,研究設立全球離岸科技與文化創新示范區或服務貿易特殊監管區域等新的開放平臺和載體,對中國—東盟新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進行升級;三是以中新智慧物流園區為示范,加快建設FTA項下的雙邊國際合作產業園。在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項下的雙邊國際合作產業園與傳統的國別合作產業園不同,它可以在FTA框架下爭取針對特定國家或地區、點對點的開放政策和制度突破;四是推進建設“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五象新區作為廣西踐行“三大使命”的重要主體,通過走出去或引進來的方式,推進“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