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瑤海區,有一個從城中村改造而來的大公園,名叫青年創意田園。
365公頃面積,3萬平方米花海,150余種植物,2.1公里全民健身運動大環線,1.3公里濕地景觀帶,六大功能區滿足市民不同的休閑娛樂需求......
這些是我最近在青年創意田園了解到的一組數字,而比數字更令我愉悅的是秋日里我在花海中徜徉,在觀景臺上遠眺,在林蔭小道上穿梭時看到的不同景致。
我是第一次來到這里。聽說這里以前是一個名叫鐘油坊的村莊。在合肥生活,鐘油坊的名字我倒是聽過,“油坊”二字一聽就知道跟農村有著莫大的淵源。
我試圖從過往的新聞報道中了解這里的歷史,是骯臟的污水淹沒了稻田,是私人小廠起了大火,是制造“黑心棉”的窩點被端,是破舊的道路多年沒有修好。
隨著城市的擴張,當農村被城市包圍,村就成了城中的村,“城中村”也就成了“臟亂差”的代名詞。
我還從B站找到一段視頻。若在當時,我會覺得這段視頻極其無聊。20分鐘的視頻中,拍攝者從城市的大路上一路走到村外廢棄的鐵路,搖搖晃晃的鏡頭中可以看見破敗的道路,堆在路邊的建筑垃圾,見人就躲的瘦狗和石棉瓦搭成的茅房邊窄窄的菜地......
視頻只有600多人觀看。這里曾經是一片被遺忘的土地。
而今,除了一座老炮樓還在昭示著侵華日軍當年不敗的幻想,一棟小學校舍已經被改造成游客接待中心,其他的建筑全都不見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秋風中依然盛開鮮花的花田,是相互追逐的人大孩子腳下的草地,是被各色帳篷點綴的樹林。那些大小不一的水面正是曾經村民灌溉農田和養魚的池塘。
在創意田園的入口處有一個廣場,穿著相同服裝的一隊廣場舞愛好者伴著動感十足的音樂正跳得起勁,他們身后的兩個孩子模仿他們的舞步,學得有模有樣。
(作者為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