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以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高投票率載入史冊,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以微弱優勢戰勝現任總統特朗普。雖然這次總統大選攻防激烈,但是從拜登的競選政策宣示和顧問團隊來看他上臺后的經濟政策和對華政策主線大概率將回歸過去,繼承并發展奧巴馬時代的經濟政策。
與特朗普經濟學崇尚自由市場的理念相反,拜登經濟學的核心就是提高稅率。拜登提高稅收的政策迎合了民主黨的基本盤,具體的稅收措施包括不會對年收入在40萬以下的群體增加稅收、把公司稅從21%提高到28%等。外交智囊Jake Sullivan認為拜登經濟政策不會傾向于百萬富翁和大公司的利益,而是側重中產階級和中小企業的利益。拜登上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過救助中小企業的刺激計劃,拯救美國的失業率。
經濟智囊Jared Bernstein認為拜登經濟學將有三大重點。一是聯邦政府盡快采取行動控制住新冠疫情。二是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為受損群體提供足夠的財政補助。他認為到目前為止經濟是K型復蘇,富裕階層依舊過得不錯而底層則是苦苦掙扎。三是增加經濟彈性來應對從氣候變化到種族不平等帶來的挑戰。他預計拜登上臺4年將會有2萬億美元投入清潔能源。此外還有7750億美元投入到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住房、養老保育等項目。對于貿易戰的問題,他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已經影響到了美國農民、制造業、出口企業以及美國經濟。拜登將通過三個渠道打造一個保護工人利益的貿易政策。首先是與盟友合作鎖定和鼓勵國際貿易中的破壞者。其次是確保匯率和資本流動因素不會破壞貿易結果。最后是通過一系列措施包括稅收獎懲、政府采購鼓勵國貨等來鼓勵制造業回歸美國。與特朗普不同,拜登認為國際貿易談判中美國政府應該重視工人、工會和消費者的權益。首席外交智囊Antony Blinken認為美國要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居于強勢地位,需要先處理好自身事務、回歸正常秩序。美國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重新激活民主、強化與盟友的外交關系、強調價值觀等措施來修復國際地位。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認為特朗普會在第二任內變本加厲打貿易戰,而拜登則會利用TPP框架聯合盟友對中國施壓。
在能源政策上,拜登積極推動氣候變化議程。與特朗普否定氣候變化不同,拜登將使美國重新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并提出到2050年美國碳排放為零的目標。此外,外交政策的變化也會帶來原油供求關系的深刻影響。加拿大皇家銀行大宗商品主管Helima Croft預測拜登上臺后會重新回到伊朗核協議軌道上,這樣伊朗將為全球原油市場提供額外的產能。
綜上所述,拜登時代的政策大概率是奧巴馬時代政策的2.0版本。就內政而言,改變特朗普政府對新冠疫情放任自流的態度,積極抗擊疫情。此外通過政府投資大力促進美國制造業復蘇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大力拓展工作崗位保護勞工階層的利益。就外交而言,拜登團隊是熟悉的談判對手,會為中美關系提供一個穩定的外交渠道來溝通分歧。但是美國對于中國戰略競爭者的定位不會改變,民主黨對于中國一些原教旨色彩的價值指責不會改變,因此預計拜登上臺后美國方面不會放棄摩擦,只是會調整特朗普時期博大小的博弈策略。
(翊君,上海市美國學會兼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