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table id="aa00a"></table></li>
    <li id="aa00a"></li>
  • <tt id="aa00a"></tt>
  • <li id="aa00a"></li>
  • 范正利  >>  正文
    范正利:回望與前瞻,新歷史節點的中國高速公路
    范正利
    2020年12月23日

    “這令人難以置信,在這樣的地形下實在不容易了。無論多高的山峰,還是多深的峽谷,都不能阻止他們”。杰里米·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駕車行駛在中國高山峽谷間的高速公路上,不住地發出感嘆。這位前英國廣播公司(BBC)著名主持人,在亞馬遜出品的汽車類節目《The Grand Tour》中認為中國高速公路堪稱世界奇跡。

    1931年,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建成于德國。這條長約30公里的高速公路從科隆通往波恩,當時的科隆市長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于次年宣布其正式開通。阿登納,后來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任總理,他的預言是:“以后的公路就是這樣的?!碑斎?,他指的是高速公路。

    “什么叫高速公路?我們最開始任何概念都沒有?!敝袊こ淘涸菏?、國家高速公路的奠基人沙慶林,生前回憶當初醞釀高速公路的情形。直到1975年,中國交通部第一次組織人員到日本考察,才知道何謂高速公路。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國家提出了一個被稱為“高速公路修建技術”的新課題。然而,由此引發的爭論持續了數年。當1980年代,世界發達國家已在計劃建設跨區域、跨國的高速公路網絡時,中國內地多數人還無法理解高速公路“全封閉和全立交”這一理念。

    “國內有一股強大的反對聲音充斥著報章雜志,但高速公路技術政策確實關乎未來幾十年我國公路建設發展方向?!睍r任國家經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總經濟師的王德榮力排眾議,竭力主張把建設高速公路寫入技術政策。

    1989年7月,在沈陽召開的高等級公路建設現場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必須發展”。此前5年,沈(陽)大(連)“汽車專用公路”(后被正名的“高速公路”)艱難邁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必須承認,中國高速公路的起步時間較西方發達國家晚了大約半個世紀。

    但似乎一切又不晚,應運而生的中國高速公路注定會后來居上。從1988年10月滬嘉高速公路最早建成通車,到1999年10月30日濟(南)泰(安)高速公路竣工,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萬公里,“僅用11年走過了很多西方發達國家50年所走過的歷程”。此后又僅用兩年,總里程于2001年達到1.9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截至2018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了14.96萬公里。沒錯,僅2019年一年的里程就接近1萬公里。如果參照這個建設速度,2020年底的數字或逼近16萬公里。

    2020年終歲尾,又有一批高速公路或竣工或通車。11月19日,江蘇首條新建“綠色”高速公路——“鎮丹高速”通過項目工程竣工驗收;11月26日,山東4條高速公路同日通車,創本省高速公路同日建成通車數量和里程之最;11月27日,隨著3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寧夏“三環四縱六橫”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12月6日,攀大高速公路(四川境)開通試運行,而計劃在12月25日通車的成資渝高速公路則直接連通成都天府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兩個國家級新區。

    同時,又有一批高速公路密集開工加速籌劃。12月2日,浙江柯橋至諸暨高速公路舉行了動工儀式;12月3日,廣西樂業至望謨(樂業段)高速公路開工建設;12月5日,安徽包括5個高速公路項目在內的一大批交通重點工程集中開工;12月8日,河南高速公路“13445工程”首批9個項目合作企業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

    短短30余年,穩居全球第一的16萬公里通車總里程!令西方國家驚嘆的不止是中國高速公路的發展速度、工程規模,還意味著一項項世界級技術難題被攻克,一項項世界紀錄被創造。新的歷史節點,中國高速公路又將如何延伸?

    “十四五”時期,中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支撐,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是順應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客觀需要。

    作為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一部分,中國高速公路的未來也必定轉向高質量發展?!跋到y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則是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特征??梢灶A見的是,“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時期,是全球新型基礎設施大發展大演進的關鍵期,是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大協同大融合的加速期。

    《交通運輸部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行業創新基礎設施”。積極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融入高速公路建設,未來在中東部地區新建智慧高速公路或對存量高速公路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號稱中國首條“超級高速公路”的杭紹甬高速公路,將具備智能、快速、綠色、安全的四大要素,計劃于2022年杭州亞運會之前通車。這或許是未來中國高速公路可資借鑒的一個樣本。

    “設施聯通”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方向,以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管道、空間綜合信息網絡等為核心的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加快形成。這也使得中國高速公路建設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中國技術、中國標準成為可能。況且,中國已正式加入《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公約)。

    2019年8月18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下首個落地的基礎設施項目——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奧布雷諾瓦茨—利格段通車,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首條高速公路;2020年2月23日,作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的斯里蘭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長線通車;2020年?12月20日,中老共同投資建設的老撾第一條高速公路——中老高速公路萬象至萬榮段,提前13個月建成通車,結束了老撾不通高速的歷史。

    塞爾維亞、斯里蘭卡、老撾的高速公路項目是轟轟烈烈的“一帶一路”建設圖景的縮影,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基建企業通過提供“最優方案”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生根。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中國高速公路,無論是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還是助力于國際經貿合作,仍將領跑世界。

    財經作家、高級記者,系《人民交通》雜志總編輯。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喷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