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聯合推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欄目特別奉獻的五集紀錄片《民之法典》,匯集全國頂級法律專家資源,以真實案例為切入點,從時代、國家、社會、家庭、個人五個維度闡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與人民生活的密切關系和深遠影響,2021年2月18日至2月22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一、全方位立體化展現民法典精神內核,彰顯中國法治文明的水平和高度
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五集紀錄片《民之法典》講清楚了,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講清楚了,實施好民法典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講清楚了,實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五集紀錄片《民之法典》把民法典出臺后對當今時代百姓生活方式乃至社會發展變化用鏡頭進行了忠實記錄,真實客觀、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中國法治文明的水平和高度,詮釋了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民法典。民法典將成為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留給后世的一座法治豐碑。
紀錄片《民之法典》共分為五集,分集題目為《應時而生》、《以民為本》、《無信不立》、《家順人和》、《生命尊嚴》,每集50分鐘?!睹裰ǖ洹吩谏鐣畹膶挾?、廣度和深度里展現了民法典在自然、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各個層面的廣泛場景應用:從網購中的電子合同糾紛解決到虛擬財產受保護,從提供新農改的法律保障到創新性提出“綠色原則”規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高空拋物和個人信息泄露等民生難題治理到優先保護民事權利,從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到千家萬戶的物業規范,從公交出行“霸座”問題的解決到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從胎兒和未成年人的權利保障到對禁止性騷擾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
透過一個個鮮活的民事糾紛場景和真實的典型案例,《民之法典》助推民法典的精神和條款在廣闊且與民眾生活密切的時代社會生活圖景中全面落地,進而彰顯出這部法律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通過對歷史資料的深度挖掘,對相關人員的細致采訪,再結合法學專家學者的深入解讀,《民之法典》深入淺出地詮釋、普及了民法典中的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富強文明。
二、把宏大敘事和百姓敘事相結合,“故事表達”,生動講好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該片具有強烈的現實關照,令這五集紀錄片獲得了一種歷史縱深感,把宏大敘事和百姓敘事相結合,深入挖掘民法典的歷史內涵,講好法治中國故事。每集講述四至五個故事,聚焦百姓身邊事,直面社會痛點,比如高空拋物傷人難維權、套路貸高利貸陷阱等等。這些民生治理難題,都在這部民法典中得到了切實回應。
近年來,高空拋物造成的悲劇時有發生,不少案件難點在于找不到具體行為人。民法典為公安機關保障民事權利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業公司的安全保障義務也被寫進民法典。此外,民法典明確禁止高利放貸,當刑事制裁與民事責任并存時,民事賠償將獲得優先實現,這有力體現了民法典對民事權利的優先保護。
民法典在其各個領域條款內的規定也展現出新時代發展的意義,例如App對于個人隱私的保護、游戲充值等規定,處處體現了時代發展人們的需求和立法者對于日常生活的良性思考,也較大程度地避免了遇到新型糾紛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通過講百姓身邊的故事,凸顯了民法典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內涵。
《民之法典》以記錄與理論、文獻與敘事、人物與事件、情感與故事相結合的展現形式,用具有鮮明特色的鏡頭語言,講好法治中國故事,從而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切實推進民法典的實施。
三、傳播司法文化,社會反響強烈,匠心制作精良,打造法治題材紀錄片精品。
為了抒寫好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創作團隊花費了大量精力,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立項和拍攝。團隊分成6組,輾轉北京、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海南、山東、新疆等多地,尋找、采訪與民法典所涉條例有關的案件和當事人,記錄了他們曾經的困境,也在新法律框架下留下了他們的笑容,最終打造出這部集知識、人文和情懷于一體的“民法典的熒屏教科書”。
《民之法典》把筆觸深入到現實深處、歷史深處、文化深處,在以往法治紀錄片的基礎上有拓展、有創新?!睹裰ǖ洹吩谟矛F代影像藝術手法解讀民法典的同時,也對我國司法演進背景下的中國司法文化精髓進行了淬煉,從而增強了當代中國司法制度自信和司法歷史傳統的文化自信。
該片制作精良,《民之法典》五集紀錄片與融媒體宣推形成“組合拳”,把一個個法律熱點變成一堂堂生動的民法典公開課:著眼矩陣傳播,通過全國數百家公檢法司多平臺矩陣傳播,數倍化擴大普法聲量;深度運用全媒體創新傳播的產品邏輯,推出《民法典vlog》百余期融媒體短視頻,截至發稿前,微博同名話題閱讀量已達1.3億次,多個熱點話題頻頻出圈,雙屏共振傳播法治聲音。
《民之法典》五集紀錄片自播出以來引發社會強烈反響,正如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王利明所說:“《民之法典》有力推動了民法典精神的傳播,更提升了社會各界的民法法治思維能力和水平?!?/p>
十三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孫憲忠也提出贊賞:“民法典重在實施,這一精品力作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利這一維度看意義顯著?!?/p>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李永軍表示:“《民之法典》紀錄片深入淺出,法律點嚴謹準確,對于民法典的宣傳和普及具有極強的積極作用?!?/p>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謝鴻飛評價道:“《民之法典》既高屋建瓴地展望了民法典對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的治理創新,又細致入微地闡釋了民法典對家庭生活和個人命運的具體影響,它將專業性和通俗性熔于一爐,春風化雨,完美詮釋了民法典何以是“民之法典?!?/p>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點贊,這部紀錄片既提高了人民群眾對民法典的認識和了解,增強了全社會法治觀念,也以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實踐展示,進一步弘揚了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助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磅推出的五集紀錄片《民之法典》以高站位和大格局,向世界講述好我國全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意義,向公民講述好學習民法典更能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熱潮?!睹裰ǖ洹芬跃嫉闹谱骱蛣撔碌谋磉_,不僅顯現了濃厚的時代氣息和人文關懷,也大力傳播了司法文化,更增進了民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解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