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H&M辱華事件爆發,隨后事件進一步發酵,辱華品牌也逐漸增多,又牽扯出優衣庫等品牌。3月25日一早,人民日報發聲,點名巴寶莉、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等品牌辱華,每個都是大家熟悉的品牌。
面對中國崛起,西方不顧顏面,肆意歪曲事實、編造謊言,欲圖把持國際輿論,打壓中國發展壯大。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國家極盡強詞奪理之能事,以所謂“強迫勞動”挾持新疆棉花做文章,真實目的是離間中國、經濟打壓、政治構陷,是西方霸權主義的野蠻再現。面對圍堵,我們要沉著應對不怕事,敢有理有利有節地回嗆,教訓一小撮西方人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傲慢姿態。
西方企業“碰瓷”新疆棉花的背后,其實透著經濟利益和政治操弄。一方面,西方制造業并不十分發達,優質產品就那么幾個,有的原料供應、生產銷售十分依賴中國,諸如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受到疫情沖擊影響,中國市場銷售是其支撐點,它們在其他國家甚至在美國本土的銷售業績十分堪憂,“碰瓷”新疆棉花有益于助長其國內甚至是“五眼聯盟”勢力范圍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帶貨”,是其提振銷售業績的政治營銷手段;另一方面,西方人有錢了就參與政治活動,諸如這些國際品牌,背后老板何嘗不是控制著龐大的經濟財團,不少人擔任著議員之類的政府工作,讓所屬品牌跟著“五眼聯盟”跳腳,不僅有經濟利益可取,還有政治利益可撈,當然會照葫蘆畫瓢“碰瓷”新疆棉花。
吃中國飯、砸中國碗,時間久了無須再忍。對于這些服裝品牌賣弄政治情趣,我們要給予堅決痛擊,過去之所以有外資企業敢于切割中國地圖、發表辱華言論,就是因為在中國違法成本太低,叫囂兩句被罵幾回就又恢復如初,它們打心眼里覺得中國人好欺負。但是,隨著中國和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國家展開輿論戰,我們應該擯棄過去那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寧人的心態,拿出壓箱底的絕活打臉這些靠中國市場養活的服裝大牌,明確告誡他們:吃中國飯,就得守中國的規矩。不殺雞儆猴,恐怕以后還有更多吃里扒外的現象,是時候掰正我們的位置了。
面對攻訐,我們的輿論要保持清醒,不能跟著瞎起哄亂掰扯,必須就事論事談應對。比如,明星代言品牌遭遇企業構陷祖國時,不能緊趕快催明星們撤銷代言,似乎不快點撤銷就是人民公敵。其實,明星代言品牌執行撤銷有一系列的法律過程,不只是發個聲明那么簡單,我們內部不能以誰發聲明快、誰發聲明慢來討伐明星們,甚至給人扣上是否愛國的帽子。必須相信,但凡有愛國之心護家之行的明星,一定見不得代言品牌辱中華傷同胞,必定旗幟鮮明地與他們劃清界限,這絕不是發表一紙聲明那么簡單,真正是否愛國還得聽其言、看其行??燎竺餍侨∠詴r,自己還得拿出決絕姿態,向涉事企業亮明態度,既要陳清利害關系,又要量力而行使之付出代價,促其畏懼不敢再犯眾怒。在中國,只要聚合人民力量,我們就能給挑撥離間者、栽贓構陷者、政治操弄者迎頭痛擊。
西方企業“碰瓷”新疆棉花,絕不是表面那般簡單,重頭戲可能還在后頭。面對西方夾擊,我們并非無法應對,相反有充分的底牌,消費能力就是最大的牌。我們不能為了盲目支持國貨而排斥西方品牌,這樣只會故步自封,但可以選擇對華友善的西方品牌。世界那么大,選擇衣服不一定只圍著耐克轉,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