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民參與垃圾分類以來,綠色環保的生態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類成為人們行動的自覺,美化亮化了身邊居住環境,但也遇到了分類投放易,習慣養成難;監控取證易,精確追蹤難;批評教育易,懲罰處置難的困境,致使投放垃圾不按規定要求隨意丟棄的現象治理難。月亮灣社工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垃圾分類納入黨建工程,緊盯亂象反復抓、抓反復,堅持軟硬兼施、宣罰并舉,以點帶面破題垃圾亂丟亂棄現象,守護美麗家園。特別是自《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高標準做好垃圾分類“三定一督”工作,注重對轄區居民行為習慣養成抓起,堅持人治、智治和法治相結合,在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組織的各類考核測評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2020年被評為蘇州市垃圾分類先進單位。
一是完善設施夯實行動基礎。安排垃圾分類專項資金497.5萬元,對8個小區的垃圾房統一進行升級改造,讓每個垃圾分類點富有人文氣息,營造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氛圍;在每個投放點位安裝云監控,實時將垃圾投放畫面傳輸到社區及物業工作人員手機上,第一時間糾治垃圾亂丟亂棄不文明現象;在每個投放點位上設立“曝光臺”,第一個時間將非投放時間段亂丟垃圾的行為進行曝光,教育警示小區居民。二是全民動員濃厚環境氛圍。將垃圾分類融入社區文化活動之中,采取大喇叭、海報、微信、微博等線上線下方法手段,全方位無死角地開展宣傳動員,讓廣大居民群眾從思想意識上筑牢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生活理念;探索21天習慣養成法,深入開展守桶打卡行動,幫助居民養成垃圾正確分類的良好習慣;廣泛動員商戶經營者開展美化商業街活動,全面撤除商業街公共區域垃圾桶,讓每家商戶按垃圾分類要求自行配置垃圾桶,從源頭徹底解決公共區域垃圾分類難的困境。 三是法治護航強化檢查監督。在破解居民垃圾分類不良行為習慣上,貫徹懲教并舉的方針,堅持宣傳發動與執法處罰兩手抓兩手硬,抓牢宣教引導無形之手,抓住依法懲戒有形之手,強化執法硬核支撐垃圾分類常態化管理。一年來,累計對轄區居民及單位開展執法檢查1700余次,開出罰單482件、罰金34000元,起到了很好地教育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