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浦東再次迎來了高光時刻。
7月1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
《意見》支持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將作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對相關政策和創新制度先行先試與壓力測試。
浦東引領區,將“引領”什么?為什么是浦東?在浦東全域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特殊在哪兒?浦東要率先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互銜接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包括哪些方面?新京報記者對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他表示,《意見》從頂層設計上對浦東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比如賦予浦東“先行立法、變通立法”兩個權利,可以說是法律上給予了浦東制度性創新的“尚方寶劍”。
浦東將“引領”什么?
新京報:中央支持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你認為,浦東“引領區”將引領什么?
魏建國:“引領區”前面的形容詞,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個人認為,浦東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引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立,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其次,是現代化城區的引領。今后已不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的競爭。我們現在正在布局的幾大城市群,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我認為浦東將引領現代化城區的建設。第三,是引領現代化的治理。浦東應成為體現國家現代化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集大成者。
我們看到,《意見》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到2035年,浦東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構建,現代化城區全面建成,現代化治理全面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躍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東建設成為在全球具有強大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城市重要承載區,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
新京報:你認為,在現在這個時期提出支持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有什么特殊意義?
魏建國:今年,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中華大地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小康社會建成,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此時,提出支持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我認為,它的重大意義有兩個,一是我們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候,將有一個“進軍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浦東開始。
第二,同賦予深圳的改革不一樣,浦東的基因更傾向于“開放”,這不是一般的市場開放,也不是門戶開放,而是更高水平的制度開放,從以往的市場開放要紅利轉向從更科學的現代化制度要紅利,從而為下一步深層次改革提供途徑和時間表。
為什么是浦東?
新京報:之前,海南已提出要“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深圳提出要“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這次中央提出支持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那么,為什么是浦東?
魏建國:可以說,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決策,這是中央打出的一張“王牌”。鄧小平曾表示:浦東開發晚了,但我相信可以后來者居上。他說過,深圳的開放是面對著香港的,珠海的開放是面對著澳門的,廈門的開放是面對著臺灣的,而上海浦東的開發開放是面對世界的。經過31年的發展,浦東在一片農田上建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和上?,F代化建設的縮影。
浦東在金融、貿易、創新、開放等方面均處在全國前列。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31年前浦東開發開放把這張“王牌”打出去,就是因為上海這座城市具有金融的基因。這次《意見》把金融提高到“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樣的高度,也明確要將浦東打造成全球資源配置的功能高地,在頂層設計上對浦東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我曾說過,未來5年,長三角地區將率先實現消費上的突破,并將引領中國在世界未來的消費。從當前的經濟來看,長三角地區GDP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出口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投資和研發在全國占三分之一,“雙一流”大學的數量在全國占四分之一。
如果把長江經濟帶當作是一條巨龍,那么上海就是龍頭,浦東是龍眼,有了火眼金睛,龍頭才能昂起未來,龍身才能舞起來,一出時代的大戲才能唱起來。
新京報:你認為,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和之前海南提出的“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深圳提出的“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有什么不同?
魏建國:我認為,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先行示范區、城市范例,到浦東引領區,這是中國建設現代化國家的一個“排兵布陣”,它們的方向、途徑都是一致的,但它們的歷史重任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一樣。
這種“排兵布陣”,就像一個雁陣。浦東要起到的作用,包含但不限于“先行示范區”和“城市范例”,最重要的是帶動和引領。
制度創新的“尚方寶劍”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意見》提出,從要素開放向制度開放全面拓展,率先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互銜接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什么特點?浦東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哪些優勢?
魏建國:從世界經濟全局來看,新科技革命正帶來經濟全球化、世界性產業結構的大調整。要素開放,是將土地、資金、人力、信息、服務等攪動起來,達到最佳配置,這個現在已經落后了?,F在的目標是制度的開放,怎么辦?就是習總書記強調的: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制度。
開放型的經濟新體制,我個人認為,關鍵是兩個字“開放”。只有開放以后,才能進一步發展、倒逼改革。
開放型的經濟新體制,其內涵就是要盡快建立一個以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為主的新經濟體制,其特點就是要打造最佳的營商環境,更好地吸引外資,推動“雙循環”經濟新格局的形成,從而在高質量經濟發展上,再造2至3個上海,在新時代下為全國做出更大貢獻。
浦東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我認為從歷史上就有非常好的條件。上??梢哉f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區,這里是曾經的十里洋場、冒險家的樂園;它也是中國的第一個自貿區,我還記得2013年9月29日參加了上海自貿區的掛牌。在首屆進博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這些都說明,上海每次都在歷史的節點上有著很重要的任務。
此次《意見》也給浦東先行立法、變通立法兩個權利,可以說是法律上給予了浦東制度性創新的“尚方寶劍”,因此在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浦東應該摸索出整套的、可復制的、可推廣的經驗。
新京報:《意見》提出,在浦東全域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加大開放型經濟的風險壓力測試。這個特殊經濟功能區,特殊在哪里?
魏建國:按照國際標準來講,特殊經濟功能區,實際上就是帶有自由貿易港性質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即在這個區域,實施境內關外一整套的全面開放的做法。全域特殊經濟功能區是一塊大的“試驗田”,從關稅開始,采用新的監管模式,實現包括貿易自由、貨物/數據自由、人員流動自由、貨幣資金自由、投資自由這5個自由流動。
這就需要我們從頂層設計開始,對標全球標準最高的自由貿易港,從零關稅、零補貼、零壁壘開始,即要讓它達到且遠超過歷史上和近代史上其他自由港的功能。從自由貿易港的貨物和投資兩項功能,上升到經營、服務、科技、創新等各方面。
此外,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特殊經濟功能區,特殊在它對企業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創造力,也使得這個區域有更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拿出“中國方案”
新京報:《意見》提出,在浦東率先構建“高標準國際化經貿規則體系”,這個如何理解?
魏建國:疫情過后,我們將迎來新的全球化。而新的全球化又面臨著當前美國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以及下一步WTO的建設以規則為基礎的世貿經濟體系。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能夠提供一些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比如說在中國發展很好的數字化經濟、移動支付,再比如說跨境電商這種外貿經濟新業態等,都需要我們來提供規則和體系。浦東要率先構建“高標準國際化經貿規則體系”,就是賦予浦東一個制定全球規則,拿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參與權和話語權的很好的機會。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浦東應該走在前面,在率先構建“高標準國際化經貿規則體系”方面,它的任務也是非常重的,可以說它是一個“排頭兵”,要起到一個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的作用。
新京報:你認為,浦東要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目前還有哪些短板?
魏建國:有人問過我,浦東到底有哪些短板,有哪些軟肋?有人說缺少政策,有人說缺少資金、人才,我不太同意。中央已經給了政策,上海也不缺少資金,上海周邊也集聚了很多人才。
我覺得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缺的就是兩個字:“理念”。上海要有這樣的準備,理念要超前,要拿出上海人特有的精明,站在這場大潮前面,謀劃未來,排兵布陣,把上海不僅放在全國更是放在全球來考慮。這是需要雄才大略,需要氣吞山河,更需要思想和智慧的。
我記得小時候學過海涅的一句話:“思想先于行動,猶如閃電,永遠先于雷鳴之前”。只要勇于擔當、敢于承擔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上海的光榮歷史重任,那么浦東必將引領中國又一次改革開放創新的大潮。我堅信上海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